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人狼大戰影評

人狼大戰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人狼大戰影評(一)

  總體上講,《人狼大戰》的故事框架算不上新穎,由1965年的《鳳凰劫》創立並由1997年的《勢不兩立》發揚光大的“墜機倖存者模式”,幾十年來被無數好萊塢電影沿襲着。但電影是感覺先於內涵的藝術,如果在一部電影結束后,片中的人物和場景依舊能歷歷在目,它所創造的氣氛和激發的情感依舊縈繞在觀眾心頭,那麼從這一角度講,電影就是成功的。《人狼大戰》就是如此。

  奧特威(連姆·尼森飾)受雇於某大型石油公司,他在冰封萬里的北極圈獵殺北美灰狼,以保護當地油田工人的安全。他是如此的心不在焉,以至於無論是在嘈雜的酒吧還是孤獨的宿舍,他腦中浮現的都是他妻子的音容笑貌。只有在他端起獵槍,狙殺獵物的那一瞬,我們才能看到一位犀利、果斷的獵手的形象。在石油工人乘坐的返鄉飛機墜毀在茫茫雪原之後,那些大難不死的倖存者應該感激兩件事:一他們自己沒死,二奧特威還活着。因為,等待着這些倖存者的不只是風暴嚴寒,還有巨大兇惡的北美灰狼。這些失去了槍支、房屋保護的倖存者能否在奧特威的帶領下逃出生天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留給讀者自己去發現。

  作為一部動作驚悚片,《人狼大戰》並沒有承載多麼深刻的內涵,也並未引出多麼振聾發聵的道理。本片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節奏的把握和氣氛的渲染。和斯皮爾伯格的經典影片《大白鯊》一樣,本片中第一反派——北美灰狼並未頻繁出現,它們在叢林中徘徊,在黑暗中窺視,卻很少同倖存者發生正面的衝突。黑暗代表着未見,未見或者說未知才是人類最大的恐懼。可以想象,在漆黑的夜晚,空曠的荒野,當冉冉燃燒的篝火被無盡的黑暗包圍着的時候,當此起彼伏的嚎叫和炯炯發亮的狼眼不停在四周侵擾的時候,人類所感到的恐懼,會超越直面任何醜陋兇惡的怪獸所帶來的緊張。

  《人狼大戰》的另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劇情始終保持着一種相對中立、客觀的態度。在觀影過程中,我們不會因為過分同情那些倖存者而去憎恨灰狼,它們不過是在做着千百萬年進化所要求它們做的事:保護領地,獵取食物。它們不會去判斷那些闖入領地的人類的意圖和原因,而只會去無情地採取行動。或許,正是這種冷酷和決然使北美灰狼能夠在殘酷、貧瘠的北極圈繁衍至今。同樣,我們也無權責難那些不幸的“倖存者”,闖入狼區既非他們的選擇,也非他們的過錯。是命運讓這兩者相遇,而兩者也只能按照自然的法則決出勝負。

  不得不提還有劇中演員的敬業精神。雖然並非在阿拉斯加實景拍攝,但片中那些在風雪中追逐,冰河中奮泳的場景絕非CG特效;雖然很多場景都經過有技巧的剪輯,但看到年近60的連姆·尼森在冰雪中跋涉,在寒風中顫抖的鏡頭,還是會令我非常感動。

  如果真的有造物主存在,那麼他所做的,不過是設定一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完美邏輯而已。這套邏輯不會因任何人的祈禱而改變,也不會為任何事物的消亡而傷感。為了生存而殊死拼搏不是人類獨一無二的特性,博愛和寬容才是我們和自然界之間的分水嶺。

  人狼大戰影評(二)

  首先先說一下這部電影在國內的上映時間,實在是讓人無語,比北美遲了大概四個月。四個月時間對於這樣一部成本中等偏下口碑中等偏上的影片意味着什麼?第一,這部批片場面一般,所以喜歡大場面的觀眾肯定看不上這樣的小打小鬧。第二,這部批片劇情尚可,可能會讓一些憑口碑挑片看的朋友等不了四個月的時間。第三,也是最關鍵的,這部批片網上流傳已久,高清版本都已經出來了。所以,當閹割版的《人狼大戰》姍姍來遲之時,相信只有連姆·尼森的死忠才會執着地殺進影院。哦,當然還有那些平時基本不關注電影動態,只當觀影慾望到來時就匆匆衝進電影院隨便挑一片瀉火的童鞋們。他們經常是爛片票房的最大貢獻者。

  《人狼大戰》是那種非常罕見的將人類的假想敵設計成為現有地球上存在的且正常的非人類生物的電影。許多影片里人類需要對抗的非人類敵人,不是受到感染髮生變異的,就是從外星來的,要麼就是挖了人家祖宗十八代的化石然後變出來的。我想來想去,印象中似乎只有《大白鯊》能跟《人狼大戰》歸為同一性質的影片。《狂蟒之災》裡面那30多米長的巨蟒在已知的世界里是沒有資料證據支持的。 這種作法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觀眾更聚焦於故事本身,而不會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關注那些襲擊人類的生物的模樣。製片公司不但可以減少投入製作特效的費用,也避免了觀眾對於生物造型的指指點點。缺點當然也很明顯,它壓制了導演創造怪獸外形和功能的想像力,影片也不可能拿着怪獸當噱頭請人到處頂着個套裝來做宣傳了。就算票房很好,它的周邊恐怕也很難賣得動。就說《人狼大戰》吧,搞個狼的套裝滿街宣傳吧,人家以為是灰太狼,真搗騰出個狼的模型,擺在桌上也毫無特色,看到它的人肯定不會問這是哪部電影里的角色,而會問這是什麼品種的狗。這似乎也可以從一個側面來解釋為什麼滿銀幕都是怪獸電影了。

  《人狼大戰》雖然取材了狼這一對於人類來說並不陌生的生物,但也不得不依靠CG動畫才得以實現。原因很簡單,誰也無法控制住這種猛獸。即便是人工飼養的狼,也難保在拍攝過程中不會因為肚子餓或是發情之類的事情而造成意外。別說那些身價百萬的明星,就是普通工作人員被狼啃掉一口肉,劇組恐怕頭都要大了。所以使用當下成熟的CG技術才是最為穩妥的上上之策。反正影片也沒有給這些狼多少鏡頭,遠景就老遠老遠,遠得只能見到一條黑影,近景就老近老近,鏡頭近得只能看見狼臉的一個局部。在人狼搏鬥的激烈運動中,觀眾只能看到一團毛球在鏡頭前伴隨着嚎叫和慘叫聲晃來晃去。總之就是不讓你清楚地看到完整的狼。如果不是片尾還出現了頭狼的特寫鏡頭的話,我會懷疑影片在遠景時以狗充狼,而在近景時則是以模型充狼。畢竟,2500萬美元做出來的電影就是跟2.5億沒得比。

  這是一部相對較為純粹的男人電影。除了劇中部分男人在精神恍惚之時偶爾會回憶起自己的老婆或女兒之外,我們看不到影片有多餘的感情戲。影片的絕大部分色彩都是黑(晚上)與白(雪地)的冷色系組合,也多了幾份冷酷肅殺的無助感。加之劇中人物一路下來都在逃命,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確實會給觀眾傳遞一定的壓迫感。也難怪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覺得這部影片線索單一,情節簡單,索然無味了。我問她是不是應該在影片的亡命七人組裡加塞進去一個女生,再與其中一員發生一些感情才會好看,她很乾脆的回答“是”。女生是感情的動物,自然希望影片多些溫情的東西。但作為男生看這部男人電影,我反而覺得影片在感情戲的部分處理得剛剛好,友情、愛情、親情,一樣都不少,但樣樣都點到為止,並不過火。要是真如我那朋友所說的那樣,一男一女在冰天雪地、群狼臨近的當口還有心思擁抱親嘴甚至打上一炮,那才真的叫作狗血呢。

  影片有一處在我看來處理不當的地方,就是剩下的四個人來到懸崖邊,準備架繩索連接河兩岸的片段。影片並沒有交代亨德里克擁有過類似經驗,或者具備相當冷靜的心態,足夠睿智的頭腦,非常優秀的身體素質。相反,他是一個並不太服從於管理的人物。而上述那些優點,其實都被安排在了約翰·奧特維(尼姆·連森 飾)的身上。那麼,這個一路充當老大奧特維,居然在這個時候不當帶頭大哥了,並且能夠說服或是要求亨德里克去打頭陣,與情與理都說不通。按照一路上對亨德里克的描寫,他都是一個易衝動的人物。按其性格,並不是一個能夠擔大任,挑大樑的角色。因此,他在接到這樣的安排時,應該是反對的,至少要提出異議。但是影片沒有表現,反而鏡頭一切,亨德里克一臉積極主動,捨身取義的英雄氣魄,着實讓人覺得突兀。

  說了不滿意的地方,再說說滿意的地方。影片在生離死別的處理上沒有過度的渲染。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三個人在河邊分別的一場戲,換成華語導演,如果不設計成離別的雙方抱頭痛哭團在一起都不好意思跟其他導演打招呼,好像一部好電影的唯一標準就是能不能把觀眾看哭一樣。哭完還不了事,雙方還得相互拉着對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試圖說服對方。最終的結果當然是說服不了,自然又要再抱頭痛哭一次,然後才會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如果是男女角色,估計還得有表白或是吻別的戲碼。最後,雙方離得好遠了,還得大聲喊話,不是“我愛你呀”,就是“你一定要活着回來呀”之類的。總之,所有的煽情籌碼都會加碼在這個段落上。但在《人狼大戰》里,三個男人在分別之際,只是握手,道出自己的名字,調侃,祝福,然後轉身離開,沒有哭天喊地的場面,也沒有依依不捨的煽情。也許這對於看慣了《唐山大地震》之類的中國觀眾而言顯得不可思議,一路累積下來的情感居然在最後一刻也沒有能夠像徐帆一樣喊那一嗓子來得到爆發與宣洩,實在是有悖於我們從小學習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束”四段式的思維定式。當然了,這裡並不是說《人狼大戰》沒有高潮,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就好像同樣是傷心,有的人會嚎啕大哭,有的人而會默默流淚。前者不能因為自己不能默默流淚,就要求後者必須跟着自己嚎啕大哭,還指責後者默默流淚就是不夠傷心。

  前面說了,《人狼大戰》的投資不過2500萬美元,因此,波瀾壯闊的人類戰群狼的場面戲是不要奢望的。影片把大部分的時間獻給了白茫茫的雪山。與其說人類是被這群雪地里的狼所殺,不如說是敗給了無情的大自然。人類在鋼筋水泥澆築的世界以外的區域,從來都是弱者。惡劣的環境讓人類脆如薄紙的適應能力暴露無疑。人類在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雪山裡的群狼面前無疑就跟小孩子一樣。幾乎為零的抵抗力與攻擊力,加上孱弱的軀體,這場力量懸殊的博弈,即便沒有這些狼的出現,也必然將以大自然大獲全勝而告終,毫無懸念。如果影片里的這七個人在活着的時候,知道有一個叫作克里斯托佛的年輕人放着大好的都市生活不過,一個人跑到蠻荒之地阿拉斯加體驗原始,該會是怎樣一種心情呢?

  人狼大戰影評(三)

  喬·卡納漢上次與連姆·尼森合作的《天龍特攻隊》跟這一次的《人狼大戰》很不一樣。同是動作片,但《天龍特攻隊》是地道的爆米花電影,而《人狼大戰》卻是一部十足的悲情片。後者巧妙的取材弱化了典型的正邪對立模式,使得影片能着重於其長處的塑造——劇情張力帶給觀眾的震撼,以及豐富的人物行為的刻畫。

  狼並非觀眾憎惡的對立面,它們作為大自然中的存在,憑着生存本能而襲擊倖存者。主角的抗爭沒有道義上的敵人,這使故事的內核進入了人類最基本的求生本能,而這種倖存者祈求絕處逢生的吶喊,是觀眾共鳴的對象,這是近幾年來很少在影院中能感受到的觀影體驗。在無情的自然面前,倖存者的各色臉譜成了影片的一大亮點,或是悲憤,或是絕望,或是不屈,最終都無法抗拒自然的力量倒下,讓觀眾不舍卻又嘆其必然。原片名The Grey可能意指狼毛皮的演色,同時也渲染了影片悲壯的氛圍。

  影片的最後,主角體力不支停下,將遇難者的錢包中的照片一一拿出查看,裡面記錄著他們不能再繼續的生活。這是一個很強烈的信息,那一疊被擺放整齊的錢包,是主角和倖存者們在這白茫茫的冰原中,僅存無幾的代表着自己是人類的標誌。這種人性與自然的矛盾在主角與頭狼的最後一搏中達到頂峰。“我們就是野獸!”一位倖存者之前曾這樣說過,但主角最後一刻則在腦中回想起了他病逝的妻子,他父親的詩,這樣,在最後的廝殺中,至少其中一方不是受自然驅使的木偶,而是有感情的存在體,即使死亡,也使得在那茫茫無盡冰原中的一隅,有着人性存在過的痕迹。

  儘管劇情中有着些許瑕疵,但導演很好地掌握了故事的節奏和人物的表現,使得《人狼大戰》成為近期不妨一看的上等作品。

您正在瀏覽: 人狼大戰影評
網友評論
人狼大戰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