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序 言

  今歲春天,恩師王敬禮將刊其文集《秋實散文集》,特意屬我作序為引,面對老師之託,學生頗難為情:昔時雖然深蒙老師耳提面命精心雕琢,說來學業的確進步不小,但終是天資愚鈍,與老師之期望大相徑庭,相去甚遠;又參加工作以來,繁務纏身,瑣事擾慮,終日碌碌,很少接觸詩文,在諸多方家裡手面前,難免有外行之嫌。然而師命難違,又何況學生在老師面前從未聽說過有“獻醜“之說。

  我與王老師相識、相交、相知,是始於1977年夏秋之交,已有三十餘年的時日。那時王老師剛剛從曲阜師範大學外文系畢業,被分配到壽光一中任教,我恰好初中畢業后考入壽光一中深造,有幸是王老師擔任班主任,從此成為他的弟子門生。記得當時“文革”動亂剛剛結束,極“左”思潮尚去人未遠,高考制度還沒有恢復,提及“教”與“學”二字,老師、學生都心有餘悸。王老師不怕閑言碎語,頂住輿論的壓力,勤懇認真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對學生百般呵護的母愛關懷都給我和我的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影響我們一生。三十多年來,每當我們工作遇到困難和煩惱而懈怠時,就想起他的諄諄教誨,忘不了他對我們做出的表率垂範。王老師一直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北斗坐標,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榜樣偶像。

  王老師雖職業是外語教師,但對於母語漢學非但不陌生,而且可說是於詩於文是“行家裡手”,記得當年他曾不止一次地回憶起前半生的經歷:自幼酷愛語文,課餘時間對中國文學小說名著手不釋卷;1972年高中畢業后,曾在公社廣播站任通訊報道員好幾年,負責寫一些反映農村工作和農民生活的通訊報道文章,由此打下了較為厚實的為文功底。進入曲師大深造后,又接觸了許多外文名著,中西文化交融合璧,使他文思大進。參加教育教學工作三十餘年以來,一直是筆耕不輟,課堂之餘把自己平時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隨歲月變化,王老師人生之感悟愈來愈深,為文技巧亦愈來愈精,文章思想主題亦越來越深刻,使人讀後受啟發亦越來越多。“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如今,王老師已年逾花甲,退出教壇已有好幾年的光景,仍樂此不疲,對昔時之作認真整理加工,並陸續在《壽光日報》、中國等一些媒體刊物上發表,共有100多篇,便是這部文集的由來。

  細讀王老師《秋實散文集》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寫景抒情、旅遊擷景、歲月回憶、教育勵志、讀書偶得幾個部分。一篇篇文字雖篇幅不長,王老師運用的是淡雅舒緩的語氣,一步步把讀者帶進文字中,讓讀者跟隨着他的筆觸去感受詩情畫意,大有古人曾鞏之文風。他那富含哲理的話語和深刻的睿智,彷彿在無形中有一根線牽引着人,去深思、探究。讓讀者在感受到閱讀優美文字所產生的美感的同時,又調動着人們的想象力去思索文字背後的內涵。

  “潤物無聲春永駐,青春常在長青春”,值此日麗風清、春色滿園之際,我和同學們共祝老師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也願老師有更多的佳作問世,學生們翹首以盼!

  魏金明

您正在瀏覽: 序言
網友評論
序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