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

  篇一: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本學年我擔任高三化學的教學工作,緊張而充實的高三教學工作快要結束了,就高三化學複習談談自己想法。

  高三化學總複習是中學化學學習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高三化學總複習的效果將直接影響高考成績。現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着手進行化學總複習,複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複習方向,為完成複習任務奠定基礎。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複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2.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與以往教材、課程標準相比較,現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課程標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內容的調整,實驗比重的加大,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

  3.熟悉考試說明。考試說明(即考綱)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複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綱、教材、課程標準、化學教學基本要求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方法還很多,如各種專業雜誌、名校試題、網絡信息等。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係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複習的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係。

  1.教材和複習資料的關係。教材是化學總複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複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複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複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並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複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複習資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一套複習資料作為主要參考書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複習的過程中應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係。基礎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紮根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化學總複習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全面系統地複習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複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範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覆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於聯繫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範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範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化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關係。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自然科學,與數學、物理、生物乃至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繫,不僅在知識上有相互融合和滲透,而且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鑒的地方。這一點不僅在教材中有所體現,而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如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化學與新科技、新發現等相互聯繫的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在複習中可以化學知識為主幹,找出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交叉點,並以此為基礎向其他學科領域延伸、擴散,實現從單一學科知識和能力向綜合科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轉化,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切實培養解決化學與社會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4.練習量和複習效率的關係。練習是化學總複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複和陷入“題海”。通過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複習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學總複習的範圍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達到最佳複習效果,只能採用科學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讀教材,字斟句酌。

  系統複習,自始至終都應以教材為本,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繫性和應用性。對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複習到位;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進行反覆閱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學、準確和全面,如規範地使用化學用語,正確、全面地表達實驗現象和操作要點等;對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前因後果。如與離子反應有關的知識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的檢驗和推斷、溶液的導電性變化等。應用性是指通過複習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此外,要重視對化學實驗內容的複習,而且儘可能地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些典型實驗,深入理解化學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處理等,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2.學會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化學總複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它通常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並不是一天就能辦得到的,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培養。因此,在複習過程中,特別是做題、單元考試、大型考試后,要常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複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獲得了鞏固和深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複習和解題訓練,而不是做完練習題簡單地對對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進一步思考:該題考查了什麼內容,其本質特徵是什麼,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嗎?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促使知識得到不斷地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等,以此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篇二: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 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受益終生! ” 把解題的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學。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我們應如何應對,以促使學生開展新的學法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

  一、對教學主體的反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說: “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 例如,雕刻家面對一塊石頭,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細細的琢磨,這塊石頭像什麼,質地是什麼,有什麼缺陷等,然後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在教學前,我們也要對他們細細的琢磨反思,然後才能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在化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化學,由於在體系上和學習方法上與初中化學有較大的差別,一開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學特別難,如果教師不加以及時的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困難學習后,許多學生都感到學習化學的 希望 沒有了,放棄了,這樣,化學中再簡單的題目,他們也感到特別的難,難怪有的老師抱怨: “ 我講的已經很簡單了,但學生還是不懂 ” 這怪不得學生,是老師沒有及時去反思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拋棄原先那種 “ 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 ” 的怪圈。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化學教師應想方設法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自己多做實驗。在現代化學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 多媒體  CAI 動畫、錄像和化學實驗,我們可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製作成 多媒體 課件、錄像教學。有很多教師未曾使用過 多媒體 輔助教學,他們覺得製作課件比較麻煩,在課後花的時間較多,其實有時我們使用 多媒體 ,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使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從而化難為易。例如,在講到原子結構時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然後製成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通過閃爍的方式及疊加的手段,展現電子云的特徵。在比較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這兩個概念時,動畫模擬甲烷和氯氣如何斷鍵,氯原子與碳原子形成新鍵;乙烯中碳碳雙鍵斷裂,兩個氯原子分別接到兩個碳原子上,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反應機理。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有機化學反應多,內容瑣碎,每次講新課之前利用 多媒體 回顧上次所講內容,溫故而知新。藉助於錄像教學,既保證學生的安全,又保護環境,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於不經意間產生出 “ 奇思妙想 ” 、生髮出創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組整合,並藉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更應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葉瀾教授指出: “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 。新課改的路程還很漫長,唯有經過實踐、積累、反思、總結,我們才能在新課改中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

  篇三: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本學年我擔任高三化學的教學工作,緊張而充實的高三教學工作快要結束了,就高三化學複習談談自己想法。

  高三化學總複習是中學化學學習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高三化學總複習的效果將直接影響高考成績。現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着手進行化學總複習,複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複習方向,為完成複習任務奠定基礎。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複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2.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與以往教材、課程標準相比較,現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課程標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內容的調整,實驗比重的加大,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

  3.熟悉考試說明。考試說明(即考綱)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複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綱、教材、課程標準、化學教學基本要求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方法還很多,如各種專業雜誌、名校試題、網絡信息等。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係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複習的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係。

  1.教材和複習資料的關係。教材是化學總複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複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複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複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並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複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複習資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一套複習資料作為主要參考書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複習的過程中應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係。基礎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紮根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化學總複習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全面系統地複習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複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範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覆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於聯繫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範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範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化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關係。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自然科學,與數學、物理、生物乃至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繫,不僅在知識上有相互融合和滲透,而且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鑒的地方。這一點不僅在教材中有所體現,而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如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化學與新科技、新發現等相互聯繫的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在複習中可以化學知識為主幹,找出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交叉點,並以此為基礎向其他學科領域延伸、擴散,實現從單一學科知識和能力向綜合科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轉化,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切實培養解決化學與社會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4.練習量和複習效率的關係。練習是化學總複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複和陷入“題海”。通過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複習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學總複習的範圍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達到最佳複習效果,只能採用科學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讀教材,字斟句酌。

  系統複習,自始至終都應以教材為本,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繫性和應用性。對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複習到位;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進行反覆閱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學、準確和全面,如規範地使用化學用語,正確、全面地表達實驗現象和操作要點等;對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前因後果。如與離子反應有關的知識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的檢驗和推斷、溶液的導電性變化等。應用性是指通過複習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此外,要重視對化學實驗內容的複習,而且儘可能地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些典型實驗,深入理解化學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處理等,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2.學會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化學總複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它通常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並不是一天就能辦得到的,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培養。因此,在複習過程中,特別是做題、單元考試、大型考試后,要常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複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獲得了鞏固和深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複習和解題訓練,而不是做完練習題簡單地對對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進一步思考:該題考查了什麼內容,其本質特徵是什麼,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嗎?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促使知識得到不斷地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等,以此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您正在瀏覽: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