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

  篇一: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活力,給課程注入了新的生機,給教師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新的《九年級化學課程標準》為化學教學樹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學教學正在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生巨大的變化,廣大的化學教師響應積極,他們認真理解新的化學課程觀,學習 新教材,逐漸樹立起了新的化學教學觀。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 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初三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3個月的“國培”學習,在教學中我有了許多體會和反思,現總結如下:

  一、對化學新教材的認識

  新教材用先進的化學科學知識充實了化學教材,加強了化學與人們關心的課題,如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等的融合與滲透,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產、生活 入手,用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元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其形成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學會用化學的知識解決社會生活 中的實際問題。特別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教材將“科學探究”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與科學探究過程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進行科學探究和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通過活動與探究、觀察與思考,討論與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來實現。

  2、突出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繫

  化學推進了現代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對人類解決當前面臨的環境、資源、糧食危機、人類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問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新教材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有目的地介紹日常生活和現代社會建設中所用到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為學生提供了他們比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慾望與興趣,使學生能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強化了實驗的探究性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獲得更多的實驗知識與技能,化學實驗不再是簡單的訓練某個技能或驗證某個知識。同時新教材不再劃分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間讓教師創造性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實驗創設學習情境,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動手動腦,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4、加強了科學與人類精神的滲透與融合

  新教材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教育的同時,滲透了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責任感等人類精神文明的教育,使科學知識與人文內容相聯繫,達到了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的滲透與融合,如“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的教學,以此引導學生關注資源、環境等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做新課程的有效執行者和建設者

  1、凸顯”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①。把”生活世界“作為化學課程內容的範圍。給學生呈現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並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組織,使化學”進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例如,學生提出為何擦亮了的鋁飯盒蒸幾次飯後又會變暗?通過熱烈的討論,學生深刻理解了金屬發生的緩慢氧化。

  ②。通過學生反思性、創造性實踐建構人生意義。因為課程所提供的內容是與人類群體的生活經歷,以及學生個體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不能通過灌輸而獲得,而需要通過反思人類的生存狀態,以及個體生活方式來理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把課程僅僅理解為有關教育內容的東西或文本,而是把課程動態地理解為學生反思性和創造性實踐來探尋人生意義的活動及其過程。例如,通過對燃燒條件和燃燒現象的探究,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濃了,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深刻了,懂得了如何讓可燃物充分燃燒,如何安全 用火和滅火,大大提升了學習化學知識的品位。

  ③。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根本,實施課堂教學。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我們不把學生視為書本知識的接受者,而是關注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係,注意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等基本的活動方式。“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發展”這是當前十分重要的課程理念,是一名化學,教師進行課堂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的根本落腳點。

  2、倡導學習方式的改變—積極推行“自主、探究與合作式”學習

  在教學中我們改變了原有的按教材內容灌輸的教學方式,加強實驗教學,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開展化學實驗和探究活動,強調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把學習過程中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嘗試運用新的評價—注重評價的“發展性”和“多元化”

  在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個人思考,嘗試運用學生成長檔案袋、小論文、答辯、各式各樣的小製作等多元化的評價形式。重視受評人的積极參与及其自我評價,並讓受評人學會自我評價。更加重視對評價本身的再評價,使評價成為一種開放式的、持續的行為,確保了評價的自身不斷完善。

  篇二: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我在兩年初三化學教學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 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認真備好每一堂課

  備課是教師課前所作的準備工作。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它既有明確的意義又有大致的範圍,因此上課前教師(尤其對新教師而言)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通過認真備課來了解教學大綱、熟悉教材、收集和組織材料,更應從備課活動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減少教學時的不確定感,找到一個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就會顯著提高。

  在我第一年的教學中,我更多的是從教材、教參出發來進行備課,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在教學中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我自認為講解分析清楚的時候,學生卻不知所云、鴉雀無聲;當我自認為內容簡單、不必強調時,學生卻常在此出現錯誤;當我自認為學生在考試中能取得較好成績的時候,學生的成績卻讓我慘不忍睹。另外,我校在初三年級實行了分層教學,將學生分成快、慢班兩部分。但在第一年的教學中我錯誤地認為化學學科在初三年級是起始科目、任何學生都沒有基礎;因此對快、慢班的學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教學上也採用了相同的進度。這樣一來逐漸磨滅了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本已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較差的他們對新學科的學習更加失去了興趣。

  經過反思,我在第二年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備課環節更注重“備學生”。我發現我們的學生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缺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他們更多的是寄希望於老師直接的講解。這一點與正在實施的“二期課改”中對學生能力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要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得先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的陳述更少了、提問更多了,學生思考與回答問題的機會也就越多了。讓學生在不經意中樹立這種觀念——想知道為什麼,不能再坐等老師的講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對於後進生,我將教學要求適當降低、教學進度適當減緩、課後作業量適當減少,讓他們覺得這門課程 並不難學、並能保持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我也始終堅信——我們的後進生是“一桶金”。

  二、虛心學習、加強同事間的合作

  兩年初三教學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與同事間的合作、特別是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新教師接受新信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可能要優於老教師,但缺乏教學經驗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若在教學活動只沒有一位“指路人”,我想我會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要多走很多彎路。

  我的帶教老師——劉榮權老師——從帶教我的第一天起,就毫無保留的將他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資源與我分享。在互相聽課、評課活動中,劉老師更是不斷地為我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二期課改”背景下,從備課到上課等許多環節都與過去傳統的方法有所不同,但過去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對我的影響又十分深刻,以致在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新教師、老教法”的局面。因此,劉老師每次聽課後給予我開導,為我所上內的容進行了重新設計和策劃,並主動給我上示範課。在這一次次的聽課、評課活動中,我潛移默化的轉變了過去的一些觀念,對正在進行的“二期課改”有了新的認識。

  篇三: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化學中考分數只有 83 分,所以一些學生非常不重視化學,覺得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我感覺到壓力好大。學生不要學、學習枯燥,要背要記要動腦,多累啊!但是,明知是苦,也要發揮樂觀主義精神,不到最後一刻,也不能放棄一個學生。以學校實際出發,注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爭取較高優秀率。對於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在中考複習的最後階段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有一些體會,與大家共享,懇請各位老師指正:

  (1)扎紮實實打好基礎,拚命趕進度不可取。

  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減小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拚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思維方法。

  近幾年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近幾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鑽研教學大綱(化學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師們都已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並用於指導自己得教學,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5)加強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

  在教學及複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就可以獲得較高得分數。

  總之,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首先要扎紮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這樣才能提高初中畢業合格率,最後取得高的升學率及較好的優秀率。

您正在瀏覽: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