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縈夢金陵

縈夢金陵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柔波風卷秋,丹桂入江心。聲轉閑琴急,秦腔一曲柔。

  春秋殤吟盡,愁憫上眉頭。空嘆棠無香,淚來還語休。

  ——題記

  想去南京的衝動,是從看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開始的。當電影里那群煙花女子由低下軟弱轉變成正義凜然的戰士的瞬間,我的內心被震撼了。金陵——南京也就隨之嵌進了我的血液里,成了我夢裡經常徘徊的地方。夢中,它伸手可觸,卻又如此朦朧無樣……

  為了使夢不再徘徊,也為了能真切的感受到金陵的力量,我決定去南京,去看看六朝古都的它是怎樣的模樣,承載的是怎樣的厚重卻又不失溫柔?於是在這個初秋的一個周末,我踏上了這片土地,去找尋夢中的金陵。果然,與夢中的不一樣!你看那通往中山陵路兩旁參天的法國梧桐,根根粗壯的如東北的漢子,主幹上又叉出4、5根支幹,直插雲霄,雖都卯足了勁往高處長,卻不是為了分離,而是為了聚合.它們在雲霄的頂端聚合,像是親人的團聚,又像是久違了的戀人的擁抱,讓人肅然起敬,卻又是滿心溫柔。陽光漏過濃密的枝葉,在地上印出斑斑點點的圈來,被微風親吻的樹葉,也顯得格外嬌羞,躲躲藏藏了起來,繼而,那些映動的光圈飛舞了起來,像是在跳圓舞曲,又像是華爾茲、亦或是浪漫探戈……在這樣的景緻里走着走着,開始了忘我般的神遊……幸而,身旁有絡繹不絕的人群掠過,才將自己帶回現實。越往裡走,就越能感覺到這片土地的厚重和肅敬,心也漸漸的沉重了起來。雖然,金陵的故事我不盡知曉,但它的韻味卻是如此直面而來,彷彿要嵌進人的生命里,而一旦嵌進,就揮之不去了,也不需要誰為之流下悲憫的清淚,便留痕在心了。

  走着走着便到了中山陵,不知是內心沉重還是體力不支,此時的每一個台階都讓我步履蹣跚,邁上最後一個台階的時候,已然唏噓不已了。未敢抬頭之前先眺望了一下山下的景緻,果真是一望無際的連綿、還有那素昧平生的莊嚴。待轉身抬頭時,“天下為公”四個字直刺眼懷,讓人不敢合眼,生怕是起了不敬,辱沒了偉人的心境,亦或是習不盡的“大愛”和憂愁。它讓人想起“先天下之憂而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不一樣的語言,卻是一樣的發人警醒、擲地有聲。是它們將那秉公的心性和正義的信念植入到民族之魂中,成為射向生命的箭簇扯開了新的地平線。

  為了嗅盡金陵的“味道”,我將日暮前的沉重和莊嚴嚴實的打了包,將之暫時封存,為的,只是盡情地嘗盡秦淮河的一席溫柔。於是,安靜的等待,當最後一抹東方紅霞完全被黑色吞沒時,秦淮河的燈光瞬時全部亮了起來,紅紅綠綠藍藍的,五光十色,剎是好看,在河水的映襯下也更加柔美。“定是這樣可人的河水,方能孕育出那溫婉如玉、性情如剛的女子”我正望着河水冥想時,攢動的人流便把我擠到了船上。為了把夢裡的秦淮河看個真切,我坐到了前排的位置,只手一推,便推開了透明了的玻璃船窗,一襲清新的軟風撲面而來,帶動着一汪河水也靈動了起來。這像極了少女的群舞,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既富有美感,又感染了青春的氣息。船徐徐的前進着,河岸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便依次鑽進了眼底,由於燈光的絢爛,反倒看不出它們本真的顏色來,只覺得飛檐漏窗,錦繡異常。那暈黃斑駁的窗格,彷彿是在訴說歷史,又彷彿是在沉澱未來。

  船內廣播的介紹,讓我更進一步了解了秦淮河。印象特別深的有“秦淮八艷”、還有杜牧的《泊秦淮》。前者有我熟知的柳如是和陳圓圓,後者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樣的詩句。現在江邊依舊有鶯鶯伊伊的歌聲,只是生活在如此幸福的國度里,雖能體會杜牧當時的心境卻也對“商女”起了悲憫之情,由此想到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也是持如此態度,於是,我便幡然心安了。在結束了近一小時的遊歷后,便離開了遊船。直至雙腳着地,我的心仍在水波里蕩漾,久久未平……

  我知道,短短的兩天時間想嗅盡金陵的味道簡直是痴人說夢,但已嗅到的,卻也足以介慰夢中的“相思之苦”。相信以後夢囈中的它必定會更加清晰、莊嚴、美麗,也可以把夢中的力量帶入現實工作中——勇攀高峰、永不言棄!為夢想拼搏,為信念執著!

您正在瀏覽: 縈夢金陵
網友評論
縈夢金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