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謁普陀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2010年的初夏,因緣際會,我有幸在那梔子花開的時節來到海天佛國普陀山,在碧海仙山之處拜謁了南海觀世音菩薩,此別經年,每每憶起那仙霧繚繞所在中,觀音聖象莊嚴慈悲,普度眾生,都心生嚮往,幾度喟嘆。4年後的夏末秋初,我終於從繁雜的俗務中暫且脫身,打點好簡單的行囊和一顆虔誠的禮佛之心,前往普陀聖地。
行程並不輕鬆,近四個小時的高鐵,出了車站又是二十分鐘的計程車方能到達地處偏遠的賓館。寧波的路並不好走,坑坑窪窪,卻難得的是行路之處皆是遮天蔽日的香樟,縱然是這暑氣漸消的夏末,依舊能讓人聯想起炎炎烈日下那愜意的綠蔭清涼。青石板路上生着水色氤氳的青苔,時不時可見一條小河蜿蜒而過,環繞着南國的青瓦白牆,溫溫軟軟的江南,那麼閑適溫柔,幾乎讓人忘記這是生活節奏明快、經濟發達的大都市。
然而正在慨嘆江南溫婉,一場大雨傾盆而至,豆大的雨點劈頭蓋臉砸向地面,縱然枝繁葉茂的香樟也被砸得搖搖晃晃,正在貪看沿途美景的我忙不迭地搖起車窗,看那突如其來的暴雨在計程車的雨刷下蜿蜒成潺潺的小河,順着玻璃涓涓流下。好大的雨!會不會耽誤明天的行程?!我不由擔心。正在慢悠悠開車的師傅自在淡定地說:“這雨下不到一個小時就停,耽誤不了事情。”見我們仍然惴惴,他又補充道:“每日都會一場雨的,寧波人都習慣了。”
原來如此,看着外面依舊咆哮的暴雨,我不由暗笑自己對江南的印象實在仍舊停留在“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詩句中,哪知這裡不僅是江南,更是海濱。然而那些沉醉在古人詩意漫漫的描述中的痴人們,又何嘗想到還有這種水色鏗鏘的風骨所在。行者無疆,非身處不可知,倒並非古人誤導,實是江南水色,亦各有千秋。
冒着大雨下了車來到賓館辦理了入住,稍作休息了片刻,窗外已然雨過天晴,淺淺淡淡的白雲裝點下,天空明澈得溫柔,誰也料不到,那水色青藍,是被怎樣的暴雨沖刷出來,又是如何在雨住過後半點也不纏綿地露出了明朗的顏色。
簡單吃了晚飯,帶着旅途的疲憊和對普陀山的嚮往入眠,一夜好睡,醒來天色熹微,經過暴雨沖刷后的空氣分外清新。匆匆吃了早飯,上了大巴車,在香樟特有的清香中,向著普陀山奔去。
普陀山位於舟山群島中,從寧波出發,到達需要經過五座跨海大橋,煙波浩渺的海上仙山,硬是被天橋相連,任他風浪滔天,橋上來去自如,縱然使得天塹變通途,卻到底少了一份對仙山神秘的敬重。細細思來若是那仙霧繚繞間行了觀音菩薩的幾位仙友訪客,那必是叨擾了仙蹤而不自知。然而在這科技不斷發展的今日,古人所敬重的鬼神天地正在被一步步的探索,彷彿那些神秘神奇的現象不被解釋清楚就彰顯不了人類的智慧。且留些餘地吧,在那些不必要的地方,我寧願留着對天地自然的敬重,甘心拜服,也不希望你拿着厚厚一摞科學知識繼續侵略那不為人知的純凈。
車在碼頭便停下,大橋並未直達普陀山,想來菩薩所居聖地如何被那人間的車聲鳴笛所污,一行人下了車,排隊上了碼頭游輪,海浪起伏中,向著普陀山悠悠前行。
海上煙波浩渺,不知名的小島不時閃現,朝陽初升,波光凌凌中彷彿跳躍着許多金色的音符。湊在游輪小小的窗口上看着窗外的一望無際,那水天相接處是否會有仙人踏波而來?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原本讀之並無十分感慨,此刻此般景色近在眼前,竟然頓生莊周夢蝶之感,卻不知我這一介凡夫俗子,可否有幸在這仙境之地沐浴聖光,聆聽佛音,從而混沌中感悟出一絲別樣的靈光?
下了船,踏上海上佛山,腳下是雕飾着朵朵盛開蓮花的石階,造型各異,仰頭是佳木繁蔭,不知名的海鳥掠過碧色如洗的天空,縱然烈日炎炎,也讓人心生靜謐。這裡便是普陀山啊,觀音菩薩的居所!
沿着蜿蜒的山道向上走,腳踩蓮花步步高升,一路鳥語嫣然,虔誠的心情頓時多了一絲雀躍。在觀音洞前止步,恭請清香一盒,蓮花寶燈兩盞,潛心拜佛,但求家人健康平安,便是最好的心愿。觀音洞中的觀音聖像是最美的一尊,彎腰低頭小心行走,萬不可“碰壁”,那可不是好的意頭。普陀山香火向來鼎盛,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我相信那雙手合十之間,禮佛之心,眾香客皆似,正如那清香一柱,並非花費多少,但在於點燃了一份信仰,守護了一份慈悲。
出了觀音洞繼續向上,前往滴水觀音處,山勢並不崎嶇,茂林修竹,一路山色清幽,路上甚至可以一窺東海沙灘別樣的風情,同行的旅客已有疲憊之態,汗如雨下,許是期待已久,我並無勞累感覺,甚至一路走來愈加輕快。
滴水觀音寺廟前有一塊山石,形如青牛,據說從頭摸到尾,就是一年順到頭,由於時間緊張,我們只匆匆而過,便拜別了菩薩,抓緊行程。匆匆趕上隊伍,準備吃飯。
我本以為在這佛國聖地,午餐定然應以素菜為主,方能體現對菩薩的敬重,不想繞着圓桌團團坐下后,一掃菜色,竟無全素,樣樣皆見葷腥,不由無奈,縱然是海上群島,海鮮是特產,但是殊不知來普陀山的都是香客,一碟素菜更能彰顯佛國獨特的風土人情。回想起上山途中屢屢看到賣烤香腸、魷魚的,不由一哂,也罷,且入鄉隨俗!盡我所能不沾葷腥便是了。
普濟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廟,香火也是最盛,寺前一池荷花開得分外嬌艷,荷花池上三座大橋,各有說法。平板橋是給平民百姓走的,那拱橋是給皇帝走的,而最大的永壽橋則是人人必走,延年益壽。佛家門前亦是有等級之分,好在這永壽橋上不分百姓天子,正如一入佛門,萬人皆似。寺內人頭攢動,倒不像佛門弟子清修之地,不過大隱隱於市,在這繁雜中若還能求得正果,想必才是真正悟了道吧。被外界環境所左右,又怎能叫做真正的通透呢?當目光凌駕了所有事物之上,那些紛擾亦不算什麼了。
進完香火,我們向著期待已久的南海觀音處行去。臨海之處,仙島之上,對珞珈,倚普陀,南海觀音左手結無畏印,右手托法輪,寶相莊嚴,善男信女們的金飾鑄就成的純金面容,慈和如母。47朵蓮花拾級而上,漸漸近到蓮花台下,愈加屏息靜氣。觀音慈悲,面對這33米高的菩薩聖像,更覺佛法無邊,自身渺小。雙手合十,伏地跪拜,我彷彿聽見喃喃的海風吹來佛音梵唱,輕唱着我懂或不懂的參悟,細語着世人難求的平和。這便是佛國的魅力,你來了,便是緣分,所以便請拋卻俗務,靜靜聽取那海上仙人的一聲喟嘆,菩薩不語自明的心境。
天色見暮,依依不捨從觀音聖像下離去,頻頻回首處,枝葉搖曳間,觀音微垂雙目,滿面的柔和慈悲。回去吧,有緣再來,海風輕輕地吹着,在耳畔低喃,我低頭看向來時的路,依舊蜿蜒,只是那蒼蒼翠翠的曲徑,通往的則是依舊繁雜的塵世。
也罷,紅塵本是你我這般俗人所在之處不是么,更何況,能夠放棄繁雜城市中那些新鮮刺激的歲月的,又怎會是你我呢?如果真正的放棄了,是否在普陀山,又有什麼分別?
再見,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