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難忘母校教育恩

難忘母校教育恩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難忘母校教育恩

  2014年10月,我的母校上海市新場中學將隆重舉行“百年華誕”盛典。

  1944年12月,我出生在南匯縣航頭鄉果園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小學畢業后,從初中到高中畢業,一直在新場中學寄宿求學,度過了整整六年的中學生活。忘不了上課鈴聲響過後,校園一片寂靜,教室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忘不了師生一起耕耘校地、收穫蔬菜、養豬喂兔、腌制鹹菜,共度三年自然災害的艱難日子;忘不了和同學們一起出黑板報、排演節目,參加普通話朗讀比賽的課餘活動;忘不了雨中送傘、病中送飯、腳痛難行時同學好友爭着背我進教室的好人好事;忘不了班主任李曼麗老師帶我去上海市區醫眼疾、配眼鏡的感人情景……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純樸真摯的師生之情、同窗之誼,尤如電影鏡頭一幕幕在眼前閃現,就象發生在昨天一樣,那樣清晰,那樣感人,令人難忘!

  1963年9月,高中畢業后,響應黨的號召,離開生我養我的故鄉,告別培養教育我的母校,和衛則奚、倪九龍、周順仙、唐文娟等八位同學一起,支邊到遙遠的新疆伊犁。在各級領導和同事的關心、支持、幫助下,依靠自己堅持不懈的艱苦奮鬥、辛勤耕耘,從兵團農四師基層文化宣傳工作起步,經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專業三年的新聞業務學習深造和長期的新聞采編工作實踐,逐步成長為一名省級新聞單位稱職的主任編輯、記者,擔負過新疆人民廣播電台總編室和新疆廣播電視報編輯部的領導工作。

  在新疆人民廣播電台和新疆廣播電視報從事新聞采編工作期間,堅持不懈勤筆耕,嘔心瀝血“爬格子”,一心撲在工作上,“衣帶漸寬”,兩鬢斑白,常常累得頭暈目眩,腰酸背痛。妻子見了,總是心疼地勸說:“都快退休了,還一天到晚‘爬格子’,寫不夠,累垮了身體怎麼辦?”我無言以對,一笑了之。因為我從中學開始就熱愛寫作,喜歡這種苦差事,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其實,“爬格子”有苦也有樂,有憂更有喜。每當看到自己的文章播出、見報時,每當收到一封封熱情洋溢的聽眾、讀者來信時,每當捧回一本本紅燦燦的獲獎證書時,我的心裡就充滿了喜悅和慰藉,其間的快樂和幸福是無法言喻的。( 散文網: )

  二十幾年來,長年累月深入農村牧區、廠礦學校,足跡遍布天山南北,采寫了大批消息、通訊、專訪。除在電台播出外,相繼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新疆日報》、、《民族團結》、《新疆青年》等報刊上發表。有些作品在自治區和全國獲獎,《家家牛哞聲,戶戶奶茶香》還被選入《全國短新聞選》一書。曾先後被新疆人民廣播電台、新疆廣播電視報和自治區廣電局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2000年5月出版了一本散文隨筆集《生活漫筆》,為新疆的新聞事業儘力盡責,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與母校六年的培養教育是分不開的,成績和榮譽應當歸功於母校!當然,我所取得的成績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但不管怎樣渺小輕微,我這個普通平凡的上海知青、“新中人”在新疆沒有虛擲精力,沒有虛度年華,沒有給母校丟臉。

  在新疆生活、工作的四十多年漫長時間裡,我夢繞情牽地惦念着母校,永遠忘不了自已是“新中人”。退休前後,有感而發,撰寫、發表了《每逢佳節》、《眼鏡的故事》、《難忘的老同學聚會》等文章,藉以抒發對母校老師同學的思念之情。

  2013年12月

您正在瀏覽: 難忘母校教育恩
網友評論
難忘母校教育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