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談語文教學中的成長體會

談語文教學中的成長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小景

談語文教學中的成長體會 標籤: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 雨中的樹 小學語文

  厚積薄發潛移默化---談語文教學中的成長體會

  文/秦玉潔

  做學生的日子在惶惑間悄然遠逝。雖然歲月已模糊了大學老師的音容笑貌,但那句鏗鏘的話語仍留存於心--厚積薄發,潛移默化。

  2003年畢業至今,我已走過了10年的教學歷程,回顧過往,自己的工作和學習都沒有離開過這句話。

  語文學習的特點重在知識的積累,語文素養的提高旨在學習習慣的養成。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又要在課堂內外用語文的思想去影響學生。

  在教學中我把基礎知識的積累分為兩個體系,一是教材體系,一是高考知識體系。

  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在教學過程中,每課的知識點很重要,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

  工作之初我只是力求備課時加深加寬,沒有過多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基礎。經過調整后,我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融入高考考點的講解和解題技巧的滲透,把高一、高二的授課和高考聯繫了起來,這樣不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還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課內的知識點以小考的形式及時讓學生強化和鞏固,尤其是要求背誦的篇目更是嚴格檢查。同時利用語文基礎知識手冊每天監督學生進行成語和字音字形的積累,這種做法我已經在所帶班級中施行了一年的時間,學生基本養成了日常積累的習慣,每天都會自覺地記憶積累。

  語文素養的提高不只是養成記憶積累的習慣,更重要的是讓閱讀和寫作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從而切實提高語文成績。

  閱讀,主要是以摘抄和讀後感的方式進行。讓學生邊讀邊抄,積累詞句;邊抄邊想,整理成文。高一、高二學年,注重學生興趣閱讀,目的是錘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為其日後深入、自覺地學習語文奠定基礎。但個性閱讀,並不等於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師精心策劃,有時還可根據教材特點向學生推薦一些書目和篇目供學生閱讀,例如,講解朱自清《荷塘月色》時,配合文章清新優美的語言風格我向學生推薦了林清玄和周作人的部分作品。不管閱讀什麼內容,最終都要求學生形成讀後感。否則,閱讀會成為“放羊式”閱讀,高興而起,無果而終。讀後感定期檢查,並挑選出優秀篇目,如果有可能可以整理后打印出來供學生瀏覽。

  有時我還把閱讀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竟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高二第四冊小說單元的教學,每篇課文講解前我都給學生布置一個讀後感,課前批閱后挑選幾篇立意深刻、見解獨到、語言優美的習作進行范讀,然後由學生點評,進而引入課堂教學。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課前充分預習了課文,同時在范讀和點評時也起到了良好的激勵效果,學生的學習興緻很濃,教學任務順利而有效地完成。

  寫作,主要以作文和周記為主。為了避免學生把周記寫成湊數字的作業,和無病呻吟的流水賬,我布置的周記以讀後感和人物形象評論為主,這樣學生既有話可說又不至於互相抄襲,有時在學生的周記中真的能夠發現一些深邃的思想和閃光的語言,遇到這樣的習作我都是修改後整理打印出來。對學生的進步在評語中決不吝惜讚美之辭。至今我們班整理了兩期的優秀周記,我想,當學生可以在老師和同學肯定的目光中感受到文字帶給自己的快樂時,那麼,寫作應不會再是一種強迫了。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的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局限於課內是不行的。而我已嘗試着把語文延伸到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學生耳濡目染,接收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2005年擔任班主任以來,我以一個語文教師和班主任的雙重身份,在班級的牆壁上為自己開闢了一方天地“班主任寄語”。以委婉含蓄,朗朗上口,言簡意豐的詩歌傳達班主任對學生和班級真實的感受。我總是喜歡用文字表達情感,漸漸地學生也習慣了這種方式,現在我和學生交流的文字經常會出現在他們的摘抄本周記本、作業本和小考本上,語文已經進入了我和學生的生活。

  回首來時路,苦也無數,樂也無數,自己的語文教學還存在着很多遺憾和不足,我會在日後的工作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厚積而薄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永遠以語文的名義用我不華麗但真切的情感鑄就腳下的三尺講台。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第二高級中學)

您正在瀏覽: 談語文教學中的成長體會
網友評論
談語文教學中的成長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