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回聲》後記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愛是一門立體的藝術。它亟待學習和理解。只因愛若沒有學成,苦難也沒有認識。這對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後果怎麼估計都不為過。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愛,或者缺乏愛心,相應的就是冷酷和殘忍。由此觀之,一個民族之所以陷入審美困境,與缺乏愛的信仰支撐不無關係。而愛與苦難,倘若沒有回聲,將會直接威脅到生存的質量,或者藝術的信心。
當我從事詩歌寫作這一年多以來,愛不僅僅是我的詩歌主題,也是我內心熟悉的聲音。我想遠離母親乳房的清泉,愛的哺育便劃上休止符。而愛的教育,至今仍沒有活的體系。如此一來,愛的自覺和愛的回聲,將成為時代的稀缺品。為此我在寫作中常陷於兩難。我的初步體會是:理性滲透實踐,理想湧入想象,具象交織抽象,血肉鑄造個性,自我與客觀對應物有機統一,藉助直覺與表現,自足而開放的排列意象,構成寫實而象徵的生命共同體。而愛與苦難是其基本面。這也是我的藝術信念和美學追求。我以為深層心理的反思與挖掘,依賴於詩人主體性的最佳狀態——創作潛能與節奏氛圍。而滿意的藝術生命,最終都歸於愛與苦難的自由結合。因此,詩人本能地想超凡脫俗,卻又不能不食人間煙火。也許應以心去發現心,傾聽萬物的動靜,並以自己的獨特的審美眼光和理想形象出入於詩歌(想象世界)與生活(現實世界)。這樣努力與進取的結果,也許就能建立愛與苦難的倉庫,一個屬於自己的“乳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廣州華師附中高一級同學翁瑩,她曾給我這個實習老師留下這樣的留言:“願你的激情,你的詩文,能使我們的生活升華。”我還沒有這等功力和能量,這多少讓我羞愧難當。
感謝普寧二中總務處小詹等同志大力幫忙,這本油印詩集得以“面世”。其中《中國,站在年輕的希望線上》這首政治抒情詩,雖獲華南師範大學1985年改革徵文一等獎,但我並不是很滿意,收到集中只是留個紀念。
最後,且看《我的詩觀》——
假如繆司不能自由掌握十字架
活該詩人永遠被老柏拉圖驅逐
假如詩歌不是愛與苦難的自由結合
一切思想與技巧只能是紙上的奢華
我是顫抖的羽毛是季風的翅膀
我是不安的帆是別人的岸
倘若太陽不能每天升起
愛與苦難的光,仍要在大地上繁衍
1986年8月中旬於普寧
相關範文
- ·《歌謠與說唱》後記
- ·《十月的秋》後記
- ·小說《貓眼草》後記
- ·《說唱集》後記
- ·《七月七》後記
- ·讀《愛的教育——少年愛國者》后感
- ·大唐的回聲之五--------杜甫
- ·沉默的回聲
- ·故事裡的回聲
- ·大唐的回聲之二--------武則天
- ·心跳的回聲
- ·你的心聲,世界的回聲
- ·大唐的回聲之一-----玄奘
- ·樹葉的回聲
- ·電影《愛的回想》觀后感
- ·永久的回憶-軟弱的回憶(星夢)(寫給
- ·中考作文-《愛的教育》讀後感——愛的
- ·中考作文-《愛的教育》讀後感——愛的
- ·回聲教學反思
- ·深圳回聲營3周年晚會三句半台詞
- ·回聲
- ·歲月靜好,懷有回聲
- ·回聲嘹亮
- ·心的回首,夢的回航
- ·《柳林風聲》讀後感500字
- ·《音樂之聲》觀后感
- ·《夜鶯的歌聲》讀後感
- ·課文《夜鶯的歌聲》讀後感400字
- ·《和聲》觀后感
- ·《柳林風聲》讀書筆記
- ·《風聲》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