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老師請走下講台》讀後感

《老師請走下講台》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老師請走下講台》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老師請走下講台》讀後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要想讓課堂有着春天的希望,教師的語言必須有陽光的味道。”而這種陽光的語言應該是溫暖的,是和煦的,卻又必須能夠提供生長的能量,能給予生長拔節、蛻變茁壯必要的滋養。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課堂語言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師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那麼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課堂語言?在運用課堂語言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避免“一言堂”和“獨角戲”

  在課堂上切忌搞“一言堂”和“獨角戲”,你在講台上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或雲里霧裡或思想走神。這樣的課堂是最沒有效果的,也是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因為這樣的課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要求師生平等,實現雙向交流。雙向交流不是簡單地你問我答,最終結果還是老師說了算。在課堂上,教師應允許學生出現“另類”聲音,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平等參與課堂交流。教師要換一換口吻,多用尊重性語言,

  要學會蹲下身子和學生對話,要杜絕侮辱之聲,要摒棄蔑視之聲,要多用商討之聲,在特殊事件上應更顯尊重。

  二、準確把握溝通的切入點

  準確把握溝通的切入點,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麼如何尋找切入點呢?可以從這幾方面着手:在引起學生共鳴的方面尋找切入點,在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尋找切入點,在學生閃光的方面尋找切入點,在學生疑惑的地方尋找切入點,在學生思維出現障礙的地方尋找切入點。在溝通中教師應時刻保持傾聽狀態,要洗耳恭聽。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流露真情,以求達成共識,在傾聽的時候要摒棄說教,通過心靈溝通解決敏感問題,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代替說教。

  三、營造氣氛,加強課堂互動

  教師說話要營造快樂的氣氛,要提高課堂的快樂指數。着名特級教師桂賢娣就擁有這樣的語言魅力,她說她能保證學生上她的課每5分鐘就能笑一次。反觀自己的課堂,學生可能一節課都沒有露出笑臉。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語言基本功的修鍊,注重語言的表達技巧。要學會使用快樂親切的語言、幽默的語言、智慧的語言、激勵性語言、委婉的提醒性語言、禮貌用語等,以此提高課堂的快樂指數。教師還要及時察言觀色,適時調整應對策略,把學生的疑惑生成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還應有一雙捕捉細節的慧眼,讀懂學生的表情,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情感關注。

  西方學者德加默說:“提問得好即教得好。”因此要精心巧妙設問,加強提問語的修鍊。重視課堂提問語的運用,提問要有力度,要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導向性、強化性、調控性。提問要提到點子上,層層深入,漸次設疑,善於把握提問的時機,注重設計發散性問題,創設情境。

您正在瀏覽: 《老師請走下講台》讀後感
網友評論
《老師請走下講台》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