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得得9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標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鄉鎮 認識方向 軍訓心得 兩個文明建設

  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農村,是農民們的生存家園,也是鄉鎮幹部們賴以存在的精神家園。當我們鄉鎮人一輩又一輩,一年又一年,在廣闊的農村貢獻青春年華時,農村的繁榮和發展也就成了我們的夢想和期待。我們和農民一樣渴望着腳下的這片土地熱起來、美起來、靚起來。

  一、農村,我們永遠的家園

  曾經有很長的一些時間,在三農問題上,沒有更多的人提起和關注新農村建設,人們把眼光和話題均放在了三農之外;曾經有一些響亮的聲音,反覆倡導只有把農民從農村和土地上徹底地轉移出去了,三農矛盾和國家發展的一切難題才迎刃而解;曾經有一種更極端的理論,“要想富裕農民,必失消滅農民”。作為與農民血肉相聯、與三農息息相關,長年累月奮鬥在農村一線的鄉鎮幹部,我們對這些理論和觀點曾深深地困惑、憂慮和不敢苟同。用城鎮化、工業化、市場化來徹底解決三農問題在我們眼裡是過於理想化的論斷,相對於國情和現實是過於高遠和虛幻。九億農民脫離了生生不息的土地,他們怎樣生存?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的程度達到了能承擔九億農民的生存保障嗎?看看今天正在飛速發展的工業,令人目不暇接的市場和花團錦簇的城市給農民提供了些什麼?!又能更多地提供什麼?!連每月***-***元的低得可憐的工資都無法保證按時兌付,還談其它?!看看我們的民工們的工棚和吃的粗食,以及討要工資的艱辛,那些大力提倡用轉移農民、消滅農村來改變國家的面貌,振興國民經濟、建立和諧社會的人就應該噤口!

  (一)農村,有農民永遠脫離不了的生存要素。

  農民這個龐大的群體能夠生存,依賴的是廣闊的農村。那裡有他們永遠脫離和捨棄不了的生存要素。我曾經把這些要素歸納為維持農民生存的六大基地:糧食基地即土地,雖然少,卻能維持溫飽;房屋基地即農舍,質量雖然參差不齊,但面積卻絕對寬敞夠用,這遠超過城鎮居民的平均水平;園田基地即菜園,每日必須的蔬菜供應所在,在那些偏僻不發達的山區農村,沒有市場和蔬菜交易,農民不出錢就能吃上各類時令蔬菜;燃料基地即山林,這是農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燃料來源地和少量的經濟收入補充基地,很多山地農民靠山林樹木創收,種植木耳、香菇等也能維持全年的現金支出;人情基地即村莊,當國家和社會機制沒有給農民任何生活、生存保障的情況下,村莊里那種普通而又獨特的不同於城市、社區的人情交往圈和交往方式將解決農民一切急難困苦、生老病死的重大問題。正是這六大基地保障了農民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無論是國家興,農民安居樂業,還是國家衰,農民窮困潦倒,總之,都是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供養和庇護着成千上萬的農民,也正是這些基本要素滿足了農民作為一個自然的人和社會的人不僅能夠活下去,而且比較有尊嚴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二)農村,是城市和工業發展及農村勞力轉移的堅強後盾。

  中國曾經有九億農民,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城市和工業吸納了近*億農民,留在農村的還有*億農民,這*億農民的小康之路、幸福生活如果全部寄托在離開土地和農村,讓他們走向城鎮和工業,並依靠城鎮、工業來完全徹底地解決他們生存和生活、教育和醫療等等,這在目前的中國現實里,幾乎無異於天方夜譚。不能因為*億農民進了城,打了工,有了超過農村留守人員平均收入的工資收入,就認為所有的農民都可以走這條路。要看到的是,走向城市和工業的都是農村的青壯年和比較有文化、有技能的一部分人,他們在農民和農村中也是生產力因素中和勞動力里最活躍的分子、最有創造力的群體。。可以說廣大農村和無數農民家庭將最有體力、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貢獻給了城鎮和工業,並且在這個貢獻過程中農村和農家是不計任何成本和完全處於劣勢的,連農民外出務工的往返路費這種成本都由農民自己承擔了,工資也是雇傭方說了算,農民根本沒有談判的能力。農村最具活力的一群人走了,最弱勢最需要關懷的一大部分人留下了,俗稱******部隊(老人、婦女、兒童);打工而去的農民還把所有的生存的問題,所有的困難和包袱,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情往來等等留給了農村和在農村的家庭。隨着工業化、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所需的人力數量會越來越少,所需人力的素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被淘汰出局的農民也會越來越多,那麼,農村無疑是農民永遠的家園!很多專家、學者和研究三農的人們只看到了轉移農村勞動力的輕鬆、便利和高效,看到了把所有農民轉移出去的美好前景,而沒有看到轉移農民的代價和成本,以及進城農民背後留下的那些沉重包袱和艱難困境。

  曾經有很多農民離家外出務工了,仍然堅決不丟棄農村的土地;也曾經有農民已經舉家遷往集鎮了,還要到城鎮外租種土地,甚至開荒種地;也曾經有多年從商已步入富裕行列的農民依然依戀着那偏遠脊薄的土地,這說明什麼?說明農民的生存危機意識難消,脫離農村這塊土地後生存的安全感缺乏。據估計,目前農村尚有*億農民,****年將仍有*億農民生活在農村。****年也還有*億以上農民在農村。不論城市和工業如何飛速發展,由此吸納去的農村勞動力如何多。總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農村這個大後方的穩固和支撐上的,沒有這個大後方作堅強後盾,城市和工業的發展無疑將會大打折扣,黯然失色。

  (三)發展農村,是治理我們國家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選擇。

  不管農村多麼苦、多麼窮、多麼臟、多麼亂和多麼差,她所承載的歷史重負和未來責任,都是無可用語言歸納和掂量的,也是我們這個正在負重前進的農業型的大國,再也找不到替代的所在。在城市和工業的基礎還很脆弱,它們尚有無數的自身難題亟待解決的情況下,把*億農民的生存和發展的命運再加到它們身上,其結果是無法想象的。

  即使是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的很好了,農民很大的可能也是在他們固有的土地上進行商品生產和工廠化的勞作。讓農民不脫離土地而發展產業是最明智而適合當前中西部我國廣大農村的。怎樣儘可能地引導農民在自己的家園上充分使用勞動力?發展市場需要的產業和生產社會消費需求的各種產品(首選農產品)、獲取效益的最大化、改善生活是最直接最可取的方式。這種方式比把大批農民弄到土地家園、農村山區之外,效果要好得多。例如成都市郭春城書記倡導的三個發展圈就是走這個路子;例如我們實踐中經歷過的發展煙葉、食用菌、蔬菜、養殖、加工等產業,農民沒有離開農村也能搞市場經濟,山區農民也能親手培育一朵朵高山產業之花,放出奇光異彩。

  因此,我們為什麼不能立足於農村、立足於農民自身談發展?問題的核心不在於他們是在城市或農村,而是怎樣發展農村和改善農民的生活以及解決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果用一些事半功倍的辦法就能讓農民生活得更好,何樂而不為呢?為什麼要用很多精力和財力、物力去把農民活生生地從土地上剝離出去呢?要知道農民與土地的血肉聯繫是與生俱來的,只要有農民就有土地,有土地就有農村,為什麼一定要全部改變他們的性質?讓一部分有能力、有技術可以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自然脫離土地和農村,或者農家裡的一個、幾個人離開,或者土地不需要時短期離開,其他的不能脫離農村的老人、兒童等不離開,不變其身份,就讓農村還是農村、農民還是農民,讓他們在一個建設的很好的新農村完滿地完成其生命的過程,於國家於農民未嘗不是件雙贏的大好事。

  目前,我國有限的耕地上養活了**億人口。人均耕地各地很不平衡,我所知的最少的一家*口人不足*畝地,也生存下來了,而且土地經營得好,家庭也過得還不錯。正是農民自己不脫離土地,並且將多餘的糧食供獻給城鎮,用這種方式比較好地消除了飢餓,減少了貧困人口的總數,穩定了社會秩序,使我們的城市沒有其它國家那樣大量的難民潮和大型貧民窟,國家沒有頻繁的農民暴動和社會動蕩,也沒有階級之間長期的你死我活的鬥爭,避免了引發更多的其它社會問題,比如因為飢餓產生的下一次土地革命。試想,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把農民就地安頓好,讓他們穩定地美好地生活在他們的家園——土地上,讓農民種地,工人做工,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讓國家騰出手和精力謀划更大更多的發展,這是多麼“划算”的事情!

  農民不脫離土地,溫飽主要由農民自行解決,發展主要由國家幫助解決,國家的壓力也會小得多,幫助貧困落後的農村、農民解決發展問題比解決*億人城鎮化生活所需的代價不知要少多少!所以,發展農村,建設新農村是我國治國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選擇。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網友評論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