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駐村幫扶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駐村幫扶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得得9

駐村幫扶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標籤:工作經驗 工作經歷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一、多措並舉,全力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

  1、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當地農民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它是連接政府與農民的橋樑,是連接市場與基地的紐帶,是特色農業開發、農業科技推廣的平台,是農業標準化建設、農業項目實施的基礎,更是農村工作的切入點和主要抓手。為此,我們認為,在該村因地制宜、培育主導產業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積極引導和培育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的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長效機制是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所以,為了快速發展富民產業,在思想上,動員鼓勵。對有條件發展的農戶,我們多次上門宣傳專業合作社組織,探討和分析利弊,幫助解決農戶思想上的顧慮。在行動上,參觀交流。對有意願的農戶,我們聯繫參觀點,帶領他們實地考察學習。比如,有意願養雞的,我們帶他到養雞專業合作社;有意願養牛的,我們帶他到養牛專業合作社;有意願搞種植的,我們就帶他到種植專業合作社,總之,只要他們想干,我們就帶他們先看。讓他們現場感受,親身體驗,和成功的人面對面的交流。從而激發他們的發展動力和信心。在政策上,優先傾斜。通過與市、縣農牧部門的銜接,把新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列入優先項目扶持的對象,讓他們看到希望和前景。

  2、內引外聯,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幫建農民專業合作社

  禮縣種植苦蕎的歷史比較悠久,但至今沒有形成生產規模,長期以來只有產品沒有商品。經過了解,目前苦蕎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同時種植簡單,省時、省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主動求助隴南康神苦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禮縣組織種植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廣泛吸納貧困戶,以“公司+合作社+支部+農戶”的模式,積極發展苦蕎種植和加工產業。2015年8月29日,我們邀請隴南康神苦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小燕到楞上村、菜地村、常山村實地考察,為了讓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開出了訂單種植,保底價收購,第一年免費供種的優惠條件,這為農戶吃上了“定心丸”。三個村的農戶積極性高漲,踴躍參與苦蕎種植。考察結束后,孫小燕很有感觸的說:“苦蕎事業,甜蜜的事業,應該在貧困地區開花結果。”隨後,隴南康神苦蕎公司總經理趙永明,帶領公司人員到三個村與農戶現場簽訂合同。在簽訂合同的3天中,農戶絡繹不絕,在菜地村、楞上村簽約完後幾乎都到了凌晨,在常山村簽完合同后,已是晚上八點多,還未吃飯。村主任趕忙提來半籠熱騰騰的“洋芋蛋”和干饃饃,成為開心的晚餐,我們喝着白開水,吃着“洋芋蛋”,啃着干饃饃,看到三天以來簽訂的138份合同,工作的幸福感和人生的價值感油然而生。2015年11月15日,禮縣康江源苦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江口鄉楞上村正式掛牌成立,註冊資金100萬元,註冊社員78戶,訂單農戶60戶,訂單面積800餘畝。合作社的運行模式為“公司+合作社+支部+農戶”,理事長由公司辦公室主任曹瑞擔任,副理事長分別由塄上村、菜地村支部書記擔任,理事由塄上村、常山村村主任擔任。合作社的組建和運行村黨支部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示範帶動,推動了幫扶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

  禮縣康江源苦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和運行,為塄上村及周邊地區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樹立了榜樣。通過示範帶動,不到半年的時間,從無到有,江口鄉已正式註冊成立了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具體是:塄上村花椒大戶徐金平,發展社員7戶,成立了禮縣福利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菜地村馬三拜,發展養雞社員5戶,成立了禮縣潤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菜地村馬瑞豪發展養牛社員5戶,成立了禮縣瑞豪養牛農民專業合作社。

  二、積極扶持,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

  新成立的合作社,由於管理水平低,經濟實力弱,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為了讓這些新成長起來的合作社不斷壯大,我們採取“扶上馬,送一程”的辦法。每成立一個合作社,便積極向市縣農牧局、農經局銜接彙報,挂號排隊,當項目和政策來臨時,優先予以扶持。禮縣潤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不久,禮縣畜牧獸醫局便安排生態放養雞項目12萬元。禮縣瑞豪養牛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養牛規模50頭,達到了獎補標準,正在申請8萬元的獎勵資金。同時,按照市上九部門聯合下發的隴南市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建設“十到社”實施方案,我們正在積極銜接農業科技特派員和電子商務到社的工作。

  三、強化管理,不斷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

  在合作社的發展過程中,一旦管理跟不上,運行不規範,就會形同虛設,逐步成為空殼社和休眠合作社。為了防止以上現象的發生,不但要加強業務指導,還要加強規範化管理。經過和市縣農牧部門、江口鄉政府的多次磋商,市縣農經局將對以上合作社進行重點指導,在條件成熟時,納入市級示範社進行管理;江口鄉政府將對合作社加強檢查,並每年進行一次考核。通過強化管理和精心指導,以督促合作社正常運轉和快速成長,進一步實現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經營。

  在發展富民產業,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上,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點成績,但還存在檔次較低、起點不高、利益聯結機制不購緊密、帶動能力還不強的諸多問題。今後,我們將藉助政策優勢,充分挖掘當地潛力,借鑒成功經驗,精心打造,傾情幫建,努力把合作社建設成為真正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平台,達到建社一個合作社,帶動一個富民產業,致富一村百姓的效果。

  如何加快發展電商

  着力助推精準脫貧

  禮縣石橋鎮大學生村官--潘明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早上好!

  我是石橋鎮大學生村官潘明,現擔任石橋鎮魯班村黨支部副書記。感謝組織對我的肯定,並給予了較高榮譽。按照組織會議安排,我就如何加快發展電商,着力助推精準脫貧。向大家彙報一些我自己的具體做法和經驗。如有不對之處懇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我自參加工作以來,在石橋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農村工作方針、政策和路線,積極履職盡責,注重創新發展,配合村“兩委”班子大力開展電商扶貧工作,探索走出了農村電商助農增收的新路子。

  我在進村履職的第一天,就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發現村裡的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村莊的大多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收入低,生活普遍困難。農民的花椒、亞麻籽、蘇紫籽、核桃等許多優質的土特產都低價賣給了“倒手”販子。面對村情,如何幫助群眾尋找新的增收途徑一直是困擾我的最大難題。於是,我充分利用互連網、報刊、書籍等學習有關農村工作方面的知識,加深對農村工作的了解,看能否找出一些適合村裡經濟發展的好項目和致富途徑。

  一、蘇子油試水電商,推廣訂單式發展模式

  2014年初,市縣號召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將電子商務作為市委“433”發展戰略之一。鎮黨委、政府提出要大力發展以農特產品網上交易為切入點的電子商務,於是他積極投身於農村電子商務工作。 在淘寶網創建了“禮縣助農蘋果店”和 “秦人油坊”兩家店鋪,為村民代銷亞麻油、蘇子油、核桃等特色的農產品。從剛開始的一天一到兩個訂單到後來的一天幾十單,後來我的蘇子油在網上供不應求,於是我和村民們簽訂了50畝的蘇子種銷協議,並高於市場價格1元多全部收購,不到三個月網上全部售完。這種訂單式發展模式現在已被許多電商所採用。2個店鋪也由原來的零信譽到現在的4鑽和2鑽,幫扶村民由一戶變成現在的十幾戶,我每天的工作雖很累但並快樂着,因為電商給我帶來了新機遇新挑戰,給農村發展增添了新的思路、新的發展模式。

  二、大力發展團隊運作模式,助推禮縣蘋果網上品牌效應

  禮縣蘋果口感好但是客商的收購價較低,網上很少有人銷售禮縣蘋果,打開淘寶網搜索都是煙台蘋果、洛川蘋果、新疆阿克蘇蘋果等。在電商辦領導和主管領導協商下,我被抽出做團隊負責人,尋找了幾個比較專業的電商人,於去年8月底組建禮縣蘋果電商團隊,一起經營淘寶生態農業店鋪“禮縣蘋果店”,團隊在全縣淘寶店中快速成長,先是在淘寶網上打出了“老花牛”品牌,經歷了“愛心蘋果”的義賣、“雙11”、“雙12”、聖誕節精心策劃,9月底銷售額位居全縣第一,10月底銷售額位居全市全省第一,之後一直位居淘寶水果類前列。去年禮縣蘋果在網上已有了一席之地,好多客商是通過網絡慕名而來,帶動了線下市場的火熱!讓周邊農閑的農戶有事可干,另外還帶動了包裝盒、網套配套用品的需求,也帶動了快遞業的飛速發展。

  電商團隊這種發展模式得到了全縣電商人的認可,今年團隊式發展的有十幾家,銷售都非常好,原禮縣蘋果電商團隊裂變式發展,現在裂變成三個團隊,我們花果山電商團隊已售出蘋果13500多箱,銷售額也達到86萬元左右,已帶動21戶果農平均增收5千元左右。銷售蘇子油、核桃等農產品10萬元左右,帶動5戶貧困戶平均增收2000元左右。

  三、加快貧困村電商發展步伐,提高農戶農特產品收入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村上最核心的工作,也是大學生村官頭等重要的大事。做為一名電商人,做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一直在勤學習,多學習一些知識,為引導我們村更好的發展做鋪墊。

  我們村子被列為電商扶貧試點村,圍繞縣上提出的“網店”“就業”“平台”“信息”“工程”五種電商帶貧渠道。幫助村裡貧困戶、返鄉青年開辦網店3家,殘疾人網店一家,我們團隊為村民代銷蘋果、核桃、亞麻油、紫蘇油等農特產品的同時,還為村民代購家電、生產工具、日常用品等,目前已為村民代購所需品580多件,相對與本地市場比較,節約村民開支9600元左右。

  四、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對電商扶貧工作的理解與思考

  當前,電商扶貧,是我國互聯網時代扶貧方式的一種創新,可用“互聯網+扶貧”來表示,其主要內涵是政府幫助扶貧對象通過開辦網店等電子商務的方式達到減貧、脫貧為目的一種實踐活動。電商扶貧是我們駐村幫扶隊嘗試要走扶貧捷徑。大學生村官、年輕鄉鎮幹部、年輕村幹部是農村電商扶貧的主力軍。

  作為駐村幫扶隊的隊員,我對做好電商扶貧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一是電商扶貧直接到戶。即通過教育培訓、資源投入、市場對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務等方式,幫助貧困戶直接以電子商務交易實現收入,達到減貧脫貧效果。其中最為基礎典型的是幫助在電腦方面有一定基礎的貧困戶註冊開辦網店,讓他們直接變成網商,另一種是幫助農戶網購、也就是幫助他們網上購買所需生產生活資料,降低消費支出。二是讓貧困戶直接參与產業鏈。即通過當地從事電子商務經營的龍頭企業,網商經紀人、能人大戶、專業協會與地方交易平台等,構建起面向電子商務產業鏈,幫助和吸納貧困戶參與進來,實現減貧脫貧效果。例如,我們的電商企業、電商產品加工企業、物流企業等通過整個電商產業鏈帶動貧困戶的就業,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

  針對貧困村的現狀,貧困村電商人才短缺,寬帶網絡覆蓋率、物流到達率、產品商品化率低,針對這些不利因數,我認為以下方法可以借鑒。一是貧困村的大學生村官自己多學習新生事物,學習專研電商開辦網店,為農戶代購他們所需的日常工具用品,為農戶在網店上代銷農副產品,增加貧困戶農副產品的收入,減少他們的開支。從而達到電商扶貧效果。二是在所在村建一個電商扶貧服務點,組織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戶直接參与電商扶貧,並同時提供免費電商技術的培訓服務,使用網購,變成網商,幫助其他村民實現網購網銷。讓農民在電商扶貧中真正受益,使農戶感受到電商扶貧的意義。如無條件不具備建立村級電商服務點的貧困村,可以由駐村幫扶隊,村幹部協調,確定相近村的優秀電商企業或個人網店為該村的電商扶貧示範店,由電商扶貧示範網店與貧困村村委會簽到帶貧承諾協議書,負責幫助該村村民網購網銷,同時為有意發展電商的村民提供專業技術培訓指導服務。

  我將以這次交流會為新的起點,總結經驗,尋找差距,認真學習借鑒其他同志好的經驗和做法,堅定信心,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到位、讓更多的貧困戶受益。

  以上發言,敬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最後藉此機會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駐村幫扶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網友評論
駐村幫扶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