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電影十二生肖觀后感

電影十二生肖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電影十二生肖觀后感 標籤:十二生肖 春晚觀后感

  電影十二生肖觀后感

  《十二生肖》號稱是“成龍最後一部搏命電影”,與《霍元甲》當年宣稱是“李連杰的最後一部武術電影”異曲同工。李連杰後來並沒有停止大打出手, “武術”收山了,動作還在。成龍也已經撇清:不是說以後就不打了,而是不再如此大規模地打了。反正就是“三峽告別游”吧,告別之後,漲了水的三峽還在。

  看完影片之後,覺得宣傳語並非純然噱頭,成龍的確再現了顛峰時期的靈活身手和玩命精神,但體力和技巧畢竟不比當年,即使捨不得放棄動作片,也該掛上白鬍子轉型當師傅了,就像今日之洪金寶。

  影片一上來就是全身裝滿滑輪的“地龍術”,成龍在蜿蜒起伏的山道上與對手追車,槍戰。007電影開場必有大型動作戲,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也是如此。這場將近十分鐘的動作戲確立了影片的水準,兇險、狂想、命硬,正是成龍賴以成名起家的看家本領。具體過程不贅述,還記得《警察故事》里一把雨傘追大巴的經典橋段吧,在驚險和創意兩方面,新片里這段戲毫不遜色。而後頭車間大戰那場戲,成龍一人躲避多名對手追擊,有些像《A計劃》里馬如龍大鬧賭場的場面。大打一番后,造假設備爆炸,引發連鎖反應,摧毀了整個車間,又像“警察故事”里成龍開着一輛汽車順山坡而下,摧毀整個貧民窟的場面。

  時光匆匆20載,成龍由小夥子變成資深中年人,他的觀眾也已換了幾代。驀然回首,成龍電影跟我們很多人的青春時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兩場大打最能催發我們的懷舊感。一年一部成龍電影看着,過癮的同時,也有迷惑。雖然替身的存在已不是秘密,但成龍身上的傷和流過的血也是真切的。有時不免會想,拍電影值得拼上性命嗎,觀眾從中獲取快樂是正常的電影倫理嗎?

  開場山坡大打,中段叢林大打,結尾空中大打,中間還有無數小打,但《十二生肖》和現在的成龍不止有這些。除了勉力做動作,他還有武裝到后槽牙的科技含量極高的裝備。那身滑輪戰衣就不用說了,掃描和複製模型的儀器,原地起跳的滑翔傘,天眼通般的監控設備,成龍這次扮演的文物大盜,其背後的科技班底比 007的團隊也差不了多少。這些有靈氣的小花樣,有效地分解了成龍體能上的壓力,在沒有爬高伏低踢飛腳的戲分時,片子仍然機巧百出可愛多。

  動作出彩,科技給力,要說稍弱的就是故事了。一個文物大盜團隊,縱橫世界竊取寶物的故事,可以無限跳脫滑稽縱橫捭闔,就像成龍以前的《飛鷹計劃》《龍兄虎弟》等片。可是今時成龍不同於往日陳港生,他是泱泱大國在世界範圍內的一張名片,他是地球人最熟悉的那張華人臉龐,他不再是英國殖民地而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市民,他已經自覺不自覺地承擔起了“載道”功能。

  原先的香港警察陳家駒也載道,但那是個人英雄主義和香港市民文化的代言者,不提倡以集體名義犧牲個體生命(《A計劃》續集里馬如龍怒斥革命黨那段為證),近十年的成龍像絕大多數北上的香港電影人一樣修正了價值觀,電影里越來越強調族群意識和國家觀念,所以《十二生肖》里的JC以自私自利始,以獻寶於國家終,漂亮妹妹姚星彤每每講出一些正確但聽起來突兀的道理。這種劇情設置跟成龍電影年輕時的主張大異其趣,所以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成龍的身體又回到了無所不能的年輕時代,但他的心只能停留在今時今日的宏大敘事中。

  其實成龍是個會講“三俗”故事的人。他和影迷、歌迷的現場互動能力是頂級的,他給媒體喂料的技巧也是一流的,“三請林鳳嬌”和“向老闆撒嬌”的段子講得何等生動,他知道怎麼才能搔到大眾的癢處。所以,他如果想在電影里講一個跟大眾打成一片的故事並不難,只是今時的成龍是走了很久的成龍,諸般因素推動下,他養成起高音的習慣。這就好比早年間的趙本山沒有載道任務,就是無所顧忌的“我叫不緊張”,後來樹大招風,就成了春節晚會上的“火炬手”。

  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僅憑動作戲和科技裝備,就已經值回了票價。我只是私心希望,成龍有一天還回到個人英雄主義中去,正能量也可以有很多種傳播渠道。

您正在瀏覽: 電影十二生肖觀后感
網友評論
電影十二生肖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