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水畔泛珠光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pp958
“范蠡微行,珠貝為香餌,苧蘿不釣釣深閨,吞餌果殊姿。”(董穎·薄媚西子詞十)
“漢高祖6年,析番縣地立鄡陽縣,治所四望山(今周溪泗山)。南朝宋永初二年,因彭蠡湖盆地發生沉降,湖水南侵,鄡陽縣地沉入湖中,鄡陽縣撤消”“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縣都昌”。(《都昌縣誌》)
兩千年滄海桑田,彭蠡澤湖水南侵,歷史上有了“沉鄡陽,浮都昌”的美麗傳說。千百年來,煙波浩渺的鄱陽湖用她博大的胸懷養育着的數以千萬計的贛鄱兒女,喝着鄱陽湖水長大的我們親切地稱她為母親湖。
兒時的畫面,記憶猶新。落日偏西,映照在鄱陽湖的水面,波光粼粼。夥伴們挽起褲腳,勾下身軀,摸撿着湖邊的蚌殼。天色將晚,媽媽喊孩子們回家,怕天黑了看不到地上,湖邊的貝殼會割破我們赤着的雙腳。傍晚回家,媽媽切開撿來的蚌殼,剜出當中的肉質,剁碎,拌上碾好的米粉,水開下鍋,不一會兒,香噴噴的蚌肉米粉出鍋,那是我們豐盛的晚餐。切蚌殼時,偶爾還有意外的收穫,蚌殼裡藏着一粒小小的珍珠!奶奶說這是老天的賞賜,讓媽媽用紅絲線穿起珍珠,掛在我們的脖子上,幫我們逢凶化吉、安然成長。
鄱陽湖是我們的母親湖,鄱陽湖畔的母親溫婉而慈祥。陶母“截髮延賓”“封壇退鮓”,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還我河山,歐母折枝教子育兒有方。母親湖培育了許多彪炳千秋的英雄母親,成就了許多“聖母”的佳話。
鄱陽湖裡生養着貝殼,貝殼裡孕育着珍珠,珍珠凝聚着貝殼一生的母愛。人們取出珍珠,卻將貝殼棄之湖邊,成為了母親湖身體上的一道道傷口。勤勞智慧的都昌人,將貝殼變廢為寶,加工成人工養殖珍珠所需的珠核、貝殼工藝品和馬賽克建材,慢慢地都昌的貝殼產品佔據了全國的大部分市場,都昌人做活了雷州的流沙鎮,足跡還遍佈於廣州深圳浙江廈門。都昌有了“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的美譽,卻依然沒有那該有的富庶與繁華。
近年來,都昌人提出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珠貝產業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將珠貝產業中蘊含的母親文化與鄱陽湖文化旅遊事業結合起來,實現“以珠促旅、珠旅結合”的發展模式,並進一步帶動與之相關的服務業發展,全力打造集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國際貿易和鄱陽湖生態文化旅遊於一身的珠貝大產業。目前,都昌珠貝產業的旗艦項目鄱湖國際珠貝城已落戶縣城,即日完工。
都昌人是智慧的,將珍珠貝殼的養殖、加工、貿易稱之為珠貝產業。“珠貝”二字,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並不多見,以之命名,既富創造性,又為本產業增添了一層典雅高貴的文化色彩。貝殼孕育了珍珠,貝殼被稱作珍珠母貝,珠貝即珍珠母貝的簡稱。不把珍珠母貝直接叫做貝殼,而簡稱為珠貝,在於“珠貝”既揭示出珍珠與貝殼的本來聯繫,又比貝殼這個稱呼多了一份高雅。同時,珠貝還可以理解為珍珠和貝殼,都昌的產業基礎是以貝殼的加工和研發為特色,又輔以珍珠的生態養殖、加工和國際貿易。這樣的話,我們的產業無論是叫做珍珠產業還是貝殼產業,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珍珠產業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的產業基礎和現存規模均不比沿海的一些地方,如浙江諸暨的山下湖;而作為“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的都昌縣,珠核、有核珍珠和貝殼產品佔據全國80%以上的市場,貝殼產業才是我們的長處和優勢所在,只是我們並不局限於貝殼產業,我們又會有與珍珠相關的一些產業的發展。因此,稱之為珠貝產業,意味着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將會變得更加廣闊。
隨着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完工,我們的母親湖將不再乾涸,這裡將是一片生態海,這裡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那時,都昌的珠貝產業已具規模,人們或坐在遊艇來往於鄱陽湖上各景點之間,或徜徉於珠貝文化公園的小路,或在鄱陽湖的水體中游泳,或玩着各種花樣的水上運動,或靜靜地站在我們兒時撿蚌的湖邊,暢享着微風漸起,飄來漁舟唱晚的歌聲,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泛着一顆顆珍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