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案

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案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案 標籤:研究生畢業 兩個文明建設 文化苦旅

  區域學校文化是以教育價值觀為核心的各種觀念、制度、行為等要素的集合體,它是凝聚和激勵區域全體師生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精神力量,是推動區域教育創新和學校發展的強大內驅力。當前,跨文化交流日益擴大,中國教育正經歷着中國教育史上最大的發展和最深刻的變革,種種思想觀念的交鋒,體制機制的衝撞,使學校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區域學校文化建設,能提升學校的整體競爭力,有利於現代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區域學校文化建設,能促進學校主體的主動、全面、和諧、多元的發展,有利於塑造全面發展的人;區域學校文化建設,能引領區域文化方向,有利於建設文明和諧社區。

  (三)開展區域學校文化建設是實現閔行教育現代化的需求

  在2004年的閔行教育工作會議上,閔行提出了至201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教育現代化需要有現代化的學校,現代化學校則要有現代化精神、現代化的觀念、現代化的制度、現代化的思想意識、現代化的道德情操、現代化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一句話,現代化的學校要有現代化的學校文化。也就在2004年,閔行區成為現代學校制度研究的國家試驗區。幾年來,在政府層面開展了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育教學督導、教育財政撥款、校長隊伍考核與選拔這五大框架制度的設計;學校層面進行了學校章程、發展規劃、形象設計、民主管理制度四項核心制度建設。隨着課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在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制度背後的倫理精神、道德取向和文化價值基礎,用現代學校文化統領現代學校制度的方向,通過制度建設,提煉、培養、提升、相對"固化"區域學校精神文化,提升學校的"軟實力"。

  (四)開展區域學校文化建設是實現閔行教育內涵發展的需求

  閔行教育發展到今天,破解了一個又一個教育改革中所面臨的難題,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嶄新格局,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使閔行教育與閔行的經濟實力、社會發展相適應;如何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能力;如何縮短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等等。這個需要我們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用全新的視角予以審視,用全新的思維、全新的方式去予以突破。對於學校的發展而言,其決定性作用往往不是制度,而是全體師生普遍認同的學校文化。因此,在區域範圍內開展學校文化建設符合閔行教育內涵發展的需求,它是促進閔行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有效路徑,為提升學校的整體競爭力,促進現代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舞台。

  三、基本概念與理論依據

  (一)關於"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基本概念

  基於對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的時代背景、研究現狀和相關理論的認識,我們對"區域學校文化"的基本概念作如下表述:

  1、關於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校文化,一般指的是各級各類學校在其發展過程中所留下的各種遺存。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學校制度文化和學校精神文化等。狹義的學校文化,一般指的是各級各類學校在其發展過程中所留下的各種精神層面的遺存,即廣義學校文化系統中的學校精神文化子系統。例如:學校辦學理念、學校定位、學校三風、校訓、校歌等。

  2、關於區域學校文化。區域學校文化是指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區域層面學校群體在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逐漸積累、共同創造生成的價值觀念、制度規則、行為方式及其活動結果,以具有區域特徵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質形態等為其系統表徵,影響、制約着學校群體成員的一種文化。

  綜上所述,我們對"區域學校文化"建設形成以下幾點基本認識:

  1、區域學校文化建設,應以建立區域廣大教職工普遍認同的教育價值觀為核心。

  2、區域學校文化建設,應以建立和諧的,以區域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的,既有共性與個性互相包容,又有區域特徵與個性呈現相互交融的、和諧共生的學校文化為主要建設內容。

  3、區域學校文化建設,應體現以人為本,以教師、學生自主發展為本,以建設與區域的經濟實力、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和諧、健康、生態、精緻、開放、多元"的體現生命成長的,具有閔行區域特色的學校文化為主要目標。

  和諧:原意為“和睦協調”,它是自身不斷發展、結構不斷完善、和諧度不斷增加的系統的表現。在學校教育系統中,和諧是系統整體性和多樣性的表現。本項目所指的“和諧”,是不同學校文化之間、學校文化與教育之間的一種互相促進的、共同發展的協調狀態。

  健康: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本項目所指的“健康”是相對於文化的性質和內容而言的,即學校文化應該是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發展的文化。

  精緻:原意為“精細周密”、“美好”。它表明了學校教育所應該達到的一種目標或狀態。精緻化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走向,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理念、新策略,是融整合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的思想,注重管理過程和管理細節,力求做到更好。本項目所指的精緻的學校文化包括:精緻的教育理念、精美的校園文化、精細化的管理策略、精幹的教師團隊、精緻的課堂教學等等。

  生態:原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本項目所指的“生態”意為注重教育系統中的人與文化環境的聯繫,並且創造一種良好的“文化生態”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乃至學校的發展。

  開放:原意為允許進入,也指思想的開通與解放。本項目所指的“開放”表明了我們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持有的一種態度,即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是對他人、他校以及其他先進文化成分的吸收。

  多元:多元文化是針對單一(單元)文化概念而言的。它是指在一個區域、地域、社會、群體和基層等特定的系統中,同時存在、相互聯繫且各自具有獨立文化特徵的多種文化。我們認為,儘管各個學校的文化有所差異,但每所學校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是能夠並存的,並且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來促進共同的發展。

  (二)關於"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理論依據

  區域學校文化建設是我區新一輪教育發展中提出的新課題,對它的概念、理論基礎構成及其的操作定義等,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探索,才能形成基本共識,才能尋求比較滿意的結論。作為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的研究者、設計者和實踐者,我們在探索"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的理論架構時,主要以三方面的理論作為實驗研究的支撐點:

  一是教育學,以現代教育基本理論作為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理論導向。現代教育基本理論認為,現代學校教育的核心功能是"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發展",學校的教育行為應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提升教師的職業尊嚴與內在歡樂,在成教育之事的過程中,成教育中的人,關注成各類教育之事的活動過程中的文化滲透,關注成各類教育中的人的生命價值中體現的文化因素。以學校領導和班級師生的教育行為和生存方式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並以此建立起具有共識性的個性化學校文化。

  二是文化學,以當代教育文化學的相關理論作為現代學校"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基本理論框架。文化學認為文化是個複雜整體,根據目前對學校文化的研究,可以將學校文化簡單分為四個基本層次: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精神文化、學校行為文化和學校制度文化。學校作為以師生之間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為主的一種特殊組織,充滿教育實踐活動,教育作為直面人、通過人、為了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必然是一項充滿過程性、關係性的人類文化事業。由此,"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將緊緊圍繞學校文化建設的四大層面進行。

  三是社會學,文化根植於社會中,文化是長期積澱形成的,文化是一種力量。學校是一個社會機構,它既是一定社會發展的產物,又是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助推器。學校是融會知識、傳播文化的場所,任何學校都通過課程設置、管理制度、評價標準和校園環境、師生活動等,將民族和社會的文化灌輸進學生的頭腦,再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使其理解、領悟、認同並深深地紮根於心田,使個體和社會獲得持久地發展動力。因而,文化傳承與創新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功能。

  四、指導思想、目標及原則 (一)"區域學校文化"建設及研究的指導思想

  開展"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是區教育局未來三年中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在建立和推進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進程中,我們的指導思想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十七大"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弘揚民族優秀傳統為基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在具體的實踐中,結合區域文化的特點,挖掘學校文化資源,以構建和諧學校文化為突破口,促進學校的均衡發展與個性化發展。

  (二)"區域學校文化"建設及研究的目標指向

  Ⅰ、"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總目標:

  完成"十一五"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賦予文化建設的任務,完成現代學校制度背景下學校文化建設的項目任務,學校文化為學校發展服務、為社區服務的能力顯著增強,為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社會進步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區域形成"和諧、健康、生態、精緻、開放、多元"的體現生命成長的,具有閔行特色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呈現多元、人本、開放、個性化的特徵,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歷練出一支有智慧、有創造的專家型校長隊伍。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團結協作、並逐步形成學校獨特的學生文化,在教師的師德建設與專業成長中能呈現繼承發展、追求卓越、廉潔高效的教師文化。

  Ⅱ、"區域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具體目標:

您正在瀏覽: 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案
網友評論
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案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