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白楊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白楊教學反思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構思巧妙,文字雋永,感情豐富,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要讓小學生深刻理解,卻有較大的難度。我根據教材的特點、重點和難點,從學生的心理特徵和生活實際出發,運用了“引疑推導法”,從整體着眼,以“疑”為主線的讀思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我從課題激疑( 從課題看,本文應當寫些什麼) 入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主要內容之後,便直奔重點、難點,即從過渡段切入,引疑激趣(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牽一髮而動全身。然後按照“形象DD特徵DD象徵意義”的思路引導學生在讀中生疑,深思、釋疑,逐步完成認識由表及裡的過渡。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抓空白處”( 孩子們只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引疑的辦法攻破難點,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 概括) 活動,認識到“孩子們”“只知道”的都是具體的“行動”,而“不知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經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其次,我通過朗讀訓練,錄音欣賞等方式動之以情,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了白楊形象美、內質美和建設者心靈美的感染;同時,又抓住描寫“爸爸”語言、神態的詞句引疑,使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達到了辯證的統一。此外,我還巧妙地把“白楊”與“爸爸”、“小白楊”與“孩子們”、邊疆和內地、現實和遠景有機地聯繫起來,帶領學生在“疑”的線路上逐步升華,因而教得輕鬆,學得主動,達到了文路、教路、學路的和諧統一。
一、成功之處。1. 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下了一些功夫,以表揚、鼓勵為主,比一比,看誰在課堂上謹慎爆滿,積極開動腦筋,問題回答的好。這樣一激勵,學生的好勝心、自尊心、就發揮作用了,課堂表現都很好。2. 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自己的提問、啟發方式。如:我問:“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是什麼?幾棵小白楊樹是什麼?”一名同學理解的不正確,舉手的人也不多,看得出我的提問不恰當,於是,及時換了一種問法:這棵大樹指的只是爸爸一個人嗎?還指那些人?我剛剛說到這裡,學生已經高高的把手舉起來了。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看出,教師在語文課上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提問方式是多麼重要。
二、不足之處。1 課堂上對意想不到的問題處理的還不夠理想。如:讀完戈壁灘的景色描寫后,讓學生談感受,我覺得這個問題簡單,就叫了一個很一般的學生,我滿以為出不了什麼差錯,結果她就說出一個讓我出乎意料的答案:“戈壁灘很美麗。”當時我一聽,心裡一個咯噔,怎麼能是美麗呢?不對。心理雖這樣想, 嘴上卻沒有評價,只是重複一句:“是美麗嗎?”下課後,我想:如果我當時這樣評價一下會彌補不足:“是啊,你的欣賞角度獨特,美麗是分好多種的,戈壁灘有一種什麼樣的美?”這樣一問會使這位同學繼續思考,而不至於使她不自然的坐下。從這一問題的處理上看,我的啟發、引導、評價還是運用的不那樣靈活,教師反應也不夠敏捷。2 對文中爸爸的兩次“沉思與微笑”處理的還不夠深刻。主要是對第一次“沉思”沒有很好的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一個“沉思”的理解。在備課時準備得很充分,但上課時間不夠了,就省掉了。
篇二:白楊教學反思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一位在邊疆工作的父親回到內地接將要上學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們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藉以表達自己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裡需要,就在哪裡紮根、發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的高尚品格。這樣,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所在。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的教學目標。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我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爸爸的話及最後一節的含義,並抓住課文中的聯繫點,就是把白楊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聯繫起來。這就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因此,我在教學第二課時時,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現做個回顧和體會。
一、抓思路,教路、學路,和諧統一
課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點——白楊的象徵意義這一順序來組織文路的。文中巧妙地運用了三個問句,承上啟下,串聯全文,句句遞進,引向深入。因此,我從三個問句入手,以三個問句串聯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從第一問句“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引出白楊,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從第二問句“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理解白楊“高大挺秀,不擇環境,不懼災害”的特點;從第三問句“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理解白楊的象徵意義。教學中,我把三個問句作為“突破口”,並圍繞三個問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聯繫,挖掘內涵,理解課文
應該說,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徵意義(爸爸的心愿),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於時代的不同,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我採用了“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繫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楊的象徵意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帶他們到新疆去,讓他們在這裡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可他們卻不知道邊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一,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重訓練,以讀為本,聽、說、寫的訓練
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首先須突出“讀”的訓練。在本堂課,我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安排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重點段落的反覆朗讀,大大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使感情共鳴,使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進行思維訓練。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思維過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思維也漸漸深入,對問題的認識就會逐漸深化。尤其是通過本課所設計的根據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對思想內涵的理解深度。
總而言之,這堂課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思路,以三個問句為突破口,串聯了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同時,填補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內涵,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 ”,推想出了三個“不知道”。既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點遺憾,在課堂上忽視了對學困生的引導,今後會注意優差兼顧,共同進步。
篇三:白楊教學反思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一位在邊疆工作的父親回到內地接將要上學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們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藉以表達自己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裡需要,就在哪裡紮根、發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的高尚品格。這樣,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所在。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的教學目標。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我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爸爸的話及最後一節的含義,並抓住課文中的聯繫點,就是把白楊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聯繫起來。這就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因此,我在教學第二課時時,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現做個回顧和體會。
一、抓思路,教路、學路,和諧統一
課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點——白楊的象徵意義這一順序來組織文路的。文中巧妙地運用了三個問句,承上啟下,串聯全文,句句遞進,引向深入。因此,我從三個問句入手,以三個問句串聯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從第一問句“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引出白楊,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從第二問句“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理解白楊“高大挺秀,不擇環境,不懼災害”的特點;從第三問句“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理解白楊的象徵意義。教學中,我把三個問句作為“突破口”,並圍繞三個問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聯繫,挖掘內涵,理解課文
應該說,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徵意義(爸爸的心愿),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於時代的不同,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我採用了“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繫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楊的象徵意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帶他們到新疆去,讓他們在這裡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可他們卻不知道邊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一,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重訓練,以讀為本,聽、說、寫的訓練
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首先須突出“讀”的訓練。在本堂課,我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安排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重點段落的反覆朗讀,大大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使感情共鳴,使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進行思維訓練。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思維過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思維也漸漸深入,對問題的認識就會逐漸深化。尤其是通過本課所設計的根據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對思想內涵的理解深度。
總而言之,這堂課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思路,以三個問句為突破口,串聯了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同時,填補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內涵,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 ”,推想出了三個“不知道”。既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點遺憾,在課堂上忽視了對學困生的引導,今後會注意優差兼顧,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