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3篇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得得9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從2013年6月始,歷經1年4個月的時間,於10月8日習總書記進行總結講話作為了節點,預示着這一輪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其實正如習主席在總結講話中所言: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所以對於所有黨員幹部而言,並不是將作風建設及其取得的成果止步於此,而是應該以此為自己人生和為官的一個新的起點,讓自己保持住這次教育活動的成果和受到的精神洗禮,始終拉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在保持緊迫感中讓自己有所作為、有所擔當不愧於黨員幹部這個黨給予的責任和榮譽稱號。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讓我們每一名百姓看到了黨中央對黨建工作的重視,對黨員幹部隊伍管理的重視,從各個階段開展的活動和實施的各項舉措看,是很值得稱讚的,是很有力度和分量的,讓我們百姓看到了作風頑疾的割除,看到了"四風"問題的清理,看到了腐敗問題的懲治,看到了黨員幹部的新面貌,看到了務實作風的樹立等等,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活動,使我們的黨內政治生活得到了凈化和整頓,使我們的黨員受到了洗禮和教育,使群眾更加的信賴和信服。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更是對黨的考驗和檢驗,雖然我們看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因這樣和那樣問題的落馬、被查處等等,但這並不代表着我們黨所有的黨員都是有問題的,都是不能夠被信任的,都是沒有領導能力的,都是缺精神和信仰之"鈣"這隻能說明,有個別的黨員幹部禁不起外界的誘惑、沒有了奮鬥的動力,在自己的政治道路上發生了信仰的動搖和改變,發生了精神的蛻變,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得到了及時的清理和清除,讓我們的黨重新煥發出光彩,有了更加篤定信仰的黨員群體,服務意識強烈的黨員幹部隊伍,打通了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形成了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導向,改作風該到了群眾心坎上。所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成功和成績顯著的教育活動,是黨交給我們百姓的一份滿意的答卷,為"中國夢"的騰飛架起了有力的翅膀,聚攏了人氣和人智。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有時間節點的,但教育實踐活動所帶給每一名黨員幹部的啟迪、反思,帶給每一名黨員幹部精神力量和信仰力量是沒有止境的,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增強自身的緊迫感,在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將作風建設的成果持久的保持下去,讓我們國家這個有着86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永遠有着十足的活力和動力,帶領廣大群眾奔向偉大的"中國夢",為"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而不懈的奮鬥!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時刻銘記!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二)
作風建設,是一個政黨自我進化、強筋壯骨和自我調適、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踐行和實現政黨的宗旨及執政目標。
轉作風,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祿當縣委書記僅一年多時間,但是群眾對他的感情、他在群眾心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幹部十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無法達到或超越的,這源於他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意和真心付出。文體工作者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對群眾、對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服務群眾和增進與群眾的感情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體現文體惠民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汲取文藝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以更多的優秀作品回報群眾、回饋社會。
轉作風,根子在思想上。教育實踐活動強調觸及思想、觸及靈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類模糊認識釐清了、把各種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方向和目標、在作風上有改進和完善、在靈魂深處有信仰和堅持。在帶着三個問題反思學習的過程中,我經常思考,文體事業應該如何發展?文體事業發展究竟為了誰?文體事業的公益性怎樣才能堅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我們已經建起州博物館、州文化館和大劇院,又將啟動圖書館新館建設,有了《嗯嘎女兒會》《女兒寨》等很多在全省、全國有影響並多次獲獎的優秀劇目,有了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我們的咸豐唐崖土司城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閃光點見證了我們在文體惠民上所做的努力和文體事業的發展。但是,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還有130萬貧困人口,怎麼保障他們同等享受文化服務的權益,怎樣建設點多面廣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切實落實群眾文化、群眾體育的思路和普適性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我們文體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切入點和着力點。
轉作風,關鍵在行動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進群眾、為了群眾是目的和關鍵。活動有時限,但文體系統踐行群眾路線,為民、惠民永無"休止符".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更多的執行來贏得群眾滿意度。鄉鎮文化站的體制機制去年已進一步理順,如何給基層群眾更多的文化盛宴和精神套餐是我們文化工作者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我們要文藝創作的"陽春白",也要切近群眾和生活的"下里巴人".我們各類文體中心、廣場建設好了,但需要更多有力措施讓老社區、貧困人口聚集區、邊遠山區的群眾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黨的幹部,為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要求,爭當焦裕祿式好乾部、好黨員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三)
8月25日的政協常委會,王岐山一再表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當他要離開時,有委員追問道"反腐有無時間表",王岐山簡短有力的回答,"反腐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這時,此話雖出自王歧山書記之口,其實質卻是代表着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糾"四風",加強反腐敗與作風建設永不停止的堅強決心。下面我們來分析為什麼要強調"反腐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反腐敗永遠在路上這個大家好理解。王歧山書記強調這點主要是要回擊某些人"適可而止"與"法不責眾"的思維定式和僥倖心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打消大家的擔心與顧慮。對於這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交待得很清楚,習近平說:"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打擊。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反對腐敗。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下最大氣力解決腐敗問題,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不斷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於民。"只是王歧山在政協常委會上透露了對三種人要嚴查的信息,有新意。他說:"反腐工作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立竿見影。"除了要將工作做具體,還要有重點。()那麼,哪部分人將成為反腐敗工作嚴查的重點?王岐山透露,反腐敗要嚴查三種人,"就是十八大以後仍不收手、繼續貪污腐敗的人,要嚴查,從重嚴懲;再一個,群眾反映非常強烈的,必須處理,從重嚴懲;第三個,重要崗位上將要提拔的幹部,決不能讓他們"帶病"上崗,不行就得處理".
這樣如同給我們廣大網友和全國人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當好王書記的"眼睛",大家要睜大自己的眼睛,盯緊這三種人,決不能讓其中的腐敗分子從我們眼中溜掉了,這也是我們對反腐敗工作應盡的責任。
接下來我們側重來談為什麼必須落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問題:
王歧山說:"作風問題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開篇之作".什麼叫開篇之作?開篇是立題后翻開新的一頁,這一頁確立了八項規定是方向標。接下來就圍繞它做文章,沿着既定方向持之以恆地常抓不懈,促使作風建設永遠向前走,沒有回頭路。
為什麼說作風問題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什麼是作風,作風是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度或行為。俗話說"行為來自於意識",也就是說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接受大腦的指揮。準確的定位是:我們的行為舉止來自於思想,受到世界觀的支配。而共產黨員的作風體現的是他的理想、信念和路線在行動上的實施表現,老百姓就是從大多數共產黨員的作風上來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咋樣的。如果大多數共產黨員的行為舉止都展現了群眾路線,體現了魚水情誼,彰顯了為人民服務精神,那老百姓的心自然貼近黨,擁護黨,與黨心心相印。這時黨群關係就如同一個人的肢體一樣,顯得是那樣地自然、和諧、交融在一起,血肉相聯無法分割。反之,惡劣的作風定會造成老百姓與黨離心離得,發展下去就會應驗"失民心者失天下"這一永恆不變的規則。這就很好地說明了"作風問題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
為什麼把糾"四風"作為作風建設的突破口,這裡我們就先來看看"四風"究竟是些什麼?
一、形式主義是什麼,顧名思義,形式主義體現於,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印象輕實質,違背了馬克思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其表現形式為:它不是以黨和國家的事業為重,以發展大局為重,而是以表面風光為標準,以個人利益為軸心。形式主義的價值準則,不是追求質量效益、珍惜人力物力,而是不惜無益耗費、不計成本代價。有的只要個人或小團體得好處,哪管國家、集體利益受損失。形式主義看上去很重"形式",實際上重視的是"形式"大帽子底下隱藏的小集團利益及個人私利。
形式主義在我們改革開放后表現的尤為突出,看看各地為了突出官員們的"政績":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大幹快上",單純追求GDP的增長;不惜以侵害群眾利益為代價的"經營城市"的方針;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環境惡化,生態平衡被打破,既得利益的小團體形成,老百姓怨聲載道。最明顯的例子是:一個13億人泱泱大國的首都,"霧霾"頻頻,PM2.5居高不下,水資源緊張,各類城市病集中爆發等問題一軲轆而來。有的環境破壞還是不可逆轉的,有的修復周期則需要相當長時間。過去大自然免費恩賜隨處可見的陽光、白雲、潔凈的空氣與純凈的水源等,現在都成了有錢無處買的超級"奢侈"品。換來的是高樓林立大都市的"氣派"與官員們政治"臉面"上的光彩,而老百姓得到的卻是不堪重負的高房價與不少人"步履蹣跚"的"蝸居",以及貧富差距的日益拉大,他們心中的幸福指數是往下走的。隱藏於"形式"大帽子下的則是不少官員占居的大量住宅和享受着超國民待遇的生活。它分離了幹群關係,也間離了黨群關係。這不改變能行嗎?
二、官僚主義是什麼,官僚主義的主要表現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官僚主義在對待人民的態度上,不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是在立場上與人民利益分離,在感情上與人民冷暖疏遠,在工作中與人民願望脫節。有的不願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甚至不願同基層和普通群眾打交道。把權力看成是個人的工具、地位的標誌、威嚴的憑據。有的官氣十足、獨斷專行,對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對下吆五喝六、橫眉豎目。在工作的態度上,對自己沒利的事情就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就設卡爭權、亂管胡來。官僚主義的群眾觀、權力觀、工作觀,都是與黨的群眾立場、群眾路線、群眾觀點背道而馳的。
官僚主義最大的害處就是忘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忘了我們的權力是人民所賦,只能用與為民謀利。一句話就是忘了本。誰都知道在共產黨"打天下"的革命戰爭年代,衣食住行、行軍打仗都離不開群眾的支援,群眾也明白共產黨及其隊伍是為咱老百姓打天下、謀幸福的政黨和子弟兵,自然捨生忘死地堅決支持與擁護。勝利後進城了、掌權了,一些官員就忘了"延安精神",忘了是在老百姓的簇擁下才登上了權力的台階,手中的權力也是來自於人民。正如有的群眾所說:"過去幹部對群眾是又掃院子又挑水,大爺大娘不離嘴;現在是吃白了,養胖了,把大爺大娘全忘了".
想想過去的艱難歲月:誰分得清哪是人民群眾哪是共產黨員?因為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員,哪裡有黨員他周圍必定簇擁着廣大人民群眾。當敵人把一大批人群趕往空坪上,利用各種威逼利誘手段要群眾交出共產黨員,群眾寧死也不供出黨員來。當敵人找不到黨員要殺害群眾時,黨員卻會奮不顧身地站出來保護群眾。這就是血肉相聯,打斷骨還連着筋的群眾路線之真諦。
而今勝利了,進城了,掌權了,就慢慢變了。隨着地位的提高,手中權力加重,身邊唱讚歌的人也越來越多。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因為勝利,人民感謝我們,資產階級也會出來捧場。…"於是居功自傲,貪天功為己有。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隨着GDP的上升,社會物質的極大增長。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不是掂記生他們養他們並把他們送上權力台階的百姓父母,而是只顧自身的利益,這其實質就是忘本。就像列寧所說:"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
三、享樂主義則主要表現在:精神懈怠、不思進取,追名逐利、貪圖享受,講究排場、享樂盛行。享樂主義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動搖,追求物質享受,縱情聲色犬馬。享樂主義體現的是落後的、消極的、頹廢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放棄黨的崇高理想信念追求、放棄高尚道德品質的產物。一些黨員、幹部經過若干年的"奮鬥"取得一定地位后,就放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產生了"補償"過去"虧疚"的心態。一些黨員、幹部掌握一定的權力和資源,就成為被拉攏腐蝕、賄賂利用的對象,享樂主義正成為了某些不法商人攻破他們心理防線和道德底線的利器。這也應驗了賴昌星曾說過的一句話:"不怕你共產黨員講原則,就怕你共產黨員沒愛好。"享樂主義就成了賴昌星之流,從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的"愛好"利器。
四、奢靡之風的主要表現是:鋪張浪費、揮霍無度,大興土木、節慶泛濫,生活奢華、驕奢淫逸,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奢靡之風與享樂主義是孿生兄弟,享樂主義必然導致奢靡之風,奢靡之風就是走到極端的享樂主義。奢靡生活需要社會物質生產力達到高度水平才能得到滿足其需求,而目前我們的國情遠遠達不到此標準。比如,一張高爾夫會員卡少說幾萬到幾十萬,需要農民工多少年不吃不喝的打拚。一塊高爾夫場地能蓋多少安居房,能解決多少"北四村"那樣的"蝸居"戶。我們有限的財富、資金、資源能不顧民生來滿足官老爺的奢糜生活嗎?如果那樣還是共產黨嗎。更重要地是奢糜之風跟我黨的堅苦奮鬥作風是格格不入的,就是具備了物資條件共產黨員也不能那樣做。奢靡之風實質是只顧自我感官滿足,心中毫無人民群眾,肆意揮霍公共財富。這實質上還是反映了理想信念的丟失,體現在精神世界上的自我醫學專用,決不是共產黨員應有品質。
從上可看出,"四風"不僅是破壞黨風的罪魁禍首,更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反"四風",就是從源頭上反腐敗。因此,作風問題決不是小事。作風的好壞事關黨風、政風的好壞,而黨風、政風的好壞直接領引着民風、社風的走向,民風、社風的走向又決定了社會上貪腐文化市場的大小。說到底作風問題就是關係到腐敗策源地的問題,考驗着能否切斷腐敗源頭來水的問題。現在再回過頭來,就能更好地理解黨中央為什麼把糾"四風",作為作風建設的突破口了。
王歧山在談到十八大的基本精神時強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兩個百年"、"中國夢"和"民族復興",但是這一切從哪裡落腳呢?中央認為,從自身抓起: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須從嚴。中央讓我管這事,我琢磨了半天,從哪裡管呢?要從八項規定入手。反腐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立竿見影。八項規定是很具體的,一點都不抽像,而且政治局常委就帶頭遵守。中央過去不知有過多少規定,但都是不了了之;所以這次我們做這個工作,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入手,只有這樣才能抓得住、抓得牢,而現實是非常嚴峻的。
八項規定出台以後,在各地引發的反應令我很吃驚。各地的政研室聞風而動,我們共產黨的機關是不缺政研室的。政研室把電腦里的文件調出來,七改八改就出台一堆規定,根本沒有"摳"住八項規定的具體條文及實質。因此,各地反映說,這些規定太快、太寬、太嚴。我問他們:你們做得到嗎?堅持得了嗎?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這還是一陣風、刮過去就算完了,沒有認識到這是關乎人心向背、是作風根本轉變的寶貴機會。
2013年兩會期間,我們開始抓這個事兒,僅僅是牛刀小試,還要更快更嚴地落實。大家都要認識到,這是關乎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國共產黨能不能堅持做到八項規定的承諾,能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總書記說,我們八項規定的落實,應該是作為一個名片,也就是業績,是本屆中央委員會向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一個交代。總書記說完之後,我聽明白了,這事兒我得抓五年。
從王歧山書記的話語里,感悟到了反腐敗與抓作風建設的緊迫性、艱巨性、頑疾性與長期性。因此,反腐和作風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它是我黨長期執政的根本保證,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奠基石。所以,"反腐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是我黨在新時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充實與創新。它必定是中國共產黨今後長期矢志不移、永不放棄的治黨方針。隨之帶來的是:一個回歸到毛主席所說的"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那樣深受全國人民擁戴充滿活力的共產黨。我們今天把"反腐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視同"遵義會議"那樣"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的高度一點也不為過。事實上,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就是在當下貪腐橫行,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捍衛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
總之,反腐敗與作風建設是相輔相存的:因為反腐敗是為作風建設掃清障礙,而作風建設又是為清正廉潔凈化環境,從源頭上減少或切斷腐敗的來水,二者相得益彰。此時,筆者似乎才真正地領悟到了"反腐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真諦。
- 作風建設從我做起徵文作風建設剖析材料黨的作風建設學習心得
相關範文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50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3篇
- ·觀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有感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80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範文
- ·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55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100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65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85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
- ·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100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45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課講稿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演講稿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60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500字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發言稿
- ·鄉鎮領導《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 ·永遠在路上觀后感心得體會
- ·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3篇
- ·永遠在路上觀后感範文
- ·永遠在路上觀后感
- ·《永遠在路上》觀后感
- ·永遠在路上人心向背觀后感
-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后感
- ·我們永遠在路上
- ·觀《永遠在路上》有感
-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3篇
- ·金工實習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