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石康《晃晃悠悠》有感

讀石康《晃晃悠悠》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石康《晃晃悠悠》有感

  國貿系 王蘇宜

  康為人所熟悉是通過熱播電視劇《奮鬥》,這本他早期的作品更有一種純粹的青春思考,語言很貧,典型石康式"弔兒郎當"的寫作手法,但讀着有種會心和驕傲的親切與輕鬆,同時也會帶來共鳴與思考。

  這本書里描寫了"我"在大學及大學后的一段生活經歷。他塑造的人物就是一典型的北京憤青兒。混大學,玩樂隊,抽煙喝酒,愛吃火鍋,聽老狼,泡吧,打檯球,打牌,爺們兒,大氣,痛快,牛掰,仗義,心懷遠大理想卻因為理想的不斷幻滅感覺空虛迷茫,有股子傲勁兒,想成大事兒,卻又有點北京人的優越、紈絝和玩世不恭。心底里誰都瞧不上卻不得不在現實中一再低頭。這樣的一個人物,在我認識的同學、朋友甚至現在的學生中,或多或少都找到一些影子。

  該書把"成長的煩惱"的純情又玩世不恭表現得淋漓盡致,始終在出走與懷念、逃避與執着的矛盾中掙扎着。它鮮明的自敘傳特徵也讓我們這些同代人隨處發現當年的印跡,進而心領神會,像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儘管過多的描寫"空虛""迷茫""無奈""嘆息",但似乎這就是很多人大學及大學後生活狀態的縮影。

  "別告訴別人你今天難受過,什麼也別對別人說,因為說了也沒有用。"好像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在說不快樂的事,事業成功的說工作壓力大,工作清閑的說這行沒前途,沒成家的說遇不到適合的人,遇到的卻說不合適。幸福像足球一樣踢來踢去,煩惱像獎盃一樣不可撒手。其實我們擁有的才是自己的幸福,爭取的既是希望,失去的只是記憶,而快樂是源自內心。

  "意義廣泛的無事可做可概括為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是從東到西,從學校到學校外,從朋友到情人,從食堂到商場的晃晃悠悠的狀態,當然,這指的是精神狀態。"那是迷茫期的少年們,渴求着自己小說一般的生活。

  現在的孩子們在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大學。但一樣的是那種"晃晃悠悠"的狀態。每天同學們一樣的逃課,睡懶覺,掛科(似乎和主人公一樣,睡,不停的睡)。經常做些惡作劇,經常的互相折騰,經常一起吃個飯,想一想只是窮極無聊時的一點消遣。沒動過偷卷子的念頭,但作弊是每到考前就跑出腦海的惡龍;玩樂隊或換成打籃球,大學幾十年來似乎都沒什麼變化,不同的只是擴招了,人多了,還有就是找到工作的少了。現在的人好像比那時候現實的多,沒有了關於薩特的存在主義,叔本華主義的討論,更多的關心當下股市的漲落,或比賽結果或獎學金的歸屬等等。日子就在一天天的瞎忙中迅速的溜走。當有一天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精彩,成功需要那麼多的努力,他們會不會開始反思以前"晃晃悠悠"的生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大學能夠給你很多,但同時它給不了你的也很多。盡量的走出去,看一看,再回到學校或許很多人將換一種生活的狀態。很多時候,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沒有問題,只是狀態不對。 看完"晃晃悠悠",結束"晃晃悠悠". 丟掉書里的靡靡,丟掉書里的落魄,我想這應該是最好的結果了吧。

您正在瀏覽: 讀石康《晃晃悠悠》有感
網友評論
讀石康《晃晃悠悠》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