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吳軍《大學之路》有感

讀吳軍《大學之路》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吳軍《大學之路》有感 標籤:復興之路 大學生入黨 大學四年

  讀吳軍《大學之路》有感

  網絡微信上,其實有好幾篇很不錯的《大學之路》總結了。我只是從一個普通媽媽的角度說點讀後感。

  吳軍博士的這本書的確擔當得起– 內容詳實,文筆流暢,角度獨特。

  他重點在介紹北美和英國的大名校起源思想,背景,培養人才的宗旨,本科碩士和博士間的求學和招生區別,華人如何突破招生歧視,以及幾大名校各自的特點。

  我個人印象最深的在三個方面。

  第一:吳軍博士本人一波三折的受教育過程。

  他在清華本科畢業,因為成績不在top 2, 沒有直接進計算機的碩士,"只能"先工作了兩年,然後去了和本科關係不是那麼大的電子工程讀碩士,卻無心插柳地找到了真正的愛好自然語言處理。在清華工作幾年,堅定了要在語音識別系統當頂尖人物的想法,於是去美國讀博士,並且從一而終,沒有像很多人是為了生計而讀,到景氣的年頭馬上不讀。

  讀博期間有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得意之際卻遭遇第一次答辯未過,同時也錯過了IT的黃金時代,工作從隨找找變成要等等,卻也因此沉下心來,奮發鑽研,找到了搜尋界的一個超級算法,提高效率千倍,也成就了非常出色的博士論文。最終答辯通過的同時,突破Google面試的千人斬(千人申請中被錄取)。

  和許多IT界的老大相比,他的求學經歷是比較長的,算是很耐得住寂寞。就像他自己說的,跑馬拉松,一開頭總是人山人海,到中途的時候少很多,到終點沒多少,所以關鍵不在你開頭跑多快,而是能否一直跑。

  我很同意這個觀點。但是覺得還需要指出的是,馬拉松也有不同的舉辦地點,如果說大學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很多學生眼中的結束),那麼清華就是一個高端的出發點。不管你後面怎麼折騰吧,至少比從一個山旮旯里出發要便利很多。

  能夠去一個質量高的大學讀本科,開闊眼界,培養素質,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對將來你能跑多久,是有重大影響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種很正常的社會常態。

  第二:怎麼能從根本上改變一點華裔在名校錄取上遭遇的歧視。

  吳軍博士認為,華裔孩子,想要去上名校的,基本都有很過硬的成績,而且是全面開花。但是,有沒有必要大家都去上競賽提高班呢?到最後,如果要在國家級的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需要花大量海量的時間做題,在common core成績已經很好的前提下,剩下的時間,到底如何分配更加有特色對社會更有幫助?

  我也深有同感,哈佛真的需要那麼多進入到奧數奧物奧化啥等級的人嗎?未必的。如果人家不覺得有這個需求,幹嘛要錄取你。

  這些大學,除了那些烏糟糟的裙帶子弟,最終主要培養的是有社會責任感有奉獻精神的領軍人物,以及,要愛,就請深愛– 你真正的熱情在哪裡,不需要開那麼多花,能十幾年堅持做一件,做到最好,當然也不一定行,但感覺比一窩蜂去到處參加培訓班考試比賽要實城點。(超級牛娃及其爹媽請自動忽略。)

  還有一個被華裔超級忽視的地方– 捐款!管你喜歡不喜歡,這就是一個文化風氣,私立小學中學大學靠啥過日子?不就是要大傢伙爽快點掏錢嘛!光指望去享受教育,不想財力支持,學校怎麼開課?土豪們有的是錢買酒庄,買品牌,如果真要為下一代着想,捐款給那些個大名校才是正理。

  不要以為這是勢利是銅臭,其實也是很正常的社會常態,雙向的支持而已。

  其實北美的小孩子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學校經常有各種捐助活動,捐錢捐物,幫助less fortunate people, 所以有時候會覺得這些孩子有點"傻氣",我已經不止聽到一個孩子說,如果中了彩票,首先要捐錢給慈善機構去幫助人。

  將來華裔在各方面少受歧視,多收尊敬,估計還真就要靠這些有些"傻氣"的孩子呢。

  第三:第一流大學辦學宗旨到底是啥

  這個當然是每個大學都有特色的。但是用哈佛最光輝的校長/教育家艾略特的話來高度總結一下,是很有代表性的。他說– "我們要培養實幹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他們成功的事業生涯可以大大增進公共福祉。我們不要世界的旁觀者,生活的觀眾或對他人的勞動十分挑剔的批評家。"

  為社會服務,為人類造福,不要旁觀冷漠,要積極投入參與,Serve the bigger Purpose, 這是最好幾所大學都追求的境界。

  比方說,花了那麼多努力,去了哈佛,將來孩子就是去做個歷史老師,估計會有很多亞裔家長覺得不值得。但是人家要的也的確是各個行業的領袖和影響者,不是單單幾個熱門專業去賺大錢。

  而且不管你學啥,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criticalthinking),嚴密的邏輯頭腦,都是基礎。

  所以前面說的有些"傻氣"的孩子,當然不是真傻,而是的確有顆大心,能夠自主建立目標,不是為了爹媽錢光環讀書,最終是希望能給人類生活帶去正面的影響。同時他們又必須是頭腦刷刷清,能夠讀好書的學生。要達到這些標準,是夠艱難的。

  咱家小寶還小,還處在常常似懂非懂稀里糊塗的階段。當媽的當然希望她最終是在通才(wellrounded)的基礎上再有特別出色的地方,那是最理想的。但是不管能否實現,有一點是從小就灌輸,那就是將來,你的人生不要局限在個人的一點點喜怒哀樂裡面,聰明才智是要為了大眾服務的,給世界帶去積極的改變。而改變世界,永遠從改變自己開始。

  能帶着這樣的想法成長,完善自己,最好的大學也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個車站,無限的未來還在將來。

  套用跆拳道學校教頭的話做個比方結束,拿到黑帶,那才是剛剛開始。

您正在瀏覽: 讀吳軍《大學之路》有感
網友評論
讀吳軍《大學之路》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