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pp958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 標籤:兩個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100個品德故事 贏在規劃 會議精神

  9、“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和全省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黨的優良傳統,發掘、傳承和光大湖湘文化的精華,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努力形成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和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為全面實現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建設和諧某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10、“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設的奮鬥目標。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奮鬥目標是:以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某為重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繼續加大理論學習、研究和運用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政治理論水平,推動學習型社會創建。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營造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的社會環境。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形成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努力生產一批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深受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新建一批有較高檔次的精神文明標誌性工程。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隊伍,造就有一定實力和影響的理論、新聞、出版、文藝湘軍,鞏固和提升我省出版、影視、戲劇在全國的地位。從嚴治黨、依法治省,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現黨風、社會風氣、行業風氣和社會治安的明顯好轉。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三大創建,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三、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11、加強理論學習教育。繼續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發展觀,使科學發展觀更加深入人心。繼續抓好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確立“一把手”抓學習的領導責任制,充分發揮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帶動作用。加強學風建設,堅持理論學習與改造主觀世界、促進改革發展有機結合,與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機結合。建立健全理論學習的集中研討、學習交流、宣傳、考核制度建設,使幹部理論學習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新聞媒體和理論刊物要加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和普及的力度。

  12、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充分發揮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作用,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理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入研究和闡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規律,深入研究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深入研究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推出一批理論研究成果。

  13、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繼續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學習教育活動,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機關、學校、單位、社區、家庭為主陣地,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無神論宣傳教育,形成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的良好風尚。認真組織實施“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

  14、不斷創新思想道德建設的載體。利用重大節慶日、紀念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運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國革命和建設偉大實踐所創造的崇高道德資源,豐富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典型的宣傳力度,發揮大眾傳媒在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注意發現和總結社會生活中的道德亮點,鞭撻不道德行為,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推動思想道德建設不斷發展。積極運用網絡、手機短信等新興傳媒手段,不斷拓展思想道德建設陣地,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15、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韶山“一號工程”為重點,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把青少年愛國主義基地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各級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強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管理和使用。充分發揮某“電視湘軍”的優勢,着力辦好某電視台金鷹卡通頻道。加強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專項治理,嚴格規範網絡文化市場,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努力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以課程改革為重點,抓好中小學校德育整體建設工程。緊緊抓住學校這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教育。積極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着力建立長效機制。紮實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組織好大學生參與“五下鄉”、“四進社區”等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深入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

  16、加大科學普及和普法教育力度。以科普設施、大眾傳媒、科普組織和科普隊伍為主要依託,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努力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繼續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進依法治省和依法行政,以領導幹部、青少年和流動人口為重點,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形成全體公民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風氣。

  四、努力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17、繁榮社會文化事業。積極推動文藝創作多出精品力作,以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為龍頭,充分發揮湖湘文化資源優勢,創作具有鮮明時代特徵、體現某特色的優秀作品,促進小說、戲劇、舞蹈、美術、書法、攝影、音樂、曲藝、雜技等藝術門類的創新與發展,用健康文明的藝術產品佔領城鄉文化陣地。繼續深化各級藝術表演團體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國家、集體、演職員之間責權利明確的藝術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藝生產的導向機制和獎勵機制,規範“田漢獎”、“芙蓉獎”的評選,逐步形成符合藝術規律、市場經濟規律的文藝創作激勵機制。大力發展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村鎮文化、家庭文化、校園文化,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創建“文化先進縣(區)”活動,建成4至6個“全國文化先進縣(區)”。充分發揮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站等基層文化單位的作用。進一步健全“政府買單,群眾看戲”機制。大力推動“五下鄉”活動的廣泛開展,探索實施城市醫務人員定期到農村基層服務制度、城市文藝團體每年三分之一時間下農村演出制度、城市科研部門和單位定點進行科技對口扶貧制度。加強農村圖書發行網絡建設,逐步解決農民買書難的問題。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加快建設長沙簡牘博物館、龍山裡耶秦簡博物館等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的建設。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建立省、市(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繼續實施“萬村報欄工程”、“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二期工程”、“湘西地區鄉鎮文化扶貧工程”,推動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完成省群眾藝術館新館、某圖書館擴建等標誌性文化工程建設。

  18、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娛樂演藝、體育服務4大主導產業,提升品牌影響力。精心培育“金鷹節”、某衛視等媒體產業鏈。壯大某廣播影視集團、某出版集團、某日報報業集團、長沙晚報報業集團實力,推動有條件的文化體育機構發展成為產業集團,通過資本經營、品牌經營,培育1-2家進入全國十強、5-6家進入全國百強的報紙、刊物。積極調整圖書出版產品結構,鞏固中小學教育、教輔和科普、少兒、古籍、音體美等領域的品牌優勢。制定“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推進《世界館藏中華藝術瑰寶》、《湖湘文庫》等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推動動漫產業、網絡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形成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加快電子出版物和網絡新聞、網絡出版服務,積極開發新型出版媒體。提高圖書、音像製品發行現代化、網絡化水平,着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網上書店,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和農村、小城鎮市場。加快發展電視廣播業,完善有線廣播電視網建設,不斷擴大廣播電視覆蓋面和人口覆蓋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全面啟動廣播電視數字化,建設全省高速寬帶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某衛視逐步實行制播分離,節目年生產量在現在9000小時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8000小時。在廣播方面,節目生產量由現在25000小時提高到30000小時。網站、短信進入良性運行,經營收入不少於3000萬元。力爭“十一五”期間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到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過600億元,佔GDP7%左右。

  19、提高新聞宣傳質量和輿論導向水平。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在政治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全黨工作大局服務,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新聞工作的新途徑,改進宣傳報道方法,提高宣傳報道質量,努力形成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改革開放、有利於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輿論環境。繼續完善突發事件報道規定、報刊違紀違規警告制度、政法宣傳報道意見、媒體道歉制度、“十條規定”等新聞工作規章制度建設。搞好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典型報道和大型戰役報道,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20、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和《中國共產黨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優化基礎研究、強化應用研究、突出對策研究的原則,加強優勢學科建設,推動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綜合研究,做到布局合理,重點突出,形成一批具有某特色、走在學科前沿、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優勢學科及學科群。緊緊圍繞某“三化”戰略目標,以我省“十一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服務黨委政府決策、服務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優秀成果。加強社科規劃和管理工作,力爭“十一五”期間我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達到200項,完善省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招標工作,加強社科研究人才隊伍特別是“百人工程”專家的培育工作,加大對省社科研究重點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

  21、進一步搞好對外宣傳工作。加強外宣陣地建設,繼續辦好紅網、某在線、金鷹網、星辰在線等重點新聞網站,開辦紅網英語頻道,進一步強化紅網的外宣功能,使紅網成為境外了解某的權威窗口;充分發揮某衛視和某人民廣播電台海外覆蓋的作用,繼續辦好香港《文匯報》“看某”、美國《僑胞》和法國《歐洲時報》“今日某”專版。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大力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發揮海外華人華僑團體的作用;積極創辦國際性和國家級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努力在國外開展對外文化交流主題藝術節活動。抓好外宣品製作、陳列和發送,完成全省外宣品的基本配置,形成主要包括《中國某》電視形象宣傳片、年度手冊、多媒體光盤等產品的系列外宣精品。逐步在機場、車站、碼頭、涉外酒店和旅遊景點設立對外宣傳電子屏和外宣品陳列架,做好外宣品發送工作。

  五、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22、堅持不懈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活動。繼續實施環境創新工程和交通暢通工程,力爭在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兩個方面有明顯改觀。繼續開展“講文明、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及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婚育新風進萬家、幫困助學、“社區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崇尚科學文明、反對愚昧迷信”、“倡導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等群眾參與面廣、效果好的主題活動。堅持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活動,重點治理水污染、大氣污染,改善環境質量。

  23、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活動。進一步加大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力度,以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和完善城市整體功能。大力興辦各類文明市民學校,強化行為規範和市民教育,加大公民基本常識和社會公德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市民文化道德素質。夯實基礎,大力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小區、文明樓棟、文明家庭活動,促進城市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文明城市、文明社區(小區)創建覆蓋面力爭達到90%左右。3-5個城市創建成“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省30%以上的大中城市、省轄市城區、縣級市和縣城建成省級文明城市、文明城區和文明縣城。

  24、大力推進小康生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全面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水平。抓好小城鎮的小康生態文明創建活動,把這項活動與小城鎮發展戰略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地級市的示範輻射作用、縣級市和縣城的中心帶動作用、小城鎮的紐帶橋樑作用和文明單位的幫扶作用,廣泛開展城鄉精神文明共建活動,積極探索城鄉精神文明共建的多種實現形式,繼續開展“湘西生態民俗文明走廊”和“湘東革命老區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片”等連片創建和城鄉結對共建活動。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小康生態文明村鎮和文明戶的創建覆蓋面力爭達到70%,建設一批規劃科學、管理有序、整潔美觀、風氣良好的小康生態文明村鎮。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科技示範戶”等多種形式文明創建活動,着力解決封建迷信、打牌賭博、人情風盛行等陳規陋習,加大改水、改廁、改廚、改圈力度,逐步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25、抓好創建文明行業活動。要重點抓好與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窗口行業、執法部門和黨政機關,並注意向其它行業擴展。着力抓好基層示範點工作,公安、交通、衛生、通訊、氣象、工商、建設、電力、貿易、民政、司法、水利、供銷、稅務、醫藥、旅遊、鐵路、民航、金融等行業要制定規劃,扎紮實實地開展優質規範服務活動、政務公開活動,繼續推行社會服務承諾制和公示制。根據新的形勢,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探索開展非公有制企業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拓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覆蓋面。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行業參與文明行業創建活動的覆蓋面力爭達到80%,建成省級文明行業8-10個,全國文明單位80-120個,省級文明單位800-1000個。

  六、實現“十一五”工作目標的主要措施

  26、加強組織領導。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納入到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的目標管理考核之中,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7、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在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上下功夫。真正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极參与”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同時,要注重把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轉化為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促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穩步、持續發展。

  28、堅持齊抓共管。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都要圍繞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發揮各自優勢,實行齊抓共管。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按照分工協作的要求,落實“守土有責”的要求,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各部門尤其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主動擔負起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職責。各級文明辦要在黨委、政府和文明委的領導下,協調有關部門和人民團體,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充分發揮全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29、抓好隊伍建設。廣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艱巨性、長期性和複雜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特點、新途徑和新辦法。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強業務學習,強化實踐鍛煉,努力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本領。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鼓實勁、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不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切實在轉變作風、求真務實上下功夫。

  30、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中央有關文化經濟政策,加大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特別是要加大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力度。各級財政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資金安排要隨着財政收入的增長而不斷增加。要建立有效的專項資金制度。認真做好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徵收、管理、使用工作。對宣傳文化企業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和扶持。進一步完善鼓勵捐贈和贊助等各項政策,拓寬渠道,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業。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
網友評論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