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一)

  隨着我們的課題研究進行到新的一個階段,我對低年級繪畫創作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在這裡,將自已的一些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長期觀察你會發現每個學生都喜歡塗塗畫畫,這個興趣是學生們與生俱來的。低年級的學生愛繪畫,但又怕畫不好,這是學生們繪畫時的通病。其原因是他們自身生活經歷少,素材積累有限,作畫時不大膽,怕畫不好,放不開;對表現的對象理解簡單化、概念化等。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採取了如下措施:

  一、鼓勵實踐,大膽作畫。

  在我看來,許多小學生對繪畫是有着十分濃厚的興趣的,只是總覺得自已畫不好,心裡有一種憂慮感。在他們看來,繪畫是最難的事。在教學中,我不斷鼓勵他們輕鬆地作畫,盡量把內心的想法畫出來,不要考慮畫的好壞成敗。不管畫的質量如何,我都給予一定的肯定,讓他們覺得畫畫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二、拓展內容,自由作畫。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歷少,接觸的事物不多,所以他們腦子裡儲存的素材就少。如果老師在教學中總是對他們設定條條框框的話,孩子們就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不打擊學生們作畫的積極性,我很少為他們的作業命題,而是讓學生進行自由作畫,發揮他們的思維,進行創造性、想象性的作畫,畫他們平常喜歡的題材。另外,我會引導他們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可通過參觀、遊覽、看畫冊等方法來豐富他們作畫時的素材。

  三、重視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模式中的評價方式是多方面的,對於美術課來說,評價也可以是多元的,繪畫工具是否帶全了,課堂上是否認真畫了,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於有進步的孩子,更要及時鼓勵,讓他看到成功的希望。通過這些評價方式,我發現孩子們更自信了,畫畫兒的興趣更濃了,對畫面內容的拓展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孩子們往往會邊想邊畫,有時還自言自語地說些什麼,已經基本可以把腦子裡想到的畫面表現在畫紙上了。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二)

  認為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沒有對生活的接觸、認識、體驗,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構造、形象,又何談美術作品的創造呢?生活中處處有美,藝術家就善於從生活中捕捉。而孩子們還不是藝術家,他們如同一頭剛剛學習捕食的小獅子,還必須在母獅的循循善誘下學習捕獲的方法,掌握捕獲的時機。

  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潛在的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開發,以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從生活中捕捉到美,產生對美的表現慾望,以達到創造美的目標。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上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到上好每一節課,和學生對這節課有沒有興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長,就要看老師如何調動各方面的因素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電教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實踐的操作中搭起過渡的橋樑。它聲形並茂,色彩艷麗,生動直觀,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嚮往。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實地寫生。如三年級的《紅色的花》,如果教師只在教室里講,該畫哪些、那些部分是畫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這樣的閉門造車,不如讓學生去實地走走,了解樹木、房屋的形態,感受一下小巷兩邊的商店、理髮店、小飯店、電線杆、行人。儘管是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現在要學生用畫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覺生活一下子就變成一幅完整的畫。學生在走進環境感受生活的過程中,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也提高了。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全部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洩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我們在指導兒童創作的過程中,盡量讓兒童作為畫畫的主體,讓他們去發現生活的樂趣,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老師只能是事先作一些啟髮式的引導,讓兒童自己去想象,然後老師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補充,這樣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樹立自己的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就不再畏難;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畫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繪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為學生走上美術創作之路的啟蒙者,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誠的心去點亮孩子心靈的蒼穹,燃起藝術的火花,使他們在人生的這段行程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激發興趣,展示自己的才華。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三)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色彩的情感聯想》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了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顏色 你喜歡哪些顏色 教室里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里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 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着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製,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在課堂中我學習運用一些有親和力的語言、動作來活躍課堂的氣氛,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完本課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在第一次上課時,雖然學生都能按照教師的意圖進行學習,作業也完成得很好,但我總感覺課堂上少了些什麼。課後反思發現,問題源於教師本身,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調控沒有到位,教師的語言、神態均缺乏激勵性。二是教師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課堂氣氛就比較緊張、沉悶,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夠主動,似乎在給教師“牽”着走。在繼續進行教學時,我運用了如:舉起大家勇敢的手、把掌聲送給善於表達的他、你的理解連老師都自嘆不如(豎起大拇指)、讓我們更關注還沒有發言的同學……等激勵性的語言和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友好的、積極的氛圍中進行,特別是聽音樂畫情感這一環節,學生的熱情更是達到了極至,他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盡情發泄着自己的情感。從他們的臉上和作業中都流露出對學習的喜悅之情。

您正在瀏覽: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
網友評論
小學美術教學札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