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 春晚觀后感

  以史為鏡,以正修身

  ——讀《大清相國》有感

  工作后重新拜讀了王躍文的《大清相國》,又產生了新的感受。我第一次接觸該書的到時候是研一時候,過的還是象牙塔"三點一線"的生活,且當是看小說一樣把讀完了。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當時中央剛剛提出"三嚴三實"講話,而《大清相國》又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紀委書記王岐山推薦的為數不多的書目。但是如今進入初涉職場后,意識到這本書並不覺得這只是"政治讀本",更是職場和官場的‘人生讀本’和‘智慧讀本’。

  《大清相國》記述了主人公陳敬(清順治皇帝賜名陳廷敬),21歲中進士,晉身官場后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乞歸后仍被康熙皇帝召回,72歲後主動全身而退,康熙評價他"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境遇中官場人物在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再現了三百多年前的官場風雲。

  縱觀陳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半輩子、慢慢悟透官場秘訣,終於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王躍文總結了陳廷敬的人生五字訣:等(要沉得住氣),忍(要能經受起磨練),穩(要謹慎且低調),狠(要堅決徹底),隱(要會急流勇退)。陳廷敬在屢次涉險、多次犯上的情況下仍能保全自己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這緣於陳廷敬對這五字訣的靈活應用:一是在才學。才學是支撐,是基礎,是動力,是扣門磚,‘等’下去才會有意義;二是持公心。辦差時時發自公心,讓人抓不到把柄,找不到誣陷理由,無私心自然強大,無公心必不久長;三是明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陳廷敬也做了不少。當然,你看那件不妥之事能定他的罪?能定罪的他拒絕任何誘惑,這就他的‘穩’;四才是隱忍而耿直。陳廷敬一生遇到無數的利益集團阻撓,但他會‘忍’得眼前暫時的磨難,找到機會醜惡的事情毫不留情的‘狠’打。最後,他憑藉這一"隱"字,他在72歲相國任上,他察覺到了自己的危險,假裝耳聾獲准解職回鄉,得以脫離官場的"廝殺"全身而退,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人生真經秘訣。

  同樣,現今下的對照我們農行基層員工,頗多可借鑒、學習之處。一是為人需正直。陳廷敬的一生經歷豐富,從調查地方官員造假,到追查私鑄錢幣案等一系列事件,處處充滿了驚險,若不是陳廷敬為人正直,不貪圖錢財,不與人合謀營私,恐怕很難全身而退。銀行業務與社會經濟發展關聯密切,部分同志金錢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信仰,才會導致票據案的發生。在價值觀如此混亂的時代,如何保持清醒,堅持做一個正直的人,就要像陳廷敬那樣,堅持自己,獨善其身,有時甚至要忍受一些委屈。二是為人要清廉。歷朝歷代都少不了蛀蟲,甚至某些貪官還混得風生水起。要做一個作為優秀的農行員工,必須擁有更多的智慧和謀略,要有更加坦蕩的胸懷,要堅持出污泥而不染。然而,貪婪的人都難有善終,職場猶如戰場,處處充滿風險,如想全身而退,還是清廉一些好。三是為事要睿智。陳廷敬曾說:"我只能做我做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我要是硬去做,就什麼事也做不了",可見做個好人難,做個有作為的好官更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欲成大事者遇到的對手多為陰險狡詐之輩,若想克敵制勝必須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忍受常人所不能忍,處理問題進退有度、恰到好處。

  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鑒,從古人身上我們能夠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經驗,通過感悟歷史,活生生的實例將轉變為我們的人生準則。

  (三江支行 曾雲俊)

您正在瀏覽: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網友評論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