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教育讀書筆記

教育讀書筆記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教育讀書筆記(一)

  在今年寒假期間,我讀了《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一書。我認為,《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一書,無論是促進我的課題研究還是提升我對科學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錄了書中的一些觀點。

  1、什麼是科學?

  通常科學是指近代科學,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對實證方法的確立,看作是現代科學誕生的標誌。科學原指自然科學。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的新的定義,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小學科學中論及的科學,至少包含科學知識、科學研究和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還可以包括科學素質等。

  2、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的特點?

  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它主要表現為:

  (1)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要求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強調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

  (3)探究式科學教育依靠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4)探究式科學教育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談論和合作;

  (5)探究式科學教育希望促進學生科學態度的養成。

  3、“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簡介

  XX年,中國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倡導和推動在中國開展科學教育改革項目,。取名“做中學”。即在幼兒園和小學中進行基於動手做的探究式科學學習和科學教育。讓兒童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讓他們通過觀察與實驗,接觸實際,達到以下目的——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激發學習科學的主動性;激發想象力,擴展思維;獲得重要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繫;學習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進語言和表達能力的發展。有關“做中學”的很多資料,可以登陸漢博中國少兒科學教育網。

  4、什麼是探究?

  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給出了定義:探究是一種多層面的活動,他包括: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通過閱覽書籍和其他信息資源來了解什麼是已經知道的知識;制定調查研究計劃;根據實驗方面的證據,評價已經知道的知識;用多種手段來搜集、分析和解釋數據;提出解答、闡述和預測;交流結果。探究需要對假設進行證明,需要運用批判和邏輯思維,並考慮其他可供選擇的解釋。

  5、要正確理解探究式科學教育

  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讓兒童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它大致包括:根據實際情景、觀察到的現象和可以獲得的信息,從兒童已有的知識、對問題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學概念(想法)出發,提出問題;對問題的解答進行推測;為證實推測而設計實驗或進行觀察;收集和整理數據;得出 結論和進行交流;提出新的問題……在有些探究課題中,還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相聯繫。

  在科學教育中,經常爭論的問題是:探究式科學教育究竟是一種用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學習科學的方法,還是本身就作為一種課程的目標。〈科學課程標準〉認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對年幼的學生來說,可能學習探究的過程比掌握具體的知識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我們認為,小學的科學教育中只是承擔科學啟蒙的任務,不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如果不是在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兒童已有的科學基礎上精心選擇和組織兒童探究的內容,而只是在課堂上採用零碎的、雜亂的案例,那麼這樣的探究式科學教育將會是效率很低的教育,也不可能達到培養兒童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需要把讓兒童建立新的科學概念(想法)、改善和糾正已有的科學概念以及探究能力、科學態度的培養結合起來考慮。

  在探究式科學學習的過程中,不同層次的探究活動可以有不同的側重,但是,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來說,探究過程的各個環節是不能分割的,不能說用這個科學活動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用另一個活動來教學生如何設計實驗,在通過一個活動來教學生總結,這樣做不是完整的探究過程,也達不到探究式教育的目的。

  6、為什麼要以探究的方式來學習科學?

  在知識社會裡信息的綜合和生成數據本身一樣重要。因而,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還要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他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還需要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他們分析和推理能力,還需要培養他們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實施探究式科學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科學家的意見、教育理論的支持和學習科學(神經教育學)的啟示這三個方面都認為如此。

  7、教師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是課堂中科學探究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支持者,但不是學生探究進程中掌握主動權的人。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和設置環境,單進行探究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能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最終取決於學生本人的情況和努力。作為科學教師需要掌握或了解三方面的知識:科學概念和模型、教學法以及兒童認知和情感的發展規律。

  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中,需要幫助兒童在他們原由想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正確的科學概念。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常常不能靠一節課來完成,而是需要設置一系列的課來實現。設計系列的課,有助於了解概念之間的聯繫,為學生制定一個連續的學習過程。我們經常稱這樣的系列課為一個模塊。

  8、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

  學生是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中主動的學習者,這表現在:

  學習者分享了最初對特定時間或現象的看法和解釋;

  學習者收集到其他人對特定事件或現象的看法;

  學習者檢查支持他們自己的觀點和其他人的看法的證據;

  學習者提出問題;

  學習者提出探明事件或現象的探究計劃;

  學習者進行數據收集、解釋

  學習者根據實證來確定或修正原由的意見或解釋;

  學習者想其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解釋;

  學習者提出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9、提出合適問題的注意點

  (1)探究的內容與方式符合兒童實際的認知水平

  完並不等於探究。那種把探究式學習簡單解釋成為“玩中學”的提法是不全面的。

  (2)問題應該和一個通過這次探究可以正式的自然科學的概念有關。最好一次探究活動集中探討一個問題,而不是想學生提出一大堆問題,或是不明確的科學問題。

  (3)不宜向兒童涉及複雜系統的探究題目

  (4)在提出的題目所包含的探究過程中,儘可能包括定量的測量和定量的描述。

  (5)我們不主張在小學階段對社會科學問題進行探究。

  10、如何組織討論

  討論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重要的互動過程,是探究式科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學環境。教師將學生引入探究的環境,了解學生的想法,指導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評估,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學習和啟發,都主要靠討論。

  討論是發展兒童思維的過程;討論是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對比不同意見,學會尊重事實、尊重別人、尊重不同意見的過程;討論是培養學生語言和表達能力的過程;討論是培養學生敢於爭辯和進取的過程。

  11、關於觀察的策略

  (1)教會學生圍繞一個概念有目的的進行觀察,學生會學得更有效;

  (2)設法改變某些事物,並觀察發生了什麼,儘可能用多種感官來進行觀察,學生會觀察得更深入;

  (3)觀察是探究的一個環節,要和學生的語言發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

  12、關於科學表達和記錄

  在對學生進行探究式科學教育時,我們強調學生應有一本連續使用的記錄本,這是科學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記錄可以幫助我們對探究的過程進行評估,幫助我們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激烈路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是很有利的。它幫助學生觀察、表達、用詞和寫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育讀書筆記(二)

  最近在蛋蛋媽媽的督促下,我認真讀了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引人深思,擊節叫好。難怪這本書作家出版社半年內就重印了12次,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這的確是我讀過的兒童教育方面最好的一本書,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因為是個人經驗的描繪,可模仿和操作性都非常強。難得的是,作者是個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還有着很深厚的理論基礎。

  這本書與其是說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教育如何作父母。如果父母終日與電視為伍,那麼又如何能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又如何相信我們的話?這些道理一說就明白,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書裡面詳細給了我們指導。

  讀尹建莉的這本書,深深體會到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一個過程。比如在和孩子共同吟誦古詩的過程中,我們豈不是也再次被詩歌的美所打動?我讀到和孩子一同讀古詩的那篇,甚至也盼望和孩子讀詩的情景。從大學畢業后,一直為生存而忙碌,多長時間沒有讀詩了?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離開我們多久了?

  這本書通篇有一個主題,我特別贊同。那就是要先教會孩子做人。比如寫作是一件要講究技巧的事情,但是沒有真情實感,再好的技巧也是空中樓閣。所以作者提出要“說真話”,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是迎合別人去瞎編爛造。沒有“道”,誆論“術”。有時候我讀着這本書很感慨,讓孩子說真話,我們大人又有多少時候在說真話呢?孩子的教育不僅需要的是技巧,有時候其實是勇氣啊。

  書里倡導的一個理念我也非常認同,那就是做你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出一個精彩的人。興趣是引導我們最好的導師,無論何時都不能以抹殺興趣為代價。在尹建莉娓娓道來的講述中,我看到他們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處歸結起來大部分都是如何發掘孩子的興趣和維護這種興趣。

  教育孩子的一個出發點是要尊重孩子,讓他感受到關心和愛,引導他而不是制止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讓孩子強行接受我們的訓誡,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尊重別人,愛別人,與這個社會和諧相處的人。

  尹建莉說得很對,不過還可以繼續拷問下去。我們為什麼要尊重孩子,把他看成平等的人?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道德完美才這樣做,那就是較低的層次了。真正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解釋得很簡單,也許孩子的肉體來自我們,但孩子的靈魂卻來自上帝,他和我們一樣是上帝的孩子,在靈魂上是平等的個體,所以我們沒有絲毫的先天優勢去控制他駕馭他,而只能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在和他的互動中一起成長。這就是尊重和平等的最基本出發點。

  凡事最終都要歸結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認識,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這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給我帶來的更深刻的啟發。

  教育讀書筆記(三)

  我們認為,心理健康就其本質而言,應當是一個人的整個心理面貌在大腦機能正常的前提下,不斷向社會所要求的精神文明程度漸次發展的過程。在這裡,我們首先把心理健康理解為一個動態的概念,就是說,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應當具有不同的要求,從個體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心理健康的水平同樣也是動態的。其次,我們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相對性是指,心理健康只有在與常模標準以及一定時期社會實踐客觀要求的範圍內進行比較才能顯現出其價值,而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地區與地區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社會文化背景差別,又決定了心理健康的標準或要求不能絕對化。從這樣的立足點出發,我們以為若從心理健康的表現形態上大體勾勒出心理健康的輪廓,這在目前的條件下是可能的;但要詳盡描述心理健康的標準及其具體內容,還需深入研究並進行跨文化論證才有可能逐漸實現。

  精神健康的標準

  心理諮詢與思想教育工作的聯繫與區別

  心理諮詢與思想教育工作有密切聯繫。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和各類中等學校開展面向學生的心理諮詢和教育工作的聯繫更為密切。教育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在學校開展心理諮詢的目的與教育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新世紀的接班人。背離了這個目標,就失去了心理諮詢在學校的存在價值。但是,心理諮詢與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又有明顯的區別,它有特定的理論、方法與任務,這些也是一般思想教育工作所不能取代的。我們認為,在學校開展心理諮詢應注意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第一,思想上的一致性。人的心理是在社會生活中發展的,具有社會制約性的特點。在校學習的青少年學生人格發展尚未成熟,不少心理問題的產生都與這一特點有關。心理諮詢是促進來詢者自強自立的過程,自強自立過程便是人格健康發展的過程。學校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風尚。這一目標和人格的健康發展具有一致性。心理諮詢和思想教育都以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這個共同目標是這兩項工作的交叉處和重合點。心理諮詢工作者在對青少年來詢者從心理上進行疏導和幫助的時候,必須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向,把心理上的啟發、疏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二,組織上的聯繫性。在學校開設的面向青少年學生的心理諮詢師學校整體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組織結構上應納入學校工作的組織系統,成為學校學生工作的一個方面,在組織上接受學校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學校心理諮詢機構也只有在得到學校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的情況下,工作才能開展起來。學校心理諮詢工作不能以開業營利為目的,重在為學生身心健康服務。因此,在機構設置、經費開支、活動組織等方面都需要學校及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的認可和支持,工作方能開展起來。因此,學校心理諮詢在組織上應隸屬於所在學校的相關部門,與學校各項工作取得協調一致。

  第三,業務上的獨立性。心理諮詢是一種特定的專業,它有系統的理論、方法與技巧,在許多方面都不同於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它所面臨的問題也不是一般的思想教育方法所能解決的。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學習和訓練,方能上崗。如果沒有心理諮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沒有具備一個諮詢員應當具備的各種素質,就很難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甚至使諮詢出現偏差和誤導。因此,心理諮詢在業務上必須堅持獨立性和專業性,不能用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代替心理諮詢。

  那麼,心理諮詢與思想教育工作存在哪些區別呢?

  第一,工作目標和範圍不同。心理諮詢的主要目標是解決來詢學生的心理問題。辨明心理問題的性質,排除心理障礙、恢復心理平衡是心理諮詢的主要任務。思想教育的目標是從客觀上解決學生的政治立場、方向,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養,其工作範圍相當廣泛。如,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確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的培養,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教育、遵紀守法教育等等,其內容甚為廣泛。心理諮詢和思想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有一定交叉,但工作目標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那麼,心理諮詢與思想教育工作存在哪些區別呢?

  第一,工作目標和範圍不同。心理諮詢的主要目標是解決來詢學生的心理問題。辨明心理問題的性質,排除心理障礙、恢復心理平衡是心理諮詢的主要任務。思想教育的目標是從客觀上解決學生的政治立場、方向,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養,其工作範圍相當廣泛。如,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確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的培養,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教育、遵紀守法教育等等,其內容甚為廣泛。心理諮詢和思想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有一定交叉,但工作目標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第二,工作方法、手段不同。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如開設思想修養課程,組織報告會, 進行參觀、訪問、座談,開展講演比賽、辯論會、討論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還可以進行批評、表揚和個別談心。心理諮詢以個別諮詢為主,同時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團體諮詢、心理測驗等方式。

  第三,遵循的理論原則不同。心理諮詢的理論體系屬於心理科學的範疇。諮詢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和應用領域,諮詢工作的開展要在一系列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並且要遵循心理諮詢工作的原則和方法。心理諮詢是以心理學理論、方法為指導的一種專業技術,而不是一般的思想工作和談心活動。思想教育工作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領域和範疇,它的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等社會科學,與心理諮詢的理論體系分屬兩種體系和範疇。

  第四,工作人員的專業方向不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方向屬於政治學和德育。從事思想教育的人員除了掌握有關的知識理論以外,還需要有相當好的政治思想覺悟、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可以從各級幹部中選拔。心理諮詢工作者需要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經過心理諮詢專業的培訓和考核。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未經專業考核的人不能上崗諮詢。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因為高校心理系的開設尚不普遍,受過諮詢心理學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員為數甚少,有不少心理諮詢機構的從業人員是從德育工作者改行而來,或由相近的專業人員兼職。這種狀況很容易把心理諮詢混同於一般的思想教育,從而改變了心理諮詢的工作性質。

  第五,工作效果的評估標準不同。對心理諮詢工作的評估是依據心理諮詢的目的任務來衡量的。主要從心理問題的解決與否和解決程度的角度來衡量。如,失衡的心態是否恢復了平衡,心理障礙是否得到克服,心理疾病是否得到確診和治療,心理危機干預是否成功等等。思想教育工作是從思想素質的高度來衡量,主要看是否把受教育者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四有新人。

您正在瀏覽: 教育讀書筆記
網友評論
教育讀書筆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