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我們台灣這些年讀後感

我們台灣這些年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我們台灣這些年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我們台灣這些年讀後感

  選擇閱讀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本書的副標題——一個台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這個副標題讓我感到很親切,也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說,我對台灣的認識是從小學語文課文《日月潭》開始的,但是對於那篇課文,到現在能記住的也僅剩下這個地名。中學時代我開始喜歡聽台灣藝人的歌,現在也非常喜歡一些台灣歌手或樂團,比如五月天。而目前,我對台灣的一些動態的關注,主要通過央視的《海峽兩岸》欄目。也就是說,對台灣的了解,要麼來源於小學教材,要麼僅僅是當地的音樂,最多也突破不掉中規中矩的電視節目。顯然,光憑這些,我只能很抽象、很籠統的看到她的樣子。

  《我們台灣這些年》這本書在我來看,最大的優點就是語言真誠而樸實。30萬字的字裡行間中無不滲透着作者對兩岸百姓加強交流與交融的衷心祝願。閱讀《我們台灣這些年》的過程就如同跟隨一個台灣導遊走過一段台灣懷舊之旅,有回憶,有感慨,有嬉笑怒罵,讀這本書的收穫除了對台灣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之外,也感受到了兩岸血濃於水的關係。

  在書中回憶的這30年裡,歷史的洪流一次又一次地催擊着兩岸:1975年,蔣介石逝世;1976年,毛澤東逝世;1978年,蔣經國力排眾議提出"台灣十大建設",直接推動了台灣經濟騰飛;同一年,鄧小平開啟了令世界震驚的"改革開放",改變了內地幾代人的生活走向;1979年中美建交,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兩岸關係進入新時代……但是,兩岸的交流大多限於政治層面,兩岸民眾之間其實是相當陌生的,彼此都不太清楚對方這些年究竟有着怎樣的生活。作者意在通過此書讓兩岸民眾之間多一些了解,作者認為,兩岸人民本應該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歷史因素讓我們漸行漸遠而產生許多誤解與矛盾,這實在是歷史的悲劇。

  看完《我們台灣這些年》,彷彿看到了一部鄰家男孩的成長日記,倍感親切。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國本來就是符合兩岸人民利益的事,我們可以在這個前提下求同存異,攜手共創民族的再次盛世,展現泱泱大國的風範。時下,儘管台獨勢力依然嚴重,儘管黨內紛爭不斷,但是,只要兩岸人民的利益一致,只要兩岸合作的基本點沒有改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兩岸統一的夙願一定能夠實現。

  我很欣賞書中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作者獻給兩岸讀者的話:不管歷史走向何方,生活還將前進,我們依然血濃於水!

  2014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崔雪彤

您正在瀏覽: 我們台灣這些年讀後感
網友評論
我們台灣這些年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