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鞋狗讀後感

鞋狗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鞋狗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鞋狗讀後感(一)

  翁大叔

  感謝清華金博三期郭佳瑩同學組織金博讀書會並推薦了《鞋狗》一書,按以前的習慣,讀自傳甚少,不是有句話:別人的成功不可複製。自傳對我們能吸引的更多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方法,也不是一條相同的路。所以遺憾對企業界三大神一樣的自傳(松下幸之助,傑克韋爾奇,李嘉誠)至今沒好好去拜讀過,不過作為房地產界的一份子,不可避免翻過我們年輕時王石的書,準備謝幕時任大炮的書,還有所謂的房地產思想靈魂者馮倫先生的傑作,如果從MBA經典企業案例出發,就是十年前讀過華為研究叢書,所以已生華髮,卻智慧缺乏。

  讀了兩遍《鞋狗》,一個是因為清華楊斌校長的序,一個是因為突然發現《鞋狗》主人奈特先生三十年前其實也影響了我及我周遭的人生。

  本書主要寫到了1980年,奈特先生訪問了中國便沒了下文,但眾所周知,八十年代耐克在中國設了廠,主要在福建莆田,才有今天的鞋城莆田。那時候中國什麼都還處於懵懵懂懂年代,因為在外經系統有點關係的姑媽,身邊的一大堆親戚突然成為了耐克工廠的招工,每天都興奮的回家說起耐克廠的種種故事,那是一個鞋子都不輕易穿得起的年代,突然去生產這麼高檔的鞋子,能不興奮嗎。而當她們都成長起來,成為廠里的技術骨幹時,姑媽把她們都招回來,自己開了鞋模廠,成為了家族第一個工商者,我的父親那時候生意失敗,也在裡面打工,我中學的每個月伙食費就是眼巴巴去那邊拿的,所以我感謝奈特先生簡接給了我學費。

  當然,影響不至於此,我的一個漂亮表姐遠嫁台灣,成為當初耐克鞋模廠一個技術總工的老婆,一個最漂亮的兒時玩伴,成為耐克鞋廠總經理的老婆,台灣人,目前已經三個小孩。我的表弟,表妹從耐克廠里偷師后,我的兩個舅舅,一個表弟都開了自己的鞋廠,有了自己的品牌,他們很早也就攢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所以感謝耐克,感謝奈特,除了他們搶走我們兒時最漂亮的女孩。

  剛讀這本書並不感冒,原因有二:一、很多名人給本書作簡序很假,完全有營銷之嫌,例如柳傳志先生的一句話"一家企業只顧自己活着還是不夠的,還得幫助其他人活得更加充實在,在這方面《鞋狗》是一個標杆",我讀了兩遍,並沒發現這方面內容,所以我估計是柳先生的秘書可能書都沒看,胡編兩句。李開復先生的簡序也是,"創業者可以從《鞋狗》中汲取寶貴的經驗:願景,信念,理智,耐心,真誠……",用"願景"與"信念"來描述過於高大上,一個企業一開始只是為了生存,並沒有那麼崇高,這是樣板戲用詞,"理智"也不見得,某種意義耐克是因為一開始不理智,或一直不理智才有今天,奈特的父親一直覺得兒子瘋了,從在電視上看到奧運選手穿耐克的鞋子比賽,才真正改變觀念,耐克能有今天,奈特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惡棍會議",這是一種不理智的頭腦風暴,激發出許多真知灼見。真誠也只是體現在幾次官司之中與法官,真誠與生意無關,至於耐心倒是貫穿始終。徐小平更是用了馬列主義式序言,什麼"抓住機遇再創輝煌",狗屁不通,還以為奈特生長在社會主義國家,所以估計也是沒見地的代筆者寫的,我到現在都懷疑這些人書都親自看了沒。二:本書一開頭語言過於跳躍,過於抒情,鋪墊過於冗長,好像一定要描繪成大事者之前,種種簡單跡象都是有玄機的,冥冥之中埋下伏筆。一個歷經滄桑的大成者,一個老者,用這種語調,不太可能,所以也有代筆之嫌,當然隨着逐步進入正題,後面這種痕迹漸漸消失,也不影響閱讀。

  隨着故事的深入,這本書還是吸引了我,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作為企業經營的參照,我讀到了什麼?這可能也是我們金博讀書會會長郭佳瑩女士一再囑咐我要寫的讀後感,我想或許有這幾方面。

  一、人,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財富,一群創業的基石。可以說沒有鮑爾曼,沒有約翰遜,沒有伍德爾,沒有斯特立瑟,沒有海斯,沒有凱爾,沒有查克,沒有一個又一個對耐克每個發展階段,每個環節,每一個協作作出重要工作的人,也不會有今天的耐克,也不會有今天的奈特。正是這一個個所謂的鞋狗,因為他們的孜孜不倦,因為他們對鞋的痴迷,才有今天風靡全球的一雙雙漂亮的耐克運動鞋。

  我見過很多運動教練,也聽過很多訓練案例,但像鮑爾曼教練那樣,一直以一個外科醫生的精神,用像手術刀一樣的雙手日以繼夜地對跑鞋進行折騰的,又堅持不懈去賽場上去試驗的,好像只有他了,可憐了他太太的華夫餅機。某種意義上耐克最終能攻克市場,並佔領市場,靠得正是這種精神,精益求精,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也不放過每一個可能提高運動成績,或讓雙腳更舒適的想法,只有過得硬的產品,才能真正並永久取悅客戶,而不是一時的吹噓與矇騙。

  約翰遜,耐克的第一個全職員工,有永不褪卻的熱情,就像永遠在奔跑,搜集市場反應,維繫客戶關係,統計市場數據,不斷開拓新疆域,讓奈特煩不勝煩的源源不斷產品與市場建議信件,每次都在拚命,抱怨,抗爭,但每次又在聽命,堅持,因為他愛這個事業,他可以為了這個為之奮鬥的事業,作出各種犧牲。當別人都在興高采烈,漫無天際的侃大山時,他總是靜靜在思考,閱讀。

  伍德爾,一個身殘志不殘的天生管理者,再複雜的事情都在他手上能慢慢理順,總是充滿耐心,一個企業的大管家。海斯,一個好酒的會計師,他有一雙鷹般的雙眼,總能從複雜的財務報表中發現重要的端倪,他為耐克建立了精確的財務系統,也為海外擴張建立了重要的對沖系統。斯特立瑟,一個優秀的律師,一個天生的談判專家,總人不讓人失望。凱爾,一個永遠的支持者。查克,一個高瞻遠矚者,總在關鍵時刻扮演重要人物。

  正是以上這一些人,在耐克發展過程中在各個不同的位置中扮演了重要作用。而想想奈特,除了有斯坦福的文憑,蠻多時候他處於害羞與彷徨之中,但他貴在堅持,貴在不懈,貴在為跑而生的信念,他一開始並沒有遠大理想,他只是為了鞋子痴迷,我理解這種境界,每個人都有愛好,並為之痴迷,不過有的是女人,有的是毒品,有的是郵票,有的是煙斗,有的是像海斯一樣,是推土機。當然光痴迷還是不夠的,還要付出,源源不斷的付出。奈特最成功之處,他容得了這麼多人,也懂得發揮每個人優勢,奈特也是幸運的,更多時候,一將難求,而這些人總是在他需要的時候,來到他身邊。

  現實中,我們很多企業存在以下幾個現象:1、只有共患難,沒有同享福,企業稍有起色,或盈利,合作夥伴就開始爾虞我詐,你爭我奪,相互排擠。2、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不重視創業基石員工,天天車水馬龍換人,許以一大堆高薪,挖了一大堆眼花繚亂的人,幹不了什麼事。只有新人笑,舊人哭。3、病態家族企業,任人唯親,重要崗位都是七大姑,八大姨,明知道一個個玩忽職守,吃拿卡要,也當沒看見,不是有句話:肥水不流外人田即可。根本沒意識落下病根。4、在人才使用上,沒有運氣,也沒有努力,高高在上,或大膽獨攬,或吝嗇成性,公司永遠是那幾口人,秘書,助理,司機,些許業務員。

  二、資本。靠自己的錢,太容易枯竭,企業要快速發展就要源源不斷,如饑似渴地融資,要有各種渠道,各種平台,才能保穩,才能病毒式擴張。耐克的初期發展階段一直處於百分八九十的負債,沒有什麼現金,沒有什麼資產,不可靠的浮存。多少次也因為融資出問題命懸一線,能快速發展也離不開銀行資金與日商岩井的堅決的財務支持,當然後期就是企業債券與股市資金。整本書中,奈特除了與鬼冢公司的北風鬥爭累一點,奈特先生主要精力耗在他一直在躲又不得不見的銀行,永遠在玩着貓抓老鼠的遊戲。

  我們很多企業家經常在炫耀沒有怎麼用銀行的錢,所以也只能做做不大的民營企業,或融資渠道單一,容易出現財務風險,還有一個最重要就是中國的金融大環境並不開放,國企及一部份上市公司喝飽,民企,或應該說大部份提供就業的中小企業餓死,就更別指望他們像耐克一樣成長。

  三、產品創新。這個創新是教徒式的創新,對產品像狗一樣的忠誠,像狗一樣的兇悍,像狗一樣的堅持不懈。如果放在我們現在的語境,或是口頭禪,說溫柔一點,叫"以人為本".病態式的研發,產生精益求精的產品,才能逐步吞食阿迪達斯與銳步等的市場,那時候阿迪達斯與銳步的研發人員,可能都在寬敞明亮的大樓里,高薪厚祿養着,卻漫不經心地閉門造車研發,最重要他們拒絕了魯迪的氣墊鞋,這是致命的。

  四、視野。奈特從一開始就是全球化視野,才盯住日本產品,並在一無所知的創業階段開啟環球觀光之旅,獲取人文與靈感,在生產階段直接建立了低成本的海外生產模式,而在營銷擴張階段也就直接盯上了有20億隻腳的中國。當然盯住有潛力的運動明星更是耐克成功之道,沒有慧眼識喬丹等,也不可能有今天,某種意義,喬丹創造了NBA的輝煌,也造就了耐克的輝煌。

  五、企業要做大,必須先活下來。奈特先生創業早期一直在兼職打工,推銷,業務員,老師,會計師,直到付得起自己聯合創始人的薪水,辦公地點也是自家地下室開始。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這麼想,一開始就要求起步很高,寬敞明亮辦公室,出入大奔寶馬,戶頭有充裕現金,一大堆小弟跟在背後,不然覺得丟臉,關鍵動不動就要做高大上的行業,或前沿時髦行業,不然那還叫公司嗎,到處去求人的賣鞋很難想像。

  六、一見動心,且心永遠都在上竄下跳的是情人,一見傾心,且心越見越安靜的是老婆。對於奈特,薩拉是前者,太太佩妮是後者。

  七、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奈特學成,父親給了第一筆資金,後來給了擔保,讓他學會向銀行要錢。當然最重要的是,奈特困難時都想起與父親的交流。沒有母親堅定向他買第一雙鞋,也不會有奈特的信心。妻子總是在最關鍵時候站在身邊,為接待北見,幾經崩潰的更換輪胎。

  談完學習心得,我們是否還有些遺憾呢,因為凡事不可能都是盡善盡美的,盲目地崇拜與跟風也不是我一慣的風格。下面我就談兩點遺憾:

  1、通篇過於溫情,對商業競爭的血淋淋,或在利益上的赤裸裸談得不多。所有商業行為都不可能有我們想像的高尚、浪漫,充滿了弱肉強食,你死我活,逐利是商人的根本,有時候並沒有尊嚴,況且人無完人。對於姚明球鞋代言一事,我歷歷在目。當初因為在97年與耐克有12萬美元代言,2000年與耐克有四年20萬美元的代言的淵源,姚明在2004年進入NBA時,熱情而又充滿希望地等待耐克的代言報價,但是耐克給了姚明一個充滿歧視的報價,2003年給了勒布朗詹姆斯7年9000萬美元的代言報價,卻在隨後的2004年給了姚明4年160萬美元的代言報價,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對大個,對黃種人,對中國人的歧視,也是對中國市場的一種歧視,大把拿着中國市場的巨額利益,卻沒把當初舉國歡騰的大姚放心裡,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行為。於是徹底把姚明激怒了,選擇了極其有誠意,且充滿了尊重的銳步7年5000萬報價,拒絕了耐克7年1.2億美元的二次報價,應該說開始不了解事情真相,我為姚明損失7000萬美元可惜,但是在了解真相后,我對大姚充滿了尊重,這是個中國的好孩子,在他眼裡,中國人的尊嚴比再多的金錢重要。雖然耐克上下因為姚明的拒絕慌了神,但也給耐克歷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幕,置龐大市場而不顧,巨額的代言報價差異,就是發自內心的歧視。

  2、文章對與同樣作為鞋業巨頭的阿迪達斯之間的競爭說的不多,特別是如何從無到有,從農村包圍城市到正面戰爭沒有太多文字描述,我相信有很多恩怨情仇,但是從商業原因不宜描述過多,所以如果從對一個MBA商業案例分析角度,還缺乏多面性,我想這可能要從第三者角度來調查、敘述、剖析,所以有的東西也就沒了借鑒意義,邊界條件不夠。本書更多可從自傳,或奈特先生的個人研究,或耐克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來閱讀。

  還有一點就是文中描繪的鬼冢公司令我詫異,聽表弟講鬼冢公司到現在生產的跑鞋還是世界領先,但是文中體現的是傲慢、拖拉、不嚴謹、沒有信用。可能是那個是剛剛戰後的日本社會形態,不是現在日本真實形態。這些年跟日本人也有多次接觸,對日本人嚴謹的工作態度印象深刻,一、時間觀念十分強。二、對於成果要求近於苛刻,與成本無關。我們國內概念方案經常偷工減料,但他們接近深化方案。三、骨子裡雖然有傲氣,但是表面還是十分低調、謙遜。四、去日本,你們發現這是一個十分有秩序的國家,且節約、努力。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巨大的轉變。

  最後,我在想如果耐克生在中國,會長成怎樣?或奈特先生出生在中國,會不會創立出今天的耐克帝國。我想了很多,也假設了很多,這邊沒有去寫,沒有去展開,或許這也是一個課題,一個可以對我們體制如何培養國際性超級民營企業的課題。

  作為一個平時讀書有限的讀者,也作為一個高度有限的工商業者,或許一時之間,我還沒辦法完全領略奈特先生的精神精髓,也沒辦法完全參透其中企業管理真諦,但都是我真實的思索,這是我寫的第一篇書評,不足之處,請多包涵!

  鞋狗讀後感(二)

  Just do it!

  臣哲

  每天零零散散的閱讀,終於把《鞋狗》這本書讀完了。書的內容還不錯,介於半自傳和半企業歷史之間,說了很多nike不為人所知的故事,讀的過程中有時總會促使我停下來思考。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翻譯得有點生硬,有機會希望在看看原文版的,可能更能深入了解到作者想表達的情緒。

  正如那句經典的廣告語「Just do it !」一樣,全書看下來給我最大的反思和感觸就是nike的這個精神,只管出發,只管去做。在奈特二十多歲剛畢業那會,他沒有像其他讀MBA的同學一樣去做金融和會計,而是選擇了一趟全球旅行,並去了日本拿了鬼冢虎鞋子的代理。他當時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麼,那時全球剛結束戰爭不久,一切都很不穩定,他的旅途和未來充滿了未知,他只是心裡有一股源於對體育和跑步的熱愛,有一股衝動想去做這件事,於是他出發了。旅行回國后,他創辦了藍帶體育公司,開始在美國銷售鬼冢虎的鞋子。

  創業的十幾年,藍帶公司一直處於破產的邊緣,儘管業績良好,但各種債務危機,各種代理權的爭奪,各種現金流的缺水,各種官司纏身,一次次都讓公司在鬼門關徘徊。創業之初奈特並沒有獲得多少人的支持,只有母親支持他,但他靠着信念一直堅持一直努力,慢慢地吸引到越來越多目標一致,志趣相投的人加入,一起解決眼前的問題,同時讓公司的銷售量一直快速增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團隊全身心投入到這個領域,成為"鞋狗",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改善運動員雙腳的體驗,如何做出優化,對鞋子進行創新。這些積累,讓他們一點點建立起優勢和壯大隊伍,在後期鬼冢虎毀約不再跟他們進行代理合作時,他們能用已掌握的技術快速建立一個全新的屬於自己的品牌「Nike」,最後成為享譽世界的運動品牌。

  敘事是作者以過來人身份在總結講述的,在往回看的時候總能感慨陳詞,讀者能感受到成事非常難,但對於當事者可能當時在做這件事情本身時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迫切想解決當下的問題。正如我2013剛來北京的時候,我也沒考慮那麼多,只是覺得應該來,在過來后遇到各種問題,每天想着怎麼去解決,堆積起來重新回顧時,才發現走了很長的路了。人們總是越長大越膽怯,如果讓幾年前的我知道之後會發生的很多問題困難,可能也會讓我當時在決定時有所猶豫,所以保持對內心衝動的追尋,保持勇敢無畏,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對於任何人都一樣,不管你是已經成功的企業家還是一無所有的流浪漢,敢于堅持追隨內心的衝動,能幫助你不斷顛覆自我,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迹。因為你敢於擁抱變化,敢於去承受變量可能帶來挑戰和失敗,不被存量的事實所禁錮。現在越來越理解為什麼所有真正的創新者和成功的企業家會反覆提到"永遠不要停止追隨你內心的想法和熱愛",大道至簡,卻知易行難。

  不用害怕一開始一無所有,當你決心去做某件事情時,你的信念是可以感染到其他人的,感染他們加入你的隊伍。而當你出發了,一定要懂得去堅持和努力,不要輕易停止。這也是在閱讀時給我的最深刻的感受,不是說堅持就一定會成功,因為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運氣等等,但是你越努力,就能越接近。就算結果不是好的,但你在努力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創造和經驗,本身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是推動世界進步的一點力量。

  創業真是一場修行,因為這是最難走的一條路,作為創業者,你要獨自去品嘗這個過程的孤寂和壓力,不分晝夜地去解決旅途的種種問題,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但創業也是最有趣最自由的,能發揮你無限的創造力,實現你自己的價值,最大程度地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為了他人的信念活着努力着。我越來越期待了,期待着自己跳出去開始出發的那天,去創立一個獨一無二屬於世界的品牌和產品。Just do it!

  鞋狗讀後感(三)

  《鞋狗》一本值得熬夜讀完的書

  楊小煩

  《鞋狗》是我今年看完的第一本書,38萬字。太好看,彷彿和作者—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一同經歷了他的創業過程。

  這本書的上架指導是:經營管理/商業,但你或許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本自傳亦或小說。

  清華大學的楊斌教授作序,他寫道:這是一本寫給每個人的書。不是寫給創業者、管理者、企業經營者、運動愛好者、八卦閱讀者的,是寫給每個想活出真實的人、有感有望的人,或者正在把日子過得忙碌或者乏味的人的"好讀極了"的一本書。

  這本書好讀,很大程度也是因為毛大慶高水準的翻譯。我們有時候讀一些國外作品,常常覺得翻譯非常生硬,一看就不同於中文的語言習慣。而這本書不會,真的好讀極了。

  故事從帶着一個瘋狂想法的旅行開始。

  1962年,24歲的菲爾奈特實現了他的環球旅行計劃:夏威夷,東京,香港,仰光,加爾各答,孟買,西貢,加德滿都,開羅,伊斯坦布爾,雅典,約旦,耶路撒冷,內羅畢,羅馬,巴黎,維也納,西柏林,東柏林,慕尼黑,倫敦。

  他與朋友卡特在到達第一站夏威夷時,就決定先留下。環遊世界的計劃有變,在夏威夷找到一份賣百科全書的工作,後來又開始賣基金。掙到的傭金租了公寓,買了衝浪設備,貼補生活。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多,就用來潛水和海上運動。

  在決定離開夏威夷,去往東京的時候,朋友卡特因為遇見了一位漂亮的夏威夷女孩,決定留在那裡。菲爾奈特開始了真正的單獨旅行。

  這實在是段太酷的經歷,在1962年。

  直到後來,在比弗頓的耐克全球總部,作為董事長的奈特看着周圍的大樓,還是會時常想起24歲的那次重要旅行,想起站在雅典高處,凝視帕特農神廟的那一刻。

  在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的時候,奈特依然可以回想起1962年在香港太平山頂遠眺這片土地時的情形。

  從1962年的一個瘋狂想法直到1980年耐克上市的這18年,奈特在思考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或許與今天的每一位創業者一樣。同樣無數次為破產而煩惱,為現金流而發愁,為合作夥伴的背叛而憤怒。

  奈特對今天的年輕人說,不要因為一份工作、專業甚至職業而安定下來,一定要尋找內心的衝動。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也要堅持追尋。如果你追隨自己內心的衝動,就可以忍受疲憊,每一次失望都會成為你的動力。

  在繞着橢圓跑道或道路跑步時,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至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完全證明個人努力的合理性。跑步這個動作本身就是目的地,不僅是因為沒有終點線,也是因為你可以自己定義終點。

  所以,前進,不要停下來,甚至在你達到目標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來,不要過多地關注"目標"到底在哪裡。無論面臨什麼,都不要停下。

您正在瀏覽: 鞋狗讀後感
網友評論
鞋狗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