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太空授課觀后感

太空授課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太空授課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太空授課觀后感

  6月20日上午十時,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國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在我國前所未有,在全球來說也是第二次。我置身其中,又一次作為“學生”,上了一堂嘆為觀止的太空課。

  “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隨着這一句來自天宮的問候,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輕輕一躍,向天宮一號艙內的攝像機鏡頭緩緩飄來。彎彎的柳葉眉、清澈的雙眸、甜美的笑容。我似乎神遊太空,親眼看到了嫦娥、看到了仙女,她飄然而至。如夢如幻。

  有史以來內容最神奇、教室最高遠、觀眾最龐大的一課,開始了。

  “神仙”聶海勝“懸空打坐”,輕盈地在半空中盤腿如佛,“嫦娥”王亞平使出“大力神功”,用手指輕輕一推,“神仙”搖搖晃晃地飄出很遠,形象地展示了太空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的奇妙特性。

  “在太空中,我們個個都是武林高手。”王亞平的話引發了地面課堂同學們的歡笑和掌聲。“如果詩仙李白在天宮裡生活,大概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為,失重環境下水不可能飛流直下。”“同學們,見證奇迹的時刻到了。”妙語連珠后,王亞平從飲水包里擠出一個水珠,水珠懸浮在空中,然後被她一口吃掉,“剛好潤潤嗓子。”

  輕鬆拉開大幕之後,王亞平變起了一出齣戲法,圓周運動的單擺、不變軸向的陀螺、晶瑩剔透的水膜、紅撲撲的水球,中國第一堂太空授課在趣味與驚奇中完美展現。

  她用生動趣味的語言和嫻熟的操作手法,讓中國的太空第一課笑聲不斷,驚喜連連。

  據了解,2007年8月14日,美國人芭芭拉摩根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授課,她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了在太空運動、喝水等情景。

  和芭芭拉摩根進行的太空授課相比,中國航天員的這堂太空授課不僅科技含量更高,難度也更高,“摩根太空授課的內容是介紹和演示太空生活,而王亞平授課的內容是介紹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後者科技含量較高,難度也較大。”

  在王亞平和“神舟十號”環繞地球近半圈后,教室里的學生就像和她一起感受了船艙環境——潤喉時漂浮的水珠,手裡製作的水晶球,還有吸附在薄膜上的中國結——這節距離地表350多公里,時長40分鐘的課程註定將被載入歷史。

  它已經創下多個第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史上第一次發自太空的授課,以及中國學生和我們觀眾第一次通過直播畫面,觀看來自太空的多個失重實驗。

  中國自古就有“日行千里”“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傳說,那麼在宇航員那裡可以得到註解,他們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為他們每90分鐘繞地球轉一圈。

  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為我們能夠順利的觀看太空授課提供了堅實的保證。這次太空授課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王亞平那優美動聽的授課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我相信,能夠讓神十飛向太空的國家,也最終能帶領我們向更美好的“中國夢、太空夢”等夢想的實現而前進!

您正在瀏覽: 太空授課觀后感
網友評論
太空授課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