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鏡里賞花

鏡里賞花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得得9

  韶華飛逝,日轉星移,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華夏歷史長河裡,文學這顆明珠璀璨奪目,先秦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元曲,都能將具有古老韻味的中國文字歷練的出神入化,堪稱世界文字歷史的一絕。文字伴隨着詩詞優美的韻律行走在中華的厚土上,積澱着炎黃子孫如痴如醉的夢……

  在文字的聖殿中,“詞”以他獨有的品質引領一代風騷。宋代,是詞的“黃金時代”,詞曲創作歷朝最廣,聳立着爭雄對峙,相映生輝的兩座奇峰,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為旗幟的婉約派和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兩派均以其豐富的音樂性,審美藝術被世人傳頌,從而佔據着詩詞的半壁江山。豪放派詩詞人以其豁達的胸襟,廣闊的視野潑墨抒懷,頗具瀟洒,宛如太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壯。讀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時,甚有感觸,引用當代學者周國平一語,有“浮生若夢,何妨就當它是夢,盡興地夢它一場;世事如雲,何妨就當它是雲,從容地觀它千變”之感。而婉約派恰恰相反,用其語言的憂傷之美與讀者產生心靈的共鳴。宋詞的流派,明確提出分婉約和豪放者,學術界一般認為是明人張苓。關於豪放派和婉約派的差異,俞文豹《吹劍錄》的一段記載有畫龍點睛之筆: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耆(qi)卿?”對曰:“郎中詞(柳永),只好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月殘風;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婉約”一詞,早見於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晉陸機《文賦》用以論文學修辭“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按照古書記載分析,“婉約”有委婉含蓄,柔美之意。我閱讀數百篇婉約詞,不難發現其所要表達的意願情感委婉含蓄,一行一段,婉約流利。我認為,詞的委婉含蓄主要表現在詞的寫作手法與表達方式時的手段。例如李清照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降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婉約詞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愁思都付在景物之中,景物相連,營造出愁的意境,“孤雁”、“黃花”、“梧桐”、“雨”,委婉含蓄的傳達出一種冷清、傷感的情懷,所有的景物意向在最後都落在“愁”字上,甚妙!再者,一字一句,流露心中情懷。

  中國文字有四音,分兩聲,平聲與仄聲。說詞富有音樂美,也是利用聲調的有序轉換,再加之詞的長短句排列不同,音樂美更加豐富,既而出現了諸多詞牌:鷓鴣天,江城子……就《聲聲慢》而言,前句字數不多,卻能利用疊字的聲調排列產生意境,且讀讀起來朗朗上口。

  關於宋詞的出現,據文史學家考證,起源於唐朝民間,先前被稱為“曲子詞”,經五代漸漸成熟,又叫長短句,例如宋代詞人辛棄疾有本文集便稱《稼軒長短句》。宋詞根據其長短句排列不同,也出現許多詞牌,每個詞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與音調,且字數不同,故宋詞又分為三類: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前文提及的《聲聲慢》便劃歸中調之列。關於婉約詞而言,它繼承了唐代民間《花間》、《樽前》遺風,進一步發展。唐代詞人溫庭筠的詩詞優美淡雅,歷代詩論家對其詩詞評價甚高,稱其為“花間派鼻祖”。如此,我個人姑且這樣認為,既然宋詞婉約派繼承“花間派”風氣,那麼婉約派的“開門宗師”這一殊榮也應由溫庭筠執掌,宋代李清照、柳永、秦觀等人將婉約派詩詞推及巔峰。

  婉約派詩詞給人的感覺是憂傷淡雅,雖不是全部,但也是一股強有力的吸引,這和詩詞人的個人人生經歷有關。俞文豹說:“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子”,這便道出了柳永的身世經歷。

  柳永是婉約的代表人物之一,創作詩詞千餘首,對婉約派的貢獻功不可沒。代表作《雨霖鈴》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情意甚濃。記得在我院博雅人文素質教育講壇時,基礎部劉玉美教授做了題為“柳永的人格結構與柳永詩詞的道德評價”講座,甚是精彩。詳細分析解讀了柳永的坎坷經歷。對柳永詩詞的道德評價,劉玉美教授褒獎態度,我也認同,在此暫且不論。單說柳永人生遭遇,劉教授如是分析:在柳永人格結構有三點,想入仕,厭倦名利,玩世不恭。歸結到底是儒雅與風流的矛盾。翻閱柳永傳記,這幾點清晰可見,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利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詩詞“只好十七八女子,音樂留下其在青樓斟唱的身影,才有後人對其詩詞道德的不同評價。柳永的另一貢獻是將詞的通俗化、口語化,這兩點在詞的發展擴展中極其重要,歷代詩詞,采於民間,大都誦於宮廷,為達官貴人,文學騷客所引用,而宋詞,被普通百姓接受,就是因為這些創作者能與社會底層的群體心靈相融,我創你歌他人來和。唐代詩人白居易就素有“白話詩人”之稱。柳永的內心世界是孤寂的,從側面也反映出婉約詩詞的核心內容:孤雅淡美的情感行走在節律的文字上。婉約派詞人的性格,我認為大都內向、孤美。詞人內心世界豐富遭遇坎坷。越是豐富的靈魂,往往能敏銳意識到殘缺,有強烈的孤獨感。孤獨不同於無聊,無聊在哲學上的解釋是自我消散於他人之中的慾望,它尋求的是消遣。叔本華通俗解釋為無聊看作慾望滿足后一種無慾望的狀態。而孤獨是把他人,他物接納到自我之中的慾望。所以,婉約派詞人在創作孤美的作品時都是孤獨的個體,孤獨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人的世家,在創作時學會與自己心靈產生共鳴,達到以詩詞為舞的境界。

  對於李清照的人生遭遇,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可以將她的人生分為兩個階段,北宋破亡和丈夫病故是其人生的分水嶺。這一點除了史料之外,在其詩詞上也能明顯的反映出來。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悲愴,濃郁,情感憂愁,人們卻偏偏喜歡她此時的作品,《風帆》雜誌社一位文學愛好者一語中地:憂傷的文字能讓人產生暫時的美。也正是她的這種詞風,更奠定了她在婉約派中的地位,明代文學家楊慎稱:“宋人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訴說閨音的?”在婉約派成就最高者,亦當推崇李清照。在李清照的前期和後期中,折射出的是歲月的變遷,情感的改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以及《如夢令》、《點絳唇》……是她前期的作品,《一剪梅》、《醉花陰》、《蝶戀花》……是她後期堵塞作品,風格明顯不同。關於李清照作品身世的對比,《風帆》雜誌社出版的07年第一期雜誌中的《千年一夢》,李翔作者通過小說體裁講述了李清照的人生遭遇,文中貫穿着李清照前後期的代表作品。凄涼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一個悲愴的李清照,加之寫作功底的日漸完善,達到了一種孤芳自賞的高度,一個人在詩詞中尋找孤寂的美,用美去裝點破碎的生活。

  婉約派包容了孤寂的靈魂,孤寂的靈魂成就了婉約派的靈魂。婉約詞人中,秦觀的凄美慰藉,周邦彥的濃厚渾成,都在婉約派的篇章中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詩詞人派系的劃分,文史學家大多是根據其大多數作品的風格取向劃定的。就豪放派而言,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蘇東坡,也有不少婉約詩詞流芳千古;例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寫得悲愴感人。再如其作品《蝶戀花·春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佳人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作者一改豪放洒脫的氣質,用柔美的筆調勾勒了一副如痴如醉的春景圖。這也是婉約詩詞中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宋詞,是中國文學庫里燦爛的寶藏,有太多太多的詩詞值得我們去探索。因為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旋律,積澱着一個民族沉重的夢,映托着人性的柔美與孤寂。每當我行走在那些有音樂節奏的文字上,心都會隨着作者的筆調跳動,那是心靈之間的撞擊與共鳴。品詩詞,不僅僅是文字的欣賞,更是心靈、時代的探索。

您正在瀏覽: 鏡里賞花
網友評論
鏡里賞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