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目送》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目送》讀後感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需要去南昌出差幾個月,臨行那天母親堅持要去車站送送我。

  傍晚的車站沒什麼人,我和母親坐在候車室。“你一個人到那裡要好好照顧自己,飯要按時吃,不要經常熬夜,一個人住要鎖好門窗……”母親絮絮叨叨地叮囑着,我如搗蒜般點頭應付。上車后,我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母親在站台上與我告別,她有些吃力地揮着手臂,臉上滿是擔憂。火車漸漸開動,母親的身影也漸漸模糊,我猛然站起身,貼着窗戶,想再多看母親一眼。

  這一情景,讓我想起了前不久讀龍應台的《目送》。書里寫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的文字總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彷彿是曬過陽光的那份溫暖,又像是刺破帷幕的尖刀,她總能抓住最不經意的一瞬間,掀起讀者陣陣感動。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父母的背影,看完《目送》我才幡然醒悟,似乎很久沒有與母親一起坐下來,聊聊天,談談現在的生活,也許久沒有在一個溫暖的午後,出去散散步,看看風景。想起了曾經看到過的一篇文章,裡面母親問兒子:“等你長大了,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上班,你還會記得我嗎?”兒子說:“當然啦,我永遠都會記得你!”母親笑了,“只要你有出息,過得好,就算把我忘了我也不怪你!”每每讀到這,鼻子總是酸酸的,每位母親的一生都是在為子女操心,都在目送着我們漸漸遠行。

  面對時間,面對背影,我們往往是無言以對,或許,人的一生,就是對生命、對親情的目送吧!

  《目送》讀後感

  "是最後的時刻了嗎?是要分手的時刻了嗎?"讀到這樣的話,大概也已經猜到了結局,目送生命的離去雖然殘酷,可我還是繼續往下讀。從拿起這本《目送》就在扉頁里讀到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只是在讀這段序言時,從來不曾想過當最後的時刻來臨,竟會是這般疼痛。

  龍應台的《目送》講述的是她與父母、子女之間的生活,她認為這本書承載的是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整本書都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目送生命的離去,就是在體驗着那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不舍".

  在《目送》里,你將會讀到許多的溫暖,也會得到許多的啟示,龍應台照顧逐漸痴獃的母親、送別最敬愛的父親、默默地看着成長的孩子留下一個"不用追"的背影,真真切切地告訴我們"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儘管如此,儘管我們都明白有些路我們需要自己一個人走,可讀完《目送》你終將明白一個人繼續走下去的勇氣來源於我們不斷付出的愛,沒有真真切切的愛,沒有心裡沉甸甸的牽挂,當我們孑然一身時,心裡不會有任何的力量支撐我們一個人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

  許多的路,只有自己走過才能明白它的意義。

  龍應台看着孩子遠去的背影,心裡有莫名的落寞。而這樣的落寞卻與自己父母有關係,年輕的時候不明白父母對自己"過分"的呵護,而當自己為人母時,卻無意識地重複着父母的做法對自己的孩子呵護備至,當孩子拒絕她預備好的傘,她才恍然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張愛玲曾說"人生有非走不可的彎路",在孩子、父母的角色轉換中,我們終會明白這條路你只能自己往下走,沒有走到那個路口,你是不會明白其中的深意的。愛,就在這行走的過程中慢慢沉澱,心裡沉澱下來的愛承載着我們一生最值得懷念的珍貴片刻,而這回憶是支撐我們獨自走下去的力量。

  有些問題,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尋找到它的答案。

  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的娃娃,在父母親的關愛中慢慢成長,再踏上父母親走過的路,成為父母深愛自己的孩子;然後看着孩子長大走上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父母卻逐漸老去,最終和我們告別。生命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嗎?面對生死,我們是何等茫然何等疑惑。可它還是來了,還是不顧我們的不舍、我們的苦痛,來了。生與死,不過一字之差,卻咫尺天涯,你甚至不明白怎麼就消失了呢?總該有個交代,總該留下一點痕迹啊?或許這答案,永生永世都找尋不到,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去走,哪怕是如此深愛我們的父母,在生死大課上,他們也沒法告訴我們他們會去哪裡,而我們儘管也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卻一樣無法告知孩子我們最後的歸宿。我們曾經在父母的陪伴中度過了幸福的時光,然後自己成為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最後才發現我們只能目送父母、孩子遠去的背影,留下自己一人獨自去尋找生命歸宿的答案。

  目送,是目送孩子成長的背影,是目送父母老去的身影,更是目送生命離去的過程,只目送而不拚命追隨,看似無奈,實質卻是我們對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的體驗,對自然生命的尊重與順從。在無言的目送中,當所目送的人遠去,我們內心雖痛苦不舍,可我們還是選擇轉身,帶着我們的愛與回憶,獨自一人繼續人生的路程,留下我們踽踽獨行的背影,是不是同樣也會有人為我們目送?

  (本文作者:人行松溪縣支行 劉鵬)

您正在瀏覽: 《目送》讀後感
網友評論
《目送》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