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觀建黨偉業有感

觀建黨偉業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篇一:觀建黨偉業有感

  日前,我在周口奧斯卡影城觀看了建黨90周年獻禮巨片《建黨偉業》,當從熒幕上回顧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時,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風雨飄搖的舊中國呼喚重生,內憂外患的舊中國要改天換地,誰能當此重任?

  新民主主義傳到了中國!馬列主義傳到了中國!時代在向中國共產黨召喚!人民在向中國共產黨召喚!1921年7月1日,嘉興南湖一隻遊船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中國人民找到了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中國人民有了黨的正確指引,中國革命有了前進的方向!

  中國共產黨為徹底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中國在艱難困苦中摸索前進、奮勇開拓!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里湧現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中華兒女啊,為了革命事業,他們頭可斷、血可拋,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豪邁勇氣不斷浴血奮戰、前赴後繼!他們以血肉之軀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了不倒的長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崢嶸歲月里,黨帶領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涉泥潭,以鋼鐵般的意志創造了舉世震驚的兩萬五千里長征!艱難困苦的戰爭年代,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各階層人士,革命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黨領導軍民以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等各種戰術趕跑了日本侵略者!在物資極度匱乏的生活與戰爭中,黨帶領人民軍隊,走過多少血雨腥風,經歷多少地動山搖,徹底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創建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建黨九十年、彈指一揮間,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正經歷着翻天覆地的新變化!今天的中國猶如騰飛的巨龍,經濟蒸蒸日上、國力日趨強大!

  作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沐浴在黨的光輝里的新一代青年,我深深地熱愛黨,也深深地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沒有理由不倍加珍惜和維護!

  在這日新月異的年代,我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斷學習,做好本職工作,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為推動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篇二:觀建黨偉業有感

  旋律電影不一定要放在至高無上地高度,供眾人來瞻仰其無限閃耀的光輝,深刻剖析其背後究竟蘊含了什麼深刻的歷史意義,絞盡腦汁來賦予其對於現實生活的社會啟示。

  6 月15日 ,凝聚萬千關注的《建黨偉業》全國公映,早在公映前,其宣傳噱頭已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無論是“數星星”的豪華陣容,還是放言豪奪8億票房的豪言壯志;無論是霸佔七月黃金檔,哈七變三為其讓步的傳聞,還是演員被封殺、刪戲的消息……無可置疑的是,這部萬眾矚目的《建黨偉業》帶着所有人的期待,來了!

  早在《建國大業》上映時,就有傳言說,2011年將要上映一部更加宏大的《建黨偉業》作為建黨90周年的獻禮。但是一開始,好多人以為這只是個玩笑,但現在這部史詩大片轟轟烈烈的上映了。

  2009年的《建國大業》着實讓紅色獻禮劇火了一把。一部主旋律電影依靠雲集的明星和無數戲里戲外的噱頭,狂掃4個億的票房,創下了國產電影的紀錄。因其特殊的題材,不免成為各大電影頒獎典禮的常客,但就是如此,終究也未能逃脫褒貶不一的命運。有的評論家寫到:“《建國大業》給人們留下的記憶,除了豪華的明星陣容之外,大概就是蔣介石的那句台詞:反腐敗,亡黨;不反,亡國。”這未免太過苛刻,但其鬆散的故事結構確實難以引起人們的共鳴。但如今號稱《建國大業》升級版的《建黨偉業》給人的卻絕對不是這種感受。

  我不想從多麼宏大的角度來剖析這部電影,也不想讓自己的感受上升到向偉大祖國致敬、向偉大的黨致敬、向革命英烈致敬的高度。總之,我不想用官方的語言來評論這部很官方的電影。

  我覺得《建黨偉業》之所以能打動觀眾,首先得益於誠意。當我坐在電影院的時候,我就認定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電影。這份誠意來自導演,來自演員,來自無數的幕後工作人員。導演用平實的手法,嫻熟的鏡頭將近乎真實的歷史場景還原給觀眾。無論是群情激憤的遊行場面,還是溫馨浪漫的長焦遠景,更甚氣氛熱烈的大會討論……導演都在用富有誠意的鏡頭來向當初那群有志青年們致敬。這部電影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都該歸於這群富有誠意的演員,當趙本山飾演的段祺瑞、范偉飾演的黎元洪、馮鞏飾演的馮國璋……出場后,不僅引發電影院中的一陣陣笑聲,可我卻認為這絕對不可笑。這些以戲劇表演而着稱的演員勇於接下這些正統角色,本身就是一個挑戰。他們已經用了很長時間來對這些既熟悉卻又極其陌生的人物進行揣摩,他們放棄了自己所擅長的表演風格來對角色進行重新演繹,其深厚的誠意展露無遺。緊湊的情節、適時的字幕設置、行之有效的發行工作……幕後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的確讓人感受到了其濃濃的誠意。

  其次,我認為《建黨偉業》成功的另一大原因則是主創人員極儘可能的爭取更年輕的視角來處理那些歷史。《建黨偉業》中,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處理的浪漫非常。最為經典的一幕是:北平的除夕夜裡,毛澤東在大雪裡抱起楊開慧,眺望遠處的煙火。而蔡鍔與小鳳仙車站的難捨難分,鐵血柔腸,更使人為之心醉……

  着名網絡作家寧財神看過十幾分鐘的段落後,在微博上說:“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不會難看。在那個風起雲湧的亂世,一群希望扭轉乾坤的瘋子,為這個國家奉獻了一切。不管他們身上的標籤是什麼,也不管歷史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只為那一刻,他們排山倒海的決心與勇氣,這個電影,就值得一看。”

  我想,主旋律電影不一定要放在至高無上地高度,供眾人來瞻仰其無限閃耀的光輝,深刻剖析其背後究竟蘊含了什麼深刻的歷史意義,絞盡腦汁來賦予其對於現實生活的社會啟示。

  也許,只要我們能夠感受到那紅色的激情,心甘情願的走進電影院,那就夠了。

  篇三:觀建黨偉業有感

  通過這部電影的觀看,以及課下自己對中國***黨史的了解,我對中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這種認識加深了我對中國***的熱愛,使我更加堅定了對中國***的事業最終必將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信心。以下我從對中國***革命歷程的認識彙報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從中國***成立到1949年建國這段歷史是中國革命的階段,這個階段是黨的事業創建的時期,也是最為艱苦和困難的時期,在這個歷史階段,第一代中國***人團結帶領進步的中國人民,衝破一切艱難險阻,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敵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迹,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勇敢,意志和不屈不撓的努力,譜寫了一段激昂豪邁的壯麗篇章,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人,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他們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為危難的時刻,在我們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秉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精神,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以大無畏的無產階級革命勇氣,毅然決然的走上了的革命道路。在那個時代的中國,我們國家已經沉淪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的中心,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峰,而那個時候,經過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一次有一次列強的蹂躪,加上國內封建主義的遺留下來的歷史頑疾,還有對內鎮壓對外投降的***政府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幫助和配合,國家和民族已經陷入深深的苦難之中。***政府害怕外國勢力,不相信人民的力量,不相信依靠人民我們能夠實現民族獨立,為了自己小集團的私利,也願意接受外國的侵略,依附於外國勢力繼續鎮壓人民,在抗戰時期推行消極抗日,積極**的政策,事實上幫助了日本侵略者,在抗戰勝利后妄圖依靠美國人鎮壓人民和消滅人民利益的代表中國***,最終失敗了,***背棄人民,人民也拋棄了他。

  中國***能夠奇迹一般的取得革命的勝利,最本質的原因自然是中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站在了歷史的進步的一面。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是因為中國***始終保持着一種不屈不撓的,永不放棄的,壓倒一切敵人的偉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既深深的植根於中華民族傳統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里,也同時具有了那個革命時期特有的時代內涵。最能夠代表中國***精神力量的事件就是長征。當中國***從長征中最危險的覆滅邊緣神話般地挺過去以後,幾萬紅軍的精神之火必將勢不可擋地燃遍全中國,最終又奇迹般的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幾百萬先進裝備的***軍隊,這種神奇的精神力量讓所有人無法置信。但是這種神奇的精神力量又一次次的創造人間奇迹,中國***能從一無所有,在物質上和人力和和敵人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的差距下取得一次次的勝利,就是依靠這種偉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國歌中唱的一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都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這種精神力量就是這最後的吼聲,我們從心裡不接受任何國家對我們的壓迫和侵略,為了我們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尊嚴我們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不管在多麼絕望的時刻我們依然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永遠不放棄。如今,革命時代已經漸漸遠去,我們不再有以前那種生死存亡的局面了,但中國***的長征精神與革命歷程是能真正讓人熱血沸騰的歷史,歷久彌新,將是中華民族挺立在世界民族巔峰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種民族精神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人賦予我們民族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和中國人民又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這就是從經濟是把我們國家建設成一個先進的現代化國家。在剛開始改革開放時那樣的國內經濟狀況之下,這無疑是一次名副其實的經濟長征。32年來,我們又創造了人間奇迹,短短三十年中國就在經濟上取得了民族發展史上幾千年都沒有過的最為深刻的偉大變化,綜合國力超過美國已經不僅僅是遙遠的理想,而是馬上就能看到的現實,有疑問的只是時間問題,實現這個目標已經沒有問題。現在,中國***和中國人民還在這次經濟長征之中,後面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我相信,擁有偉大精神的中國***,依靠中國人民的力量,最終必將奪取這次偉大經濟長征的勝利!

您正在瀏覽: 觀建黨偉業有感
網友評論
觀建黨偉業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