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十二生肖影評

十二生肖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十二生肖影評 標籤: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影評(一)

  我甚至可以斷言:只有他的電影在散場之後,人們都不會立刻退場。即便括約肌已經腫脹兩小時,也不願意挪動身子,就為了那幾分鐘的電影花絮。如果這是一個什麼都講特色的時代,那麼,這就顯然是他的特色,並已然充分說明了一點:這是成龍作品。

  十分令人沮喪的是,在打開時光網今日首頁的時候,我忍不住看了那篇關於《十二生肖》“失而不復得”的所謂影評。近乎通篇的文字,都在批判這部成龍作品的不是,如果觀眾都以打分來作為一部電影的衡量標準的話,那麼顯然這位來自哈爾濱的朋友不認為《十二生肖》是一部及格的電影。在一陣自以為是的犀利批判之後,成龍第101部作品不幸遭遇了狗血淋頭的待遇。關於民族主義,關於愛國主義,甚至關於“成龍壯年時期”的動作對比,最後得出的結論顯得異常鐵面無私:“劇本粗糙,劇情狗血,創意缺失,動作戲沉悶,笑話弱智,電影手法老套等讓這部電影顯得智商奇低,水準很差。”說得挺像那麼回事似的,但實際上,但凡真正看過成龍電影的人,或者但凡對創作者懷有敬畏心的人,都不會睜眼說這種“智商奇低,水準很差”的瞎話吧。

  而甚為慶幸的是,我是在看完《十二生肖》之後才略顯多餘的看到這篇“影評”的,因為自己親自看了,所以有底氣不去理會一些狗屁。該怎麼說呢,在這個人人都自稱影評人的亂七八糟時代,我絲毫不覺得批判一部電影有什麼錯,但正如長的丑不是你的錯,但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一樣,如果是有失水準的批判,我會為“影評人”這樣的字眼感到一種羞恥。且不管是槍手或是水軍抑或是真是那麼犀利,在批判一部作品的時候,我以為,最起碼的客觀是一種不失體面的對創作者的尊重。或許每個人對電影的要求不同,在享受和審視的角度上存在正常的不同,但就《十二生肖》而言,我不認為它有那麼糟。

  也許年輕很多的人們並不會懂得,成龍在我們這些七零八零后心目中所代表的是什麼。也許我們再也找不到那些隱藏在街角的錄像廳,再也回不去那攢錢租碟的年少歲月,但我們能夠想起,看成龍電影時,那種或血脈噴張,或啼笑皆非,或瞠目結舌的感覺,也會記得回家躲着練龍拳,課間回味A計劃橋段,夢裡追尋陳家駒的那些多半是快樂的記憶。如果說李小龍開闢了一個功夫時代,讓英語世界多了一個KUNFU,而李連杰塑造了很多個用武術I衛的正義形象,那麼,成龍帶給我們的,則是通過一種叫功夫喜劇的方式所製造的一生中難以磨滅的快樂記憶。還有什麼是比一部電影既能帶來正義教育和功夫激情又能帶來暢懷大笑更值得尊敬的作品呢?因此,成龍不僅僅是一個非常努力和拼搏的演員,他更是一個能激發熱情和正義感且帶來十足歡樂的符號!

  而作為成龍第一百零一部電影的《十二生肖》,任何關於故事架構和情節設置,甚至視覺效果,甚至電影意義等看起來很專業的問題討論,都難免有一種點了雞蛋卻想吃排骨的非得體苛求。而那些關於《十二生肖》所延伸出來的關於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等看起來很嚴肅的探討,比草原上某坨牛糞存在的意義多不了多少。即便《十二生肖》的動作戲真沒什麼創新性的亮點,即便叢林奪寶等橋段真沒什麼新鮮感,即便故事情節真沒什麼特別出彩之處,也絲毫不影響它作為“成龍作品”所富含的珍貴意義。因為每一個留下來耐心觀看片尾花絮的人們都已經看到,那個曾經一度置生命於不顧的拚命三郎,在年過半百的年紀,依然還在不依不撓不畏不退的為每一個鏡頭奉上搏命的努力!單就這一點而言,“成龍作品”所帶給我們的就已經足夠。

  當我們不去談論電影本身的時候該談論什麼?我想,作為華人熒幕上能夠底氣十足的被賦予獨一無二的成龍,已經無需再去賦予什麼光環,因為任何光環都是那麼的理所應當。即使在電影藝術上的苛刻讓成龍作品在某些程度上會減少一些光環的閃耀程度,也絲毫不影響他所象徵的意義。如果非要較真,那放眼華語影壇,還有誰像成龍那樣幾十年如一日的為每一部作品而奉獻搏命的努力呢?那些吊一兩分鐘威亞就喊辛苦的演員即便金馬金像纏身也不見得多麼令人肅然起敬,而成龍的一兩個因碰到鼻子或割破皮膚而NG的花絮鏡頭,就足以讓每一個懂他的人立刻升騰起一種充滿敬意的感動。

  任何抱着要體驗如《少年派》一般奇幻如《活着》一般深刻如《泰坦尼克號》一般感動的心態去觀看《十二生肖》的人,都不足以稱之為多麼明智的正確行為。並無冒犯之意,只是作為成龍作品,能夠看到一個多少上了年紀的人還在為他所熱愛的事業和熱愛他的人們而搏命努力,就已經是一種很值得的事情了,幹嘛要去糾結那些動作還不夠酷?

  《十二生肖》或許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驚喜,但至少不會給你帶來失望。若真要為此而感到些許憂愁的話,便是一個看起來還沒有令人滿意答案的問:誰會是下一個Jackie Chan?

  十二生肖影評(二)

  假如將成龍作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此階段的成龍作品主要集中在脫胎於“后李小龍時代”的港產功夫電影,主打貼身搏鬥,以《醉拳》與《蛇形刁手》為代表;第二個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此階段的成龍作品主要以頗具動作喜劇風格的警匪片為主,通過成龍的各類動作場面營造出或緊張刺激或忍俊不禁的觀感,以《新警察故事》,《A計劃》與《尖峰時刻》等片為代表;第三個階段則是21世紀之後,成龍從好萊塢回歸后的一系列風格迥異的演技轉型作品,面對不斷往上增長的年紀,成龍也不得不接受廉頗老矣的質疑,因此,此階段的成龍作品尚未成型,處境較為尷尬,以《新宿事件》與《辛亥革命》等片為代表。考慮到此,深入民心的成龍作品應該是緊張、刺激、火爆、有趣的代名詞,但思維縝密的動作劇情,警匪片的計謀與博弈,警署內部的高科技設備,荷爾蒙大爆發且血花四濺的貼身肉搏與或寫實或寫意的現代史詩從來不是成龍作品的最大特點,真正的成龍作品在於成龍詼諧滑稽的雜耍式打鬥與忍俊不禁的個人表演風格。明白這點之後,以這樣的態度去看《十二生肖》,你會發現,這才是你想看到的成龍,這才是成龍作品火力全開,滿狀態的一次復活。

  這次成龍沒有溜進《新宿事件》與《辛亥革命》,苦大仇深的尋求轉型,也沒有《大兵小將》與《功夫夢》那麼隨性玩票,一股腦子的推新人。從成龍拼盡全力的跑戛納,賣Comic-com與喊多倫多的態度看,這次成龍是憋足了史泰龍在《敢死隊》中的勁,因此,《十二生肖》這次終於看不到《神話》、《新警察故事》中的扭扭捏捏,也沒有了《大兵小將》與《功夫夢》的蜻蜓點水,如果說《十二生肖》的前半部分依然是團隊合作的樂趣從而起到掩飾作用的話,那麼《十二生肖》的後半部分則是成龍拼盡全力玩轉的個人動作秀,既有以一敵十的機智與勇猛,也有單挑對峙的酣暢與快感,也就是說,成龍在《十二生肖》中終於又玩命了,只是,這次成龍玩起的是老命,但詼諧依然,靈巧依然,而且,這次的動作設計在意料之中又帶來了不少新意,“照相設備”之戰相信定會引起眾人的捧腹。

  除了重點的成龍個人打鬥秀外,成龍中期作品的一系列優點,《十二生肖》基本沒有落下,奪寶曆險題材的回歸讓人似曾相似,但“金錢島”上同時遭遇對手與匪徒的三者對峙始終讓人過目難忘,有多人合作與摩擦產生的喜劇火花,有層出不窮的刺激的歷險場面,有中外拖油瓶美女帶來的舒緩小料,有2B憨厚角色帶來的各類喜感,還有動作設計精心準備的捧腹大禮,一時間引爆全場。

  一部爆米花動作喜劇,為防止解析太多造成對觀眾損壞觀影樂趣,簡單總結起來,《十二生肖》是一部應有盡有的成龍作品,有奪寶曆險與個人英雄的主題回歸,有團隊合作與獨挑大樑的鬥智斗勇,有性感善斗的女嬌娃與楚楚動人的女花瓶,有火爆刺激的槍火與精彩十足的格鬥,還有忍俊不禁的追逐戲與目不暇接的動作戲,我們只需放低心態,調high心情,盡情享受即可。

  十二生肖影評(三)

  北島曾在紀念遇羅克的詩中寫道:“我並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個人。”王安憶也曾談到,現在的作家不僅要寫好文章,還要學會幽默地說話,這樣才會得到讀者喜歡。於是,在科技革命簇擁下的多媒體時代,曾經籠罩在巨星身上的光壞便被電視節目、商業活動、娛樂緋聞等完全粉碎了。失去了神秘性,便意味着失去了神聖性,老百姓越來越發現明星也和自己一樣是普通人。這一點對功夫巨星成龍來說也是如此,作為陪伴一代人成長的偶像,他的年老非但沒有造成頹勢,反而用一次次的轉型和躁動來企圖延續神話,但往往引起爭議。這便是大眾時代的偶像困境,當剝開了銀幕上的繁華,內在的就是赤裸裸的笑話。

  就我個人體驗來說,我也曾激動萬分地去參見成龍的活動,看到他走上講台,便不由自主地站起來使勁鼓掌和嘶聲歡呼。一開始他非常謙虛地說自己是個沒文化的人,但隨着劇情的發展,他逐漸放下了全部的矜持,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在好萊塢是如何受大家尊重的。他以很低的姿態回顧人生中的困難和奮鬥,但我卻毫不費力地感受到成功者的自傲和炫耀。於是,我頹然離場,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將青春的記憶回放到錄像廳時代的煙霧裡。

  關於我對成龍主義的一廂情願的定義,起碼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他作為功夫喜劇片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二是他作為勵志英雄和慈善大使的公眾形象;三是他廣泛宣傳的自我式的愛國主義情操。對於第一項沒有什麼爭議,對於第二項不便談論,對於第三項爭議最多。很長時間裡,成龍電影給予大家的是敞開心懷的歡樂和隨之湧起的一往無前的進取心。但是最近幾年,功成名就的成龍已不滿足於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演員身上,他要賦予自己更多的社會責任感,要將華人世界的愛國心凝聚起來。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卻招來了一片非議。因為時代已經變了,大家需要的是批判和揭露,而不再是主旋律的灌輸。成龍曾經是銀幕上的英雄,而現在他要做社會中的英雄,只可惜這已經是個沒有英雄的社會了。這便是他的兩難處境,但他似乎沒有覺察到,依然樂觀地頻頻上鏡,接受老百姓的“大哥”稱呼。

  當然,我們對成龍的看法必須要和成龍電影區分開來,他的個人身份與故事角色不可等同。然而,成龍是成龍電影的絕對核心,不看成龍,又如何定位成龍電影?於是,我們只有接着談成龍。對於這部《十二生肖》,其製作模式和故事風格是非常靠近好萊塢的,這也是成龍在無數次訪談中提到的對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羨慕和學習。同時,在經歷了幾部千奇百怪的題材轉型后,他終於又回答了觀眾渴盼的現代城市動作片的類型中。這是他的鐵飯碗項目,也正是國產電影需要的類型。與之對比,那些還在一遍遍地糾結於古裝大片和民國大戲的國產電影早應該被打入歷史的冷宮。且不管《十二生肖》是否讓影迷十足滿意,但起碼它達到了影業標準,是很正常的商業片。

  之前,成龍電影總喜歡在結尾來一段演講式的主題升華,表達小人物對做大事的期望,讓觀眾感動地熱淚盈眶。然而這一次,他好像發現了大眾對他政治話語的厭惡苗頭,轉而把自己的“思想”嫁接到一位女孩身上,通過她的角色來表達愛國心。但是,對於一部重劇情和場面設計的商業片來說,這樣過於直白的話語顯得格格不入,並造成了敘事節奏的斷裂。相反,結尾時他從空中墜到地上,連續在山坡上翻滾的畫面更能震撼人心。在這一刻,當看到一位接近六十歲的大叔滿面鮮血時,我們對他的苛責也便減淡了些許。所以,對於某些話題,不說要比說了好,少說要比多說好。而對於商業片,好看比好聽更重要。

  《十二生肖》集合了多種電影類型的橋段,包括偷盜、探險、警匪、動作等,其故事主線是盜寶者與偽造者之間的衝突,他們本都是道德的對立面,但由於一個女人的介入,盜寶者的靈魂被拯救,最後成為正義的維護者。這種角色設計就像西部片,牛仔只有在女人的激勵下,才能振奮精神。但不同的是,成龍並沒有在故事裡和這個女人談一次戀愛,而是給了自己的妻子林鳳嬌一次模糊的出境機會,讓電影多了另一種趣味。至於動作場面,《十二生肖》明顯比不上他早期電影的巧妙和幽默,顯得平淡枯燥和力不從心,但是拍攝場景的絢麗變化和科技道具(如滑輪衣)的設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畫面張力的不足。

  截至目前,《十二生肖》是成龍的第一百零一部電影,從市場的反響來看,他依然具有很高的票房號召力,其下一部電影勢必已經在籌劃中。關鍵是,成龍是否會接受觀眾對他的電影在思想意識和人物性格塑造上的批評,他是否仍要沉醉在自我構建的愛國童話里,繼續描摹一派盛世景象。其實,成龍對喜劇動作片的回歸不是倒退,而是進步,但他在這條道路上還沒有成功的後繼者。所以,以我的觀點,他與其把精力花在政治思想宣傳上,不如花在國產商業電影的製作上,培養一個或一批好的接班人,會是更偉大的功勞。

您正在瀏覽: 十二生肖影評
網友評論
十二生肖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