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科學領導 統籌規劃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科學領導 統籌規劃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科學領導 統籌規劃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標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科學發展觀 贏在規劃 兩個文明建設 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這是黨中央統攬全局、着眼長遠、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惠及億萬農民、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是我們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必須擔負和完成的重要使命。今年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開局之年,我縣始終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話20字(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模式,以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尚、建立新機製為主題,以20個新農村示範村和30個整治村為重點,圍繞“村民富、村莊美、風尚好、班子強”的要求,科學領導,統籌規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科學謀划,確立新思路

  隨着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任何組織和群體要有效地進行活動,順利地實現既定的目標,就必須實施科學的領導。實施科學領導,首先必須要有科學的工作思路。針對當前農村基礎設施較為薄弱,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有待改善,農民文化技能素質較低等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們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堅持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因地制宜與典型示範,富民惠民與穩步推進的原則,制定了《望城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全面科學的建設思路。一是明確分“兩步走”的戰略構想。第一步:2006年至2008年抓試點、闖路子,2009年至2010年建機制、促發展;第二步:再用5年時間抓完善、上水平,到2015年把全縣農村基本建成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文明秀美、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到一年啟動,三年突破,五年變樣,十年巨變。二是確立“六新”的建設目標。即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水平實現新提高,鄉風民俗塑造新風尚,鄉村面貌呈現新變化,村級班子煥發新活力,鄉村治理健全新機制。同時,通過新農村建設,達到“六有”,即鄉鄉有主導產業、村村有科學規劃、人人有創業技能、戶戶有致富門路、家家有文明公約、處處有和諧環境。三是開展兩個不同層面的示範。第一個層面是今年啟動20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主要在交通幹線、城鎮周圍、旅遊景點周邊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方布點;第二個層面是搞好30個整治村,主要以偏遠落後的村為重點。四是確定了示範村“三整三改一分離”(整修村組公路、整治生態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改電、改水、改廁,人畜分離)和整治村“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污水,改水、改廁、改灶、改豬圈)的建設內容。

  二、突出重點,邁出新步伐

  實施科學領導,必須要有科學的工作方法。新農村建設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項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基礎工程。只有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掌握科學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點,才能真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突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把望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做大。每年力爭引進過千萬元農產品加工企業10個,過億元的2個,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10個。二是把優勢產業做強。發展特種水產養殖15萬畝,擴張板塊規模,做活百里水產走廊文章;將分散的農家樂升級為具有水鄉文化的觀光旅遊線路,實現營業收入過億元,打造生態休閑農業品牌。三是把傳統產業做亮。發展大戶養殖,擴大生態養殖小區,年生豬出欄達120萬頭;發展生態優質稻種植20萬畝,實現“國家級優質稻生產基礎縣”目標;發展千畝以上連片蔬菜種植基地10個,萬畝蔬菜種植板塊2個,打造無公害放心菜品牌。同時,財政投資100萬元,重點扶持縣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2、突出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態優美的山丘型自然村落;水鄉文化,田園風光的平湖型農民新村;文明秀美、和諧發展的社區型居民小區。二是從基礎入手,找准切入點。從農民最關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花錢最少、見效最快的事情做起,從農民最積極、幹部最主動、條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以水、電、路、廣播電視、通訊建設為突破口,政府每年每村安排20萬元辦點經費,採用村民理事會管理與農民自主建設的模式,用五年時間基本達標。

  3、突出發展勞務經濟。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培訓規模。今年除上級投入外,縣政府投資300萬元,對通過培訓並已安置就業的農民工每人補助500元,屬特困家庭的每人補助1000元,計劃年內培訓6000人,安置5000人。二是創新辦學模式,暢通輸出渠道。堅持農科教結合的培訓模式,整合縣農廣校、縣職業中專及社會辦學機構教育資源,採取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校企聯合、委託培訓的形式,強化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精心打造勞務品牌。形成農民培訓、勞務輸出、回鄉創業、跟蹤服務一條龍的長效機制。

  4、突出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一是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合理劃分鄉鎮事業站所職能,積極推進鄉鎮文化站所改革試點工作,綜合設置機構,精減人員編製。二是組建三大公司:即水利建設投資公司、公路建設投資公司、城鎮建設投資公司,通過市場運作,盤活存量資產,加速資本運營,拓寬籌資渠道,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建立土地流轉中心,繼續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挖掘土地潛力,促進農業生產要素優化組合。四是設立財政償債基金,健全縣鄉償債機制,落實化解村級債務試點工作,推進縣、鄉、村消赤減債工作。

  5、突出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一是抓村干培訓。一方面,組織示範村支部書記到市裡培訓,到經濟發達的地區參觀學習,拓視野、長見識,當好火車頭;另一方面,組織第一書記、書記到縣裡培訓,到兄弟縣市參觀學習,取人之長,學以致用。二是抓骨幹培訓,以村為單位,由縣新農村辦組織黨員骨幹在本村培訓,到縣內典型村參觀學習,轉變觀念,激發熱情。三是抓農民培訓,由縣新農村辦牽頭,縣農科教辦組織有關單位骨幹下村,舉行新農村知識講座、法律知識宣講、實用技術培訓,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6、突出推進和諧農村建設。一是解決“四難”問題。硬化所有的示範村通村公路,修好通組公路路基,解決“行路難”問題;鼓勵農民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實行大病救助,解決“就醫難”問題;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實施助學工程,解決“上學難”問題;對受訓農民實行直補,並安置就業,解決“就業難”問題;二是搞好扶貧幫困。“五保”老人集中供養,5%的農村人口進低保,“一對一幫扶”工程,確保農村貧困家庭的生產生活;三是實行縣級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積極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確保農民安居樂業,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三、強化措施,構建新機制

  實施科學領導,必須要有科學的工作機制。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全新的實踐,是一個探索積累的過程。對此,我們只有建立健全領導協調機構,創新工作機制,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1、創新投入機制。建立長效的投入機制,我們提出了“六個一點”: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政策,上面爭取一點;預算后再追加一點;部門參加示範村現場辦公會支持一點;採用“雙贏”式建設模式融資籌措一點;鼓勵創業成功人士支持家鄉建設捐一點;發動農民籌資籌勞出一點等多種方式,全縣共籌措資金6.88億元,實行項目運作,統籌安排,集約投放。

  2、創新領導機制。採用“一線工作法”,創新領導機制。一是“書記工程”制度,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委領導、政府負責;二是“三級聯點”制度,縣級領導聯點,縣直單位辦點,鄉鎮幹部駐點;三是“第一書記”制度,從機關選派20個優秀青年幹部到示範村任第一書記,增強班子戰鬥力;四是“一對一幫扶”制度,全縣副科以上幹部均聯繫一個貧困戶,實行一對一幫扶;五是成立“新農村辦”,負責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聯繫協調、業務指導、檢查督促。做到責任到人,工作到位。

  3、創新激勵機制。為了有力、有效、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我縣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政策。縣委、政府制定了《關於推進新農村建設若干意見》,《關於新農村建設項目補助辦法》與《農業產業化建設獎勵辦法》,各鄉(鎮)、村相應制定了有關《實施辦法》,特別是7個都市區鄉鎮和20個示範村力度更大。縣委、政府明確規定:凡捐資萬元以上,上光榮冊;10萬元以上的由縣委政府授予“支持新農村建設突出貢獻者”稱號,實現了政府主導,農民自主建設。

  4、創新參與機制。縣委、縣政府下發了《關於明確縣直單位新農村建設目標責任的通知》,縣直各單位下基層排憂解難辦實事,實施科技入戶工程,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通過“一對一幫扶”活動,全縣黨員幹部紛紛上戶,進行產業扶貧;通過“示範組”、“示範戶”評比活動,黨員骨幹帶頭籌資籌勞,農民積極自主建設;通過“雙贏式”建設模式,激活民間資本,創業成功人士紛紛投資興業,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形成了能人興產業、農民建家園、幹部搞服務的良好氛圍。

  5、創新競爭機制。示範村一定三年,實行動態管理。一是嚴把入口關。哪村農戶熱情高,自主建設好,班子戰鬥力強,工作基礎好,並完善了申報手續,哪村就進入20個示範村行列。二是嚴把管理關。示範村建設實行一月一報告,一季一調度,半年一檢查,年終一考核。同時,分階段、分重點逐項考核驗收,實行滾動式管理。三是嚴把出口關。實行“半年整改,年終淘汰制”,對考核驗收不合格、整改不到位的個別村,實行“末位淘汰制”,由建設進程快、特色明顯的村遞補,有效地強化了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意識和績效意識,推動了工作的深入開展。

您正在瀏覽: 科學領導 統籌規劃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網友評論
科學領導 統籌規劃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