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小景
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準,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
綠色食品所具備的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
2、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
4、產品的包裝、貯運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
綠色食品與普通食品相比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1、強調產品出自良好生態環境;
2、對產品實行“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
3、對產品依法實行統一的標誌與管理。
在選擇綠色食品時注意:
凡綠色食品產品的包裝上都同時印有綠色食品商標標誌、文字和批准號,其中標誌和綠色食品四個字為綠色襯托的白色圖案。除包裝標籤上的印製內容外,貼有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統一防偽標籤,該標籤上的編號應與產品包裝標籤上的編號一致。
在包裝上還應有激光防偽含標貼,所謂“四位一體”。如果此時,您還不能確定真偽,可打電話向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標誌處聯繫諮詢,電話:*********。
天然食品並非都是綠色食品
現在的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食品越來越多,更有許多廠商在產品宣傳上做文字遊戲,什麼“天然”、“純天然”,彷彿是在說,瞧我的產品無污染。其實這是個誤區。在一項科學家進行的檢測中發現,一些天然食物中含有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如亞硝酸(強致癌物)、生物鹼、某些酶類以及農藥等。這是因為環境污染;這是因為環境污染無所不在,天然植物生長其中,同樣會受污染;同時,為了生存,這些植物往往會產生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以抵抗更多更凶的病蟲害。所以,“天然”、“純天然”並不能等同於無污染、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
小學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二)
“挖掘地方竹文化資源,推進綜合實踐活動”是在全面實施新課程,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針對我校亟待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而提出的研究課題。意在通過此項活動,進一步振奮師生精神風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很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促進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一、課題的提出。
竹的虛懷若谷和高風亮節自古以來被人讚頌。東坡居士云:寧可實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鄭板橋為官時愛“衙齋卧聽瀟瀟竹”。竹成了高雅、溫馨、堅韌、吉祥的美好象徵。
靖江過去是有名的竹鄉,是竹美化了靖江,那茂密葳蕤的竹林分佈在村村埭埭,墨綠色,如煙似雲,一叢叢、一片片,四季長青,翠色慾流,迷眼醉心,讓靖江成了一幅巨大的水墨畫。是竹給靖江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竹園成了農家的小銀行,是富裕的象徵。製造竹器是各家各戶農民的“第二職業”,那花紋細密的涼席、實用好看的竹藍,至今蜚聲中外。
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靖江的竹子開始染上一種病,先是根部黃色銹斑,然後整棵枯死,沒幾年,靖江的竹林就“全軍覆沒”了。沒有了竹,靖江農村也風韻大遜。
為此,我們提出以“竹文化研究”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以此來懷念竹的溫馨,尋找竹的足跡,發現竹的價值,歌頌竹的精神,學習竹的品質,探究竹衰原因,從而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本課題的價值目標指向育人,以教會小學生如何做人為宗旨,以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歸宿。通過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形成熱愛自然,自覺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考察、調查、訪問,讓學生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學習生活態度;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開發利用竹文化資源,弘揚竹文化精神為抓手,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加快我校課程改革的步伐。促進學校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利用竹文化來培養和塑造小學生生理、心理、思想特點。
三、課題的內容結構
基於小學課程綜合化的要求,着眼於實現課程結構年級段銜接,實驗嘗試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根據自然、社會與自我這三個維度,結合學生特點,從探究物質世界,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自我成長三條線索,形成研究的整體結構,從而構建出斜橋鎮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整體系。
一、二年級主要從現實生活中查找竹的產品,認識竹的用途,感受竹的價值。三、四年級通過搜集有關竹的詩歌、諺語、名言、成語、故事等,尋找竹的足跡,發現竹的品位。五、六年級以研究性活動為主,通過對竹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謳歌、學習竹之精神品質,尋找家鄉竹子衰落的原因,為竹的重新種植提供一點理論設想。
主題活動
探究物質世界 關注社會生活 感受自我成長
我家的竹器 竹文化知多少 竹之精神激勵我
我喜歡的竹器 生活離不開竹 我為家鄉添新竹
(一二年級) (三四年級) (五六年級)
當然,以上界定只是參考,在具體實驗中,並不能拘泥於設定好的框架,可依據學生和教師的具體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
四、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討論研究內容,設計研究方案,明確研究小組,確定實驗班級,培訓實驗教師,開始點上實驗。
2、實施階段:做好活動由點到面的過渡,全面開展竹文化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在指導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開展調查訪問,翻閱圖書,上網查找有關資料,記錄一些活動的心得和體會;教師幫助收集整理資料,形成實驗報告。
3、總結階段:篩選研究內容,撰寫總結報告,編印有關資料,形成校本課程。
五、課題的組織實施
為保證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現規劃課題管理的實施流程如下:
領導小組 校 長 室 (負責對課題的開展進行統一的協調)
指導小組 教導處、教科室 (負責培訓、指導、鑒定教師工作,整理活動資料)
實施小組 少先隊、教研組 (負責課題的組織與落實,定期研討子課題開發與實施,監督年級組的工作)
年級組 (負責與本年級各班切磋確定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
班級 (班主任負責協調、管理各小組活動)
六、課題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不再是外於教學與學習環節,它與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三者是同時發生與發展的。在“感受自我成長”領域,課題展開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評價”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的實現又內在地建構了這一領域的課程內容。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尤為顯得重要,評價的過程將成為課程開發與創作的過程。
1、強調評價的過程性
一方面,採用學生記錄“我的小檔案”或教師給予“即時評語”等措施使評價貫穿於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情緒情感,參與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現。
2、倡導評價的多元化
首先,鼓勵學生多樣的活動方式以及成果表達方式,肯定學生與社會交往的多元方式。其次,採用檔案袋評價、展示性評價、研討式評價等多元的評價方式。再次,通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包括來自於家長、學生自己以及指導老師等多方面的信息。對教師所進行的評價則採用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和行政評價等不同的形式。
3、注重評價的反思性
在每一活動領域結束后,通過發放問卷,召開討論會等形式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得與失,恰當地規劃下一步行動。同時教師通過撰寫案例,反思自己的指導策略。
小學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三)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充分發揮“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暑假“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意義
1、指導思想:將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關心社會發展,去關注社會問題,去嘗試解決自己研究的社會問題,成為學生課餘生活的有益補充,開闢出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實踐的新途徑。
2、意義: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充分發揮“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暑假“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意義
1、指導思想:將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關心社會發展,去關注社會問題,去嘗試解決自己研究的社會問題,成為學生課餘生活的有益補充,開闢出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實踐的新途徑。
2、意義:
1)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
2)參與社會實踐,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
3)主動服務社區,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
二、社會實踐的組織形式:
1、組織形式:小組合作模式。學生一般由6—10人組成社會實踐活動小組,自己推選組長,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等)為指導老師。研究過程中,活動小組成員有分有合,互相協作。
具體過程參考如下:
A、編組、選題;
B、聘指導教師;
C、制定活動方案;
D 、小組研究設計具體操作(設計訪談表格、問卷;制定參觀、觀察、活動計劃;準備錄音機、錄像機等活動工具);
E、實踐活動(觀察、訪談、問卷、實驗)
F、分析活動資料(定量:用統計圖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調查結果;定性:用比較與分類、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資料,找出規律特點。)
G 、撰寫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三、注意事項:
1、在生活中提煉。從社會生活中選定主題,讓學生關注社會,體驗社會角色;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問題;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生活。
2、在興趣中選擇。捕捉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間相互感染、相互促進,更好地發展興趣,培養特長,提高綜合素質。
3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網絡已經成為最大的資源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技術和資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同時要充分利用圖書資源,從圖書館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4、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從參與研究的對象來看,可以採用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學校合作的方式。從研究採取的手段來看,可以採用活動設計、網絡技術、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實驗演示、表演交流、測量製作、社會宣傳、服務、總結、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
三、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1、社會參觀活動。
2、參觀、訪問、考察(革命遺址、、英雄模範人物、傑出人物、現代化建設成果、工廠、高新技術產業運作情況……),例如以當地的居民小區為調查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可以 “商業網點”、“文化娛樂”、“教育設施”、“交通路線”等為研究方向。
2、社會調研活動。(參考主題如下,也可自選主題)
1)關於生活用水狀況調查研究
2)關於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可行性調查
3)家鄉白色污染調查研究
4)家鄉交通安全問題研究
5)村民交通意識及對策
6)鄉村道路狀況及改進意見
7)小學生的休閑生活調查研究
8)小學生的消費觀念與行為研究
9)小學生的飲食與營養問題研究
1 0)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調查與研究
11)小學零用錢數量的調查
3、社區服務活動。
社區保潔活動、社區護綠活動、社區綜合宣傳活動、社區“陋習”糾察活動、社區敬老愛老活動、社區幫困助殘活動、社區讀書輔導活動、交通服務活動、環保志願者活動、社區公益勞動。
參與社會實踐的班級和個人,必須注意自身形象,認真參加活動,為學校和個人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四、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安排
20**年7月4日
下發《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布置暑假社會實踐工作。
20**年7月5日——7月9日
學生6—10人組成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小組(每班至少3組),推選出組長自主選題,自己聘請1—2名指導教師(學校教師或家長),初步制定《小組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20**年7月10日—8月23日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20**年9月5日前 各班向行政辦提交下列社會實踐總結材料:
1.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
2、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每班3份,其中必須有一份關於交通安全的調查);
3、活動照片、錄像、錄音等資料。
4、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記錄
20**年9月初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具體時間待定)
1、以班級為單位,以班會、板報、專刊、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2、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展示會。
3、評選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社會實踐優秀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
4、舉辦“走向社區,走向實踐”學生社會實踐總結表彰大會。
恩州小學
20**.9
相關範文
- ·暑期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愛心協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社會實踐活動
- ·師範學院2013年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方
- ·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思想政治理論課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 ·中學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暑期山區勵志助教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2014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施
- ·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計劃實施方案
- ·組員社會實踐活動感想
-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活動有感
- ·201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
-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 ·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 ·學雷鋒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 ·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 ·學校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規劃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 ·高校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策劃
-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上的發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 ·關於社會實踐活動的國旗下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