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七月七》後記

《七月七》後記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說起寫這部小說的想法來,那是二十餘年前的事了。我是從小聽着父輩祖輩的故事長大的,尤其是母親的坎坷經歷,我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但是每一次聽,都有不同的感受。我越來越覺得母親的人生不加雕飾就是一部非常引人入勝的小說,甚至比某些虛構的小說情節更傳奇。所以,心裡經常萌生出把它寫下來的念頭。可惜,當時的我正值青春,為學業忙碌,根本靜不下心來去寫母親的故事。當然,即便去寫,我那時淺顯的閱歷也不可能承載起過去那些年代的滄桑和厚重。這樣,儘管寫小說的念頭一直在心中縈繞,但是我遲遲未能動筆。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寫小說還是我心中的夢。不過我感覺壓力越來越大,總覺得父母輩的故事宛如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如果不開始搶救,會很快消失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傳述下去,那麼以後的人就再也不會知道父母生活的年代以及他們的故事了。誰會去承擔這個責任呢?我覺得自己責無旁貸,所以,寫小說最早的初衷,不為別的,就為了父母。

  我想寫,但是總被生活中“緊要的事”霸佔着時間,猶如我要炒菜,又要照顧哇哇大哭即將從床上掉下去的嬰兒一樣,我不得不關滅炒菜鍋下面的火,把炒菜的事放下,先去照看孩子。我可以不吃菜,但不能摔了孩子。在不安定的生活中找尋一塊可以安心寫作的地方,也就成了我遲遲未能動筆的借口。其實,我也知道根本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毅力罷了,否則夢想不會一直躺在腦子裡睡大覺。

  終於,在2007年春天,我給故事開了個頭,但是不久我又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把筆擱下了,這一放就到了2008年。父母頭上驟多的白髮就像給我的信號,它們在警示我:父母一天一天老了。我的危機感越來越重了,如果我再拖延,即便哪天我真把夢想變為現實,父母看不到,也會留下遺憾的,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把心沉下來了。只可惜我的工作這時更為繁忙,早出晚歸,一天的事情完了后就到了深夜該睡覺的時間,所以平日里根本沒有時間,只能在假期寫上一點兒。當我斷斷續續總算把這些承載了百年歷史和家裡幾代人悲歡的故事最後畫上句號的時候,屈指一數,已經是五六年過去了。

  《七月七》是一部長篇紀傳體小說,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故事更確切。小說中人物形象、人物關係、大小事件很多都是真實的,只是用了虛假的姓名和地點罷了。所以,《七月七》更像是歷史記錄,更貼近歷史真實,只不過因為筆者能力有限,小說僅描繪出現實的輪廓或者說生活的點滴而已。那些人物的悲歡和歲月的苦難是沒辦法像記錄儀那樣完全真實再現的,這也是語言表達的一個大遺憾。

  《七月七》以女主人公李佳欣的坎坷人生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李佳欣這個堅強女性的人生傳奇,並且描繪了李佳欣和嚴志綱中國式的愛情——含蓄、深沉、樸實、真誠。他們的愛情能夠抵禦名利物慾的誘惑,能夠接受貧窮苦難的考驗,能夠經受歲月風雨的洗禮,並肩奮鬥、相濡以沫、永不言棄就是他們愛情的寫照。

  小說的社會背景是20世紀中後期華北地區農村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它從女主人公李佳欣的視角描寫了中國20世紀近百年的社會變遷和幾代人的生活風貌。小說既是個人的奮鬥史,也是社會的發展史。

  小說主要描寫了生活的苦難。女主人公李佳欣身世複雜經歷坎坷,她出生在1945年農曆七月初七,早年生活不幸,家庭殘缺,多次輟學,後來親人相繼離世又給了她極大的精神打擊。她既要跟病魔作鬥爭還要為事業去奮鬥,結婚給她增添了更沉重的經濟負擔。李佳欣是靠着執著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生存下來的,並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她的一生就是跟苦難作鬥爭的一生。李佳欣的母親李如仙是一個紅顏薄命被苦難吞噬生命的人物形象,李佳欣的婆婆尤煥雯則是一個勤勞、善良、辛苦撫養幾代人、一輩子操心、晚年又被病魔折磨到死的普通農村婦女形象。李佳欣的娘家家庭關係複雜;婆家人口多,經濟負擔重,依靠幾代人的努力才從貧窮的深坑裡爬出來。他們為“吃”發愁,更為了“住”要搭上畢生精力去奮鬥。這也是20世紀農村最下層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說還描寫了愛情婚姻生活。李佳欣和嚴志綱是自由戀愛,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礎,相知相守、平凡但幸福。李如仙和柴柯的婚姻,以及她後來和米壽昌的婚姻是時代的產物,更多的是不幸和痛苦。尤煥雯和嚴春生的婚姻是新中國成立以前最普遍的形式——父母包辦、責任重於感情、愛情往往被親情掩蓋。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的人物性格,愛情婚姻是截然不同的。

  小說中女主人公李佳欣對愛情的追求是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對家庭、對愛的渴望是本能的,也是簡單明了的。她甘願用貧窮換取愛情,用一生經營幸福,這是最平凡的愛情,也是最偉大的愛情。

  小說展現了柴、米、尤、嚴、李五個姓氏為主的多重人物關係(也可以說成“柴米油鹽里”的生活),上下出現了五代人,時間跨度長達百年,可謂人物眾多、結構宏大,但是主要事件的發生時間集中在20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人物主要是李佳欣、嚴志綱,其次是李如仙、米壽昌、尤煥雯等,所以在《七月七》這部長篇巨著中,反映更多的是20世紀中後期社會的變遷。小說又以李佳欣的教師職業為背景,全面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後教育事業的發展變化,尤其“文化大革命”對教育的重創是最撼人心魄的。

  小說多次描寫了“出生”和“死亡”,這既是李佳欣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又包含了她對人生的哲學思考。

  小說還幾次寫了蓋房子,這既是嚴家的理想,也是社會下層老百姓對“住”的畢生追求。

  《七月七》是勵志小說,也是情感小說。它不故弄玄虛、刻意渲染故事情節,而重在感情的自然流露,故而許多語言更接近散文,很抒情,很平和。

  《七月七》是長篇小說,也是回憶錄(多人多角度的社會回憶錄),裡面很多社會事件都是真實的,所以既是心靈的寫照,又是時代的反映。

  因為能力有限,作品難免會有瑕疵,尤其是因為出版的需要,把最初的小說情節進行了一些刪減,致使某些地方可能顯得有些破碎,但是,小說凝結了我的心血,我為它付出了努力,雖然不很完美,可是我一樣愛它。試想,哪個母親會嫌棄自己懷胎十月才生下的孩子呢?誰會因為孩子不漂亮就將之拋棄呢?

  我想,我把《七月七》獻給我的母親,我的祖輩,他們也會愛它吧。

  在未來,後人們倘若看到《七月七》,會不會為書裡面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代感到陌生而新奇呢?他們或許會有一點點閱讀興趣吧!

  不管怎樣,我可以釋懷了——那些苦難歲月里一直口述的故事終於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了。

  葛作然

  2013 年12 月

您正在瀏覽: 《七月七》後記
網友評論
《七月七》後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