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一):百學必先立志

  李海鵬

  初看這本書的名字,以為是寫寺廟或是佛教的,本對此類書是提不上興趣的,但當讀完前幾章后,卻一發不可收拾,花了兩天的空閑時間把它讀完了。上課偷着看、回寢室打着光膀子看,中間若是斷下,總感覺有什麼不對,特別是在書中戊戌變法那一段,很是精彩,有點像小時追金庸武俠小說的那種感覺,但不同的是,這裡面的情景基本是歷史事實,人物的行為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他們所行的那種"義",是治世救國的"大義",這就與武俠小說里的劫富濟貧、英雄救美的"義"大不相同。

  所以此書讀着讀着,你會有一種心潮澎湃、酣暢淋漓的快感。一則是被歷史里的那些波折曲奇的故事所驚,一則是為歷史中那些為國、為人民而犧牲的英雄身上的那種捨生取義、以身殉道的精神所嘆。所驚所嘆之餘,不免會聯想到當下的社會與自己。如古人言:亂世出英雄。也許在當下如此和平的年代,再難出像譚嗣同、袁崇煥、謝枋得這樣以身殉道、勉示後人的人。當然當今社會我們也用不着讓誰去犧牲,以達到"以行啟迪"的效果。只是嘆於我們這個社會已少有那份堅持自我信仰的精神,少有那份出世淡然的定力,在多元價值觀和娛樂文化的衝擊下,社會變得更浮躁。

  書中作者筆下康有為這個人物出現時,讓人眼前一亮,好似是一隱性埋名的武林高手橫空出世,那段與佘法師的對話很有意思,康有為談到自己對"善與偽善"的看法,並與佘法師有一段爭論,這讓我想到了中國首善陳光標,按照佘法師的觀點,陳想到而確實做了助人的事,儘管方式不正,動機不純,但這做出來的就是善。記得馬斯亞維里的君主論中曾有這麼一句話:"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正確".其實我是較贊成法師和馬斯亞維里這種觀點的。只要結果是好的、能造福人,儘管初心和手段不盡好,我也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從最開始與法師對話的交流中,我們不難發現康有為的學識淵博,其實書中幾個大人物都是如此。康有為潛心修行五年,方才出山,這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時機的人,試問當下又有幾個?他還提到讀經世致用的書,再看當今之教育,自幼在應試教育下學習物理化等科目,又有幾個學子曾想過用其所學去做什麼?書中說那個時代讀四書五經、裹小腳、扎辮子,可謂是民智未開,而今所體現的應試教育是否就能體現民智已開?值得反思。

  "經世治用"這點對我感觸很深,因為現在的自己也未打通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唯此只覺應多實踐,結合理論讀無字之大書。再論書中那幾個大英雄讀書,他們與我們所處時代不同。學習的目的不一樣,他們想着是用所學救國、治國。而今我們中大多數想着,用所學謀生、掙錢過更好生活。讓我想到了一句話:"百學必先立志". 志向不拉高一分,想更快進步那是扯蛋。也許自己並不能樹立如那些偉人那麼大的志向,只希望能儘快找到目標,並為之努力,將來能運用所學做有益之事。

  李海鵬記於

  2016年6月24日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二):可敬可嘆的先行者

  2008級傳播學院新聞班 馬英之

  同學借給我一本書,叫《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的大名不需多說,花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後我感慨很深,不太了解李敖,第一次看他的書,不論其他,很是佩服他的學識。正如李敖自己所說,這是一本講大丈夫的書,一本讓人血脈噴張的書。培根說過,讀書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而這本歷史小說同時做到了這兩點。

  小說講得是戊戌變法前後的故事,圍繞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幾個主角展開,而譚嗣同則是最重要的人物。原來高中的時候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譚嗣同的那兩句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更是在課本上描了好多遍。對譚嗣同的興趣和印象曾隨着高考結束而模糊,現在,因為這本書而重新燃起。

  譚嗣同是世家弟子,父親曾任清政府戶部郎中、甘肅道台和湖北巡撫等職。譚嗣同不同於一般紈絝子弟,他自幼飽讀詩書,19歲開始走遍大江南北,遊歷風土,結交義士。譚嗣同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他練得一手好劍法,還有一身俠士精神。在當時清政府和列強簽訂了一系列辱國條約的情況下,熱血方剛的譚嗣同一心想尋找救國之路。在結識了梁啟超和康有為後,譚嗣同為維新變法人士的規劃和理想深深折服,同他們一起走上了改良維新的救國之路。這一小群仁人志士一起辦學堂、開民智、辦報紙、譯著作,一片黑暗的中國,出現了一絲光亮,雖然勢力微弱,卻足夠把黑暗撕開一道口子。

  三十三歲就英勇就義的譚嗣同在佛學上的造詣很深。書中描寫的的一大段譚嗣同和梁啟超關於佛教中"迴向"的對話很是精彩,雖然不乏演繹成分,但卻確切地描寫出了譚嗣同的佛學理念。在譚嗣同眼裡,普世認為的出世並不是佛教的終點,出世了,路才走到一半,到了消極、虛無的境地時,就必須"迴向",捨身為民,解救蒼生。打坐、念經都是形式上的功夫,佛門的大道是無形的。看破紅塵后,再回到紅塵,努力救世,卻不在乎得失,這才是真正的佛。年輕的譚嗣同最終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自己對"迴向"的執着。

  只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頑固勢力的阻撓,懷揣救國夢的志士們辛苦促成的戊戌變法在經過了短短103天的變革便草草收場。一百多年過去了,再去探討這次改良運動的細節、失敗原因已經沒有意義。曾經的開拓者們是不幸的,時代的限制讓他們只能作鋪路者,而看不到最終的勝利,但他們的努力卻是不可忽視的,沒有他們的失敗,就沒有後面的革命成功,他們的失敗是為了成功而失敗,不是白白的失敗了。

  原來會幼稚地想,明明可以逃走,為什麼要留下來死?卻從來不知道主動放棄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說一句"變法需要流血,請從嗣同始"容易,真正要做到又有幾個人能夠?書里還有一段有些殘忍卻無比現實的描述:群體是健忘的、是非不定的、忘恩負義的、殘忍的。埋骨在法源寺的袁崇煥一生為明朝百姓嘔心瀝血,被誣通敵後,北京城的百姓全不顧他原來的貢獻,爭相去咬他的肉。開拓者們不會不明白,他們做的事業懂的人不多,很可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但他們還是做了,國家如此,他們認為自己義不容辭,即使需要他們的生命。

  北京菜市口即將接受行刑的譚嗣同喊道:"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信仰"迴向"的譚嗣同做到了捨身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的先行者們,不管失敗了還是最終成功了,都值得敬重,灑在熱土上年輕的鮮血沒有白流。字"復生"的譚嗣同,若能真復生,想必也會欣慰,不會後悔。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一)

  事實上自從讀小學時開始,我就不願翻看任何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書籍,秦漢的強盛,唐代的昌明,宋世的繁華,至1840年鴉片戰爭后,均已化作了一腔默默無言的辛酸,融入了一片欲哭無淚的屈辱。

  然而,一直很敬佩的李敖出了一本叫作《北京法源寺》的書,朋友們大力的推薦,便一鼓作氣的看完了它,掩卷深思,我不禁由衷的讚歎,我明白了,中國的近代歷史,不僅有血,而且有淚——一腔火熱的足以融鐵鑄鋼的愛國熱血。

  翻開中國近代史冊,雖有空談誤國的張佩綸,篡權竊國的袁世凱,出賣國權的李鴻章,但更有大義凜然的林則徐,以身殉國的鄧世昌,談笑赴死的譚嗣同……,正是這些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的業績,使得中國近代歷史,不是悲慘,而是悲壯。

  誠然,中國的近代史有着屈辱的一面,它是用斑斑血淚寫成的,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末世",仍有無數中華兒女,用滿腔的熱血,在浩浩的烈焰青史上寫下驚天動地的壯歌,使原本蒼白辛酸的歷史,變得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可歌可泣。

  滔滔萬頃的黃海呵,你可曾記得,與艦共沉的鄧世昌管帶的錚錚鐵骨?硝煙已散的虎門呵,你可曾記得,禁煙抗侮的林則徐欽差的浩浩正氣?祖國大地呵,你可曾記得,為保護你,不惜流干血管中最後一滴血的英勇戰士的耿耿忠魂?

  當然記得!正是這些為國為民,前仆後繼的英雄們——有名的或是無名的,年輕的或是年邁的——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愛國、護國、救國、強國,不惜丟官失職,甘願讓自己一腔沸騰的熱血,在風煙中從容拋灑。歷史,是人民寫的,也是英雄寫的。正是人民和這些紮根於人民,置個人利益於不顧,置生死於度外,捨身取義,無怨無悔的英雄們,用血用淚鑄寫了歷史,才使得我們的歷史,才使得我們的歷史,變得如此的絢麗多彩。

  這本書中記載了先輩們動人心魄的鬥爭業績,讀了之後,胸中豪情倍增。原來,歷史是這樣的,我們的前輩,是這樣的,為了國家的未來和自己的夢想,流幹了最後一滴熱血。

  或許,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應該用這樣激進亢奮的筆觸去寫,而不要再不停的訴說自己的"衰"了:(

  英雄可以死去,美女可以老去,帝國可以衰亡,歲月可以流逝。但這些飽含熱淚與熱血的愛國志士傳奇故事,卻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將在這一片遼闊而古老的土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裡流傳下去,鼓舞着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用滿腔的熱血,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真摯的赤心,去實現先輩們為之奮鬥的美好理想。

  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您正在瀏覽: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
網友評論
讀《北京法源寺》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