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軍長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得得9
從紅軍長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標籤:會議精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一代代官兵與廣大科技工作者一起,譜寫了中國尖端科研事業的不朽史詩,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一次次輝煌:成功發射40顆衛星、6艘飛船,和一枚枚火箭……同時,也付出了52個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
捧讀這個先進的群體、這批特殊官兵的事迹,我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群人和這樣一種精神,那就是紅軍長征精神。
整整70年前,當三支長征大軍在西北的黃土高原緊緊擁抱的時候,他們的身後,同樣是一部世所罕見的偉大史詩: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軍74華里……
從長征路到飛天路,貫穿兩部偉大史詩之中的,是同樣一種精神。這便是自主創新、敢闖新路的精神,這便是百折不撓、敢於勝利的精神,這便是無私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
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人首次獨立自主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使黨和紅軍,使中國革命的命運和前途轉危為安;長征途中,黨領導紅軍突破了幾倍乃至十倍於己的敵人的圍追堵截;長征途中,英勇的紅軍戰士跨越了雪山草地,僅是犧牲的營以上幹部,就超過了400人。
作為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頭無疑就是長征精神。
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躍,同樣靠的是自主創新,是自強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勇於犧牲和奉獻。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一系列封鎖,他們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創新中發展;面對惡劣的環境條件,他們戰天鬥地風餐露宿;面對一次次危險的試驗任務,他們不惜獻出年輕的生命,即使死後也要選擇大漠作為最後歸宿,守望着茫茫荒原萬古不滅的篝火,守望中國航天和尖端科研領域一次次輝煌的騰飛。
他們,無愧於紅軍的傳人;他們,無愧於長征的接力者。
長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孫繼先將軍,在48年前成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前身——中國第一個導彈綜合試驗靶場的第一任司令員;而參與指揮那場戰鬥的聶榮臻元帥,則成了我國國防科技尖端事業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元帥和將軍,都把自己的歸宿選擇在大漠戈壁的發射架下,而中國的運載火箭也定名為“長征”,這不僅僅是巧合。
當一枚枚火箭直刺雲霄的時候,全人類幾乎都看到了箭體上那兩團鮮明的標誌:長征。
長征精神薪火相傳,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長征的後來人無疑會譜寫出更加絢麗的新的史詩。
從紅軍長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心得體會文章—弘
- ·紅軍長征精神演講稿--長征的鐵骨精魂
- ·中學生弘揚長征精神演講稿-讓長征精神
- ·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演講稿—長征的鐵
- ·弘揚航天精神演講稿
- ·學習航天精神演講稿
- ·紀念長征70周年—堅持到底,永恆的長
- ·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演講稿-弘揚長征
- ·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徵文—堅持到底—
- ·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的長征(演講稿)
- ·讀《萬水千山—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
- ·關於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活動的通
- ·關於做好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和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心得體會
- ·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徵文-艱難的道路
- ·慶紅軍長征勝利周年的獲獎演講稿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演講稿
- ·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主題團日活動主持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演講稿三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徵文選登
-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演講稿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演講稿
- ·慶紅軍長征勝利周年宣講稿
-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演講稿)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主題團日活動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演講稿-紅色
- ·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演講稿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演講稿二
- ·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徵文演講稿
- ·陳濟棠為紅軍長征“讓道”之謎
- ·促成紅軍長征的絕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