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讓課堂綻放創新之花

讓課堂綻放創新之花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pp958

讓課堂綻放創新之花 標籤:高效課堂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讓課堂綻放創新之花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學生是未來的創造者,他們的創新能力將影響中華民族能否自立於世界之林,能否站在科學技術的制高點。古希臘哲人普魯塔戈曾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時代在呼喚創新式人才,課改將提倡創建開放式課堂!

  樹立開放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開放式課堂教學,要促使學生萌發創新意識,形成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日後成為創造型人才所必備的博大的人文精神。我在教《石鐘山記》時,通過文中蘇東坡探究石鐘山命名原因時,黑夜駕舟尋訪石鐘山,大膽否定前人假說,探訪自己認為的石鐘山命名原因這一事;讓學生感受到蘇軾不拘泥於前人,永遠創新探索的高尚人格,為學生日後發揮創新能力備下深厚的人格底蘊。

  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創新精神。開放式課堂中,學生在無拘無束的學習空間,任思維縱橫千里,任情感涌動激蕩,發出綺麗的創新火花。

  在教學《項鏈》一課時,我鼓勵學生課下閱讀文章,畫出“瑪蒂爾德”的命運曲線,上課時評比。學生主動熟悉課本,查找與課本內容有關的知識。上課時,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爭先恐後到黑板上來畫曲線,相互修改,積極發言,畫出的曲線不僅符合教學要求,而且許多的講解有創意讓人驚喜。

  開放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開放式的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在這裡,老師不再是“老師”而是“朋友”,是“導演”。師生在這裡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用心靈去編織課堂,用心靈與文本對話,用心靈去感悟文本,用心靈去超越課堂,思維在對話中碰撞,智慧在對話中生成,心在對話中放飛……(手勢)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疑問往往是一系列積極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發明的起點。我在教〈雨巷〉這首詩時,"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學生質疑:“作者為什麼要提到丁香?”於是我展示了美麗素雅的丁香花圖片,提供與丁香有關的詩句——“丁香空結雨中愁”,學生品味出丁香情結--美麗、高潔、愁怨。經過探討,學生髮現,作者原來是用丁香這個意象來表達愁情。當評析作者,即丁香先生的形象時,有一名學生說“作者對時局很失望,憂愁即是代表。”這個回答片面,當時我沒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鼓勵他和其他同學一起分析文章,讓他在分析中認識錯誤。最後學生髮現到,丁香姑娘已經消逝了,作者還在雨巷中徘徊,仍希望飄過丁香姑娘,可見作者有對理想幻滅的失望,更有地理想的執著追求。可見作者有對理想幻滅的失望,更有地理想的執著追求。這樣做,不僅使他提高了自學能力,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後仍敢於發表見解。

  這樣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氣息,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能力的潛意識得到了開發。

  創設開放性的練習。在這裡,學生打破了書本的局限,發展自己求新求變的創新思維,發揚敢疑、敢想的創新精神。在這裡,教師變成了探險隊長、突圍隊長,打破常規,運用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在教〈裝在套子里的人〉時,課後給學生留的思考是:“主人公—別里科夫如果結婚,生活會是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展開想象,佳作迭出。

  在這裡,課本只是學生學習的工具,學生會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

  這樣的課堂,多了一些輕鬆,多了幾分幽默,多了一些歡聲笑語,多了幾許神采飛揚。擁有理想的課堂,(快)將會擁有輝煌的人生,將會享受教育的詩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永不懈怠我們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音要調起來)”。

  最後,我用著名教育學家、創新教育的先驅者陶行知先生的《創造宣言》來結束我今天的演講:“處處是創造之天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音調要推起來)”。

  備註:演講稿來自遼寧的網友,我應邀與之共同探討演講的技巧。

您正在瀏覽: 讓課堂綻放創新之花
網友評論
讓課堂綻放創新之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