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學習《沒有任何借口》的體會

學習《沒有任何借口》的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pp958

學習《沒有任何借口》的體會 標籤: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

  讓員工和企業共同發展

  作者:[石鳳海]

  --學習《沒有任何借口》的體會

  前些天,陪一個客戶在外面吃飯(其實這個人也不能叫咱們的客戶,因為他和我們公司之間沒有生意往來),這頓飯把我鬧的挺窩火。

  這個人是一個經銷商,主要銷售鋼坯、中寬帶、中厚板,但是,他並沒有銷售咱們的鋼坯,他銷普陽的、東山的、新金的、西城的,他不銷咱們的鋼坯的理由是什麼呢?質量太差!他說,人家那四家的質量比咱們強多了。他說的這四家鋼坯質量都比咱們強多了是不是事實,我無以反駁,但我們鋼坯的質量不好確實是事實。在8月2日出版的第84期《文豐視界》上我曾撰寫《無法喝彩,我們的事情該怎麼辦》這樣一篇文章,說的其實就是他說的問題。但是這事情就是這麼怪,就如同家長和孩子一樣,自己的孩子不好,自己罵、自己打,還覺得不解氣,別人翻個白眼,做家長的都會不高興,我也有這個病,所以呢,那天的飯吃的不愉快。不過話說回來,你高興不高興並不影響事實真相,並不會因為人家說了,我不高興人家說,然後咱們的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就會好起來,如果真的有那種奇效的話,咱們也早就沒有問題了,我也就寧可讓別人說,使勁說。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產品質量在客戶的眼裡是這樣的口碑,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自己高興不高興那麼簡單,這關乎到企業的名譽,關乎到企業的市場形象,因而關乎到企業的生存,我們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不能不看到我們解決問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能不下決心解決問題。

  就《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我們已經集體學習了兩次了,今天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學習的效果當然要在今後的企業活動中去檢驗,但是,我希望這樣的學習今後還要多搞一些,甚至可以請一些專家來講。

  最後一次我想談一下體會的題目是:讓我們和企業共同發展。

  在讀這一次學習體會之前,我想先講兩句古人的話:第一句是墨子說的:“古人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容,鏡於人知吉凶”。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話與此極為相似:“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裡,我以為應該這樣理解:以人家的優缺點為鏡,可以知自己之不足,以人家的成敗得失為鏡,可以知進退,以人家對自己的態度為鏡,可以明了自己的行為在社會和團體中的見容性。

  第二句話是孔子說的:“人苦於不自知”,這句話的本意是,人的眼睛可以看得見別人臉上的麻子,卻看不到自己臉上的雀斑,亦即人的缺點是不自省。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話,與孔老夫子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沒有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他呼籲人們“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的學生,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更進一步說:“內省是做人的責任。”

  其實,人為什麼活着,我(或你)為什麼活着,我(或你)怎麼活着,一直是哲學界出成果的命題。

  我以為,說到底,人最終的結局是死,但是有意義的是死之前人存活的過程。自省的能力,自知的精神,自勉的覺悟是人存活的基本支柱。(雖然層次不同)

  一:讓我們把企業建成我們共同的家

  從法律意義上講,企業的資產是老闆的,從經濟學角度講,企業資產是社會的,從實踐角度講企業資產是企業全體員工且只能是企業員工謀生和展示才幹的舞台。我不知道大家對我這個說法是否認同,但是我和文豐至少是達成了這樣的共識的。因此,在我公司印發的員工守則上,文豐寫了這樣一段話: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之本。

  一個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並不斷前進,取決於是否擁有一支團結、誠信、敬業、守紀的員工隊伍。

  我們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私營企業,我們正致力於把我們的企業做大、做好、做強,這也是我們企業和員工共同利益之所在。

  我們是一個家族企業,我們正致力於把企業建設成一個家庭,每個員工都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一員。

  這一段話定義了三件事:

  員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之本;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共同點:都必須依賴於企業的發展;每個員工都是企業這個大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員。

  這三點定義我以為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一個企業而言,如果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生存下去並發展壯大起來,必須從骨子裡面解決企業人的態度問題,態度決定一切,但態度取決於動機。所以要想搞好企業我們必須研究並引導人的動機。

  所謂動機,是指激勵人去行動的主觀原因,經常以願望、興趣、理想等形式表現出來,它是個人發動和維持其行為,使其導向某一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產生動機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比如說,肚子餓了要找飯吃,內急了要找廁所,乃生理需要使然。而約束自己不偷別人的東西,不破壞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乃社會需要使然;其二是刺激,包括內部刺激和外部刺激,比如牙疼了去看醫生,看見別的企業指標比自己好了,心裡下決心要超過他,乃內外刺激是也。在同一時刻,人的動機可以有若干個,但最終真正影響行為的動機只有一個,人會通過思想鬥爭,反覆權衡,在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的動機中進行選擇,使其中一種動機成為優勢動機。比如一個人想到企業就業,那他會承諾企業所有的要求,到了企業以後,條件變了,忘卻了進廠時的承諾,違反了勞動紀律或工序工作質量太差,則是其偷懶或混日子的動機成了優勢動機。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等公汽現象,一上腳踏板,立刻變心眼。

  那麼都是哪些因素決定個人動機呢?有以下三種因素:個人動機因素、組織動機因素、組織與個人動機相互作用因素(相稱或抵觸),對於企業而言,組織動機和個人動機的統一性,是追求的極致。

  個人動機和組織動機一致了,一個人就會充滿工作的激情,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行為滿意了,就會產生一股內在的動力,繼續推動他未來的行為做的更好,因而使企業動機得以更好的實現,當然這時需要企業及時發現並鼓勵他。當個人動機和企業動機發生衝突時,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應該承認個人和企業的目標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因此,企業和員工之間動機的矛盾和態度的矛盾始終會存在,我們要研究的就是怎樣減小乃至彌合企業和員工間根本目標的距離。使之達到某種程度的雙贏的局面。比如在一個家庭,一般而言,兄弟、父母、子女之間也是會鬧矛盾的,但是,不管怎麼鬧也是“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一家人還是會視家庭的榮譽和利益為共同目標的。

  對企業和企業人而言,可能有暫時的利益和目標的不同,但是總體上講,長期目標是一致的,即企業和員工都希望得到共同的發展,並在發展過程中各自獲益。這就為我們把企業建成一個家庭一個我們所有員工共同的家提供了先決條件。

  我是這麼想的,作為一個員工,我們退一步來說問題,我們可以不考慮社會,可以不考慮老闆,可以不考慮他人,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自己的名譽、人格、能力、生存狀態、社會認可度,我們也必須做這樣的事:把我自己供職的企業當成自己的家。這不是一種高尚的情感,這是一種滿足自我需求必須的情感。

  二:讓我們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工作對人而言,就是從事勞動,包括體力勞動或者腦力勞動。

  事業,是人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而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從字面上看起來,我們覺得其間沒有什麼聯繫,其實看透了,工作和事業的區別在於事業是明確了目標,有組織,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腦力或體力勞動而已。

  我們不妨把我們常見的三個不同層次的工作態度描述出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層次是用手腳和體力在工作,他們總是在被動地位,總是在別人監督下完成工作,工作給他們的感覺是疲倦和乏味;第二種層次是用腦在工作(此處之腦不是指腦力勞動),他們能夠主動思考一些問題,但這一般來源於內外界壓力以及個人做事風格的約束,基本上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要做好,起碼不能做壞。這樣的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取得成績,但不會創造奇迹,不過,這樣的員工是難能可貴的,因為他們對工作非常熱愛;第三種層次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即用心在工作,全身心投入,不知疲倦,每天以期待、興奮的心情迎接並投入工作,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僅僅是責任,工作也不僅僅是享受,工作是他生命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他的事業,他們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和熱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學習《沒有任何借口》的體會
網友評論
學習《沒有任何借口》的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