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重陽話養老

重陽話養老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重陽話養老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在這個孝敬老人的節日里,我想說說養老的話題。

  人生在世,總會老的。我國已經成為老年社會,養老政策越來越完善,養老機構也會越來越多。然而,最好的養老方式到底是什麼?子女在養老中到底應該做些什麼?我又做到了哪些呢?一系列問題不斷出現,我們是無法迴避的,只有積極應對。

  我們不僅要在重陽節抽出時間,帶着小孩回家去孝敬老人,而且要把養老的思想貫徹下去,成為自覺行動。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期間,人們南來北往,急切地趕回家與家人團聚,並且會買禮物送給老人和孩子。但是,在平時,除了打幾個電話,老人們基本上都靠自己勞動所得來養活自己。有些不爭氣的孩子,還常年靠老人負擔自己的生活,自己好吃懶做,到處遊盪,或打牌賭博,或小偷小摸,使一些老人感覺凄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變成老人,現在孝敬父母,主動承擔養老義務,就會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使孩子自覺地履行養老義務。這樣一代代地把養老意識和美德傳承下去,沒有金錢作梗,不會說兄弟姐妹誰負擔多,誰負擔少,而是自願把老人養在身邊,就少了許多後顧之憂。

  按理說,最好的養老方式是居家養老,即老人在家,兒孫照顧老人,老人得病或病情加重的時候,兒孫送老人去醫院檢查或住院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又回家休養,直到終老。但是,如今的家庭是“四分五裂”:老人和兒童守家、青少年在校寄讀、成年之後外出深造和打工。有些家庭自建的房子空着,男人在山東、女人在上海、男孩在廣州、女孩在湖南,吃住都在外地,住在老屋裡的老人多麼需要兒孫在身邊,有說有笑,有吃有穿,不愁死在哪裡啊!老人的心裡只有子孫,子孫不在身邊,心中就無法安寧,他們擔心: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喊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還不如五保老人有政府做依靠,醫藥費全額報銷,廉租房高枕無憂,養老院非常熱鬧。

  子女照顧年邁多病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有能力賺錢的子女還是把錢看得重些,忽視了老人照顧甚至不願意照顧老人的大有人在。生活中,人們喜歡孩子,不喜歡老人,表現在:主動與孩子逗樂、給孩子買東西玩、送孩子讀最好的學校、生怕孩子餓了凍了生病了;面對生病的老人,敬而遠之,不聞不問,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牢騷滿腹,不願意守在老人身邊,特別是一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你推我,我推他,他推她,只想清閑,不想做事,甚至希望老人早點死,說什麼老人長壽對子女不力等,嚴重傷害了老人的心,也傷害了兄弟姐妹們的感情。本來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因為老人重病住院,就吵得雞飛狗叫:你說你沒空照顧老人,不肯出力;我說我沒有工作,生活艱難,不肯出錢;他與她指着你我,互相詆毀對方,說別人不是,說自己能幹,就是不知道如何孝順老人。

  捫心自問,我在養老方面,做到了哪些?從懂事的時候起,我會主動給父母做飯、掃地、洗衣服、看牛、扯豬草、關心村裡的老人和小孩,把自己家裡的東西分給周圍人吃,哪怕自己餓肚子;讀書在外,每逢放假,總會給父母買些禮物,捨不得花錢打扮自己,更沒有浪費一分錢去招惹是非;有工作之後,把自己的工資分成三份,一份給父母,一份給兄弟,一份留給自己生活;結婚之後,婆家和娘家都是我的家,公公婆婆和自己的父母哪裡不舒服,都是自己親自陪伴,給他們買葯、打針,安慰他們不要牽挂其它事情;幾十年如一日,孝敬老人,關愛幼小,我的工資大家花,只要大家樂哈哈。

  我有困惑嗎?困惑有三:一是做對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如果養成了他人依賴我的傾向,對他人是否有害?三是大家的文化層次與觀念不一樣,我主張敬老,有人旁觀,有人阻攔,養老成了一個社會大問題。

  “做一次好事不難,但做一輩子好人很難!”養老的出路在哪?請大家都來出出主意。

您正在瀏覽: 重陽話養老
網友評論
重陽話養老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