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過去,北方大部分農村睡的是土炕,因它全是由土、墼、泥合成而得名,它看起來土、笨拙,卻經濟、實惠、實用、溫暖、養生,成為農村老百姓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所離不了的,土炕,成了那個時代一道道注目的風景,它也伴隨着我走過了懵懂的童年、憧憬的少年,也是我生長、伴我成長的“溫床”,我在土炕上做過許許多多五彩斑斕的夢,給我留下了很深的記憶和美好的回憶,讓我的記憶再回到從前的土炕。

  土炕,是由土墊、墼壘、泥抹而成,在需要盤炕的房間,先用土墊到大約40厘米高,夯實、墊平,再用平墼鋪上,用厚厚的泥抹平,就形成了小炕,作為土炕的平台。等泥幹了,就開始盤炕了,把土墼豎立起來盤,盤炕有很大的學問,並不是人人都能盤好的,是正宗技術活,炕盤得好,過眼順暢,鍋頭裡的火就燒得旺,燒的炕就熱,心靈手巧的父親,從不找人盤炕,都是自己盤,盤炕時,他一邊壘着墼,一邊低頭思索着,我在一邊就給他遞着墼,挑着泥,順順利利就把炕盤好了,再用泥抹平,防止漏煙,這樣就成功了。接着就燒火,目的是看抹的炕冒不冒煙,鍋頭好不好燒,也是為了把剛盤的濕炕烘乾,父親盤的炕過煙很順,鍋頭燒起火來很旺,祖母總是把炕燒得熱熱的,晚上往上一躺,身子被熱炕一煿,特別溫暖舒服。而許多人就不會盤炕,盤的炕不過煙,炕洞里的煙往後倒,炕還不熱不說,還光要挨老婆心煩,這樣一來,不會盤炕的人就出去請人來家盤炕,好酒好飯伺候着,伺候的會盤炕的人心裡美滋滋的。

  在農村,土炕對農家生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幹活累了回到家,往炕上倚着被子卷一躺,一會功夫身子骨就輕鬆了許多。一家人圍坐在炕上,歡歡樂樂地吃飯,感到的是一種閑適,吃完了飯再圍坐在炕頭上拉家常,又感到的是一種親情味。土炕有時還充當了干日常手工活的大用場,一般搓玉米、剝花生、做針線活都是在炕上完成的,是別處所不能比擬的。土炕還是孩子們的樂園,記得很小的時候,在炕上赤着腳蹦蹦跳跳,一會兒就累了,就勢一躺,不一會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那個年代,農村婦女生孩子一般都在土炕上,收拾也很方便,孩子出生后,在炕上餵養也很適宜,天冷了,就燒熱炕,天一熱,就不燒了,很好調理。過去讚美炕的作用都說“二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街坊鄰居來了,都會說:“上炕坐坐吧!”,就顯得熱情多了,假如在炕旮旯里拿個凳子說讓客人坐坐,就顯得不是那麼熱情,這在當時也許是一種習俗。還有,請客、請媳婦大都是在炕上,顯得歡歡樂樂的,氣氛暖融融的。

  土炕還有健身、治病的作用,因土炕很硬,沒有彈性,往上一躺,腰板很直,許多人都願意在炕上睡,為得是身板直、身板硬。天一冷,上了年紀的人就願意把炕燒得熱熱的,睡個熱乎炕。有個頭痛腦熱的人則喜歡往熱炕上一躺,再用被子往頭上一蒙,一會就減輕了許多。平時,有個腰腿痛病什麼的,都願上熱炕煿一煿,感覺很溫暖、舒服,腰腿也就不怎麼痛了,感覺輕鬆了許多。盤了多年的土炕,炕洞里已被煙火熏得黑乎乎的,再加上燒的都是秸稈、玉米棒什麼的,對莊稼很有營養,打了炕后,用水潑勻、粉碎,運到田地里,是農作物很好的肥料,那時候,買不起化肥的農民,有時就藉助打炕喂莊稼,也體現了土炕的價值。

  現在的農村大多沒有了土炕,被床所代替,雖然顯得文明了許多,但我覺得似乎缺少了什麼。土炕始終給我留下溫暖、親切的感覺,給我留下美好的回味。

  喬顯德

您正在瀏覽: 土炕
網友評論
土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