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抒情散文 > 師徒情

師徒情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散文

  題目   師徒情

  那是上世紀丁巳年的仲春……

  一場春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夜,夾着幾聲春雷,伴着幾陣春風。

  天亮時,雨停了,風住了。被春雨洗過的空氣里瀰漫著花草和泥土的芳香,被春風喚醒的野草冒出了綠芽芽,遼闊的大地顯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圖騰。

  這一天,我要調到尉郭信用社去上班。

  “都帶些啥東西?”我自言自語地說。

  說著,邊把一件件物品,有些裝在包包里,有些捆在自行車架子上。收拾停當后,又跑到馬路上看路面狀況,還好能走。

  這次工作調動儘管離開了本公社,反而沒情緒,感覺特高興。

  公路兩邊的鑽天楊,像士兵一樣向我揮手致意;樹枝枝在春風吹拂下嘩啦啦地響,好像是喊着“歡迎您,歡迎您”的號子聲;熟睡了一冬的麥苗,揉揉眼睛,抖抖塵土,吐綠返青……

  到了尉郭信用社營業室,裡面有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站在櫃檯里喝着水,一米七幾的個子,黑黑的頭髮,濃濃的眉毛,清瘦的面孔,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身着藍色的中山裝,顯得淳樸而有朝氣、嚴肅而有熱情,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印象。

  我笑着說: “同志,我叫趙乙未。是來報到上班的。”同時,把調令遞給了他。

  “您好您好。前天上面就通知了。主任下鄉了,走時吩咐,讓我接待。”他說完就安排住處。我住的房間緊靠着營業室,是個單間,裡面很乾凈,窗帘像是剛洗過的,床、桌子、窗檯,擦得乾乾淨淨。他一邊幫我整理鋪蓋一邊說:“碗、筷、茶缸、饃帶了沒有?缺什麼?就到我那邊拿好了。收拾好后,如果不休息就到營業室來。”

  等我到營業室后,他笑着對我說:“我叫謝一民,言身寸的‘謝’,一二三的‘一’,人民的‘民’。我是會計,主任說了,您今後就跟我學會計。”

  就這樣,我有了人生第三位師傅。第一位是教我學走路的父親,第二位是教我學文化的老師,第三位是教我學會計的謝師傅。

  謝師傅接著說:“主任吩咐,您來后叫我先測試測試您。”我點了點頭,口上說行行,但思想卻有點緊張,要考我了。一共分背會計科目、利息計算、打算盤、記賬四道題。這幾道題,我都輕鬆過關,師傅給了我91分。聽到師傅誇我基本功還可以,又寫得一手好字時,我心中熱乎乎的,少了那種距離感,多了一份親近感。師傅說:“從明天開始進入狀態。每天,早起半個時辰,練習打算盤,晚睡半個時辰,練習點鈔。平時就跟着我上班學會計。學會了就接我的班。”

  雖然和師傅接觸不到半天,時間很短很短,但我從內心裡對師傅產生了一種好感、一份敬意、一種依賴。

  很快,就到了中午吃飯時間,那時候信用社沒有灶,日常生活的器具都得自備,饃從家裡拿,飯得自己做。午飯當然是謝師傅做的,我記得是炒南瓜糊卜饃。師傅在有說有笑中教我如何管理火爐子,教我如何炒菜。師傅說,到信用社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學會自個給自個做飯,吃好了才能有個好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把工作做好。

  這頭頓飯,味道雖然沒有母親做的好,但做飯、吃飯、護理火爐、洗涮碗筷,整個過程氣氛好,像親兄弟似的。我的生疏感在不知不覺中隨着風兒散去,從中體會到了另一種滋味,就是這頭頓飯承載着一份濃濃的師徒情。

  就這樣,謝師傅走進了我的印象,隨着歲月的流逝,這種印象越來越濃,越來越深……

  從那天開始,我整天跟在師傅後頭,一邊學一邊問,3個月後我接了會計手續。

  有時賬弄不平我就叫師傅,有時忙不過來也叫師傅幫,反正一天師傅師傅地掛在咀上。

  在和師傅朝夕相處的日子裡,使我發現了師傅身上有許多優點值得我學習……

  我發現師傅愛整潔,營業室經常整理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一進營業室,給人一種豁然開朗、心情舒暢的印象。

  我發現師傅愛勞動,他把院子里的一塊空地整好,裡邊種着韭菜、冬蔥、菠菜、香菜、豆角等,平時吃菜基本上不買。四邊又種上向日葵、冬青、玫瑰等,像個小花園。一進院子,使人感覺到一股生活氣息,小花園的風景,似春風撲面而來。

  我發現師傅還是個小作家,時不時地整些豆腐塊塊,在縣廣播站播播。我經常主動幫他謄寫,有時還幫他送到縣廣播站。一次,師傅領回來8毛錢稿費,我倆就在外面吃飯,一人一盤涼粉、兩個火燒饃。一頓飯8毛錢,擱到今天是雞毛蒜皮不值一提,但在那年月卻使人驚喜。說實話,當時我很高興,心裡熱乎乎的。一頓飯,8毛錢,兩顆心,貼得更近。我在寫作方面的進步,說實話也正是那時候受師傅的啟蒙感染。

  我還發現師傅不僅工作踏實積極,而且是個熱心人,心眼好,人緣好,多次被評為縣財貿系統的先進個人,一次全縣信用社只有兩個調資名額他被評上了。

  1984年,隨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信用社的改革也浮出水面,師傅被調到縣農行,成了籌備成立夏縣信用聯社的創始人。由於師傅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我也進步很快,在考評中我被轉為農行幹部,在辦公室和信貸業務崗位主政15年。這些年中,我的一言一行都有師傅的影子,我取得的成績中也有師傅的一半功勞。

  秋去冬來,時光流水。

  在51歲那年,農行一刀切我退下來了。還算年輕的我,又回到了家鄉,又開始了鋤禾日當午的田園生活。從農村出來又回到農村,儘管領工資不幹活,但心裡還是空落落的,失意落魄,那段時間一直困擾着我。

  突然,有一天,有一輛車,在我家門口緩緩地停下。想不到師傅從車上下來,我當時正坐在門口樹下乘涼,又驚又喜,跑過去握住師傅的手說:“是您呀,師傅!沒想到,師傅是您!”師傅客套了幾句話后就說:“是金子永遠會發光,有真才實學的人必有用。趕快熟悉借貸記賬法,過幾天,我介紹您到運城一家企業當會計。我給你帶來些資料,邊干邊學。”

  師傅走後,我望着師傅遠去的背影,又翻翻手中的工具書,又望望那顆樹,師傅就是那顆樹,在暴風驟雨時,我在下面避風遮雨;在炎炎烈日時,我在下面乘風納涼。師傅又似手中的書,教我生存之道。師傅遠去的背影,就像一座山我靠在上面覺得踏實。

  此時,我心裡熱乎乎的,自言自語道:天佑我也,天生我材仍有用!

  我這一生,就像在讀一本書,在讀上篇時是藉助師傅的燭光,在讀下篇時是師傅幫我掀開了第一頁。

  就這樣,是師傅推着、拉着、領着我開始第二次創業!屈指數來,自己在打工路上已走了7個年頭。這7年,不僅在經濟上收入頗豐,最主要的是活得踏實愉快稱心。

  說實話,我從內心裡十分感恩師傅,在我人生兩次重大轉折關鍵時刻,師傅總是會出現在我面前。師傅是我心裡的一盞燈,給我信心,給我勇氣,給我光明!

  今天,站在退休線上回首望望:

  從1978年到2014年,和師傅交往的歲月印跡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回憶往事,思如泉湧,以前的一切都濃縮在筆墨里,味兒越嚼越濃,情感越憶越深。

  師傅,在信用合作40年的途征上,瀟瀟洒灑,濃墨重彩,書寫了生命中最美麗7個精彩亮點:兩次出席系統全國會議;編寫了5本信用合作方面的書;全省信用合作系統最年輕的高工;被上級行先後4次借調;3次獲系統省以上優秀作品獎;曾擔任《山西信用合作發展史》一書總纂;又編寫了3部本縣歷史研究方面的書……

  師傅,一個農民的兒子,沒有背景,靠着勤奮、誠實、苦幹,耕耘着自己的信合夢。在信用合作40年的途征上,乘風破浪逐夢想,奮進求索創輝煌,為信用合作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奉獻了一個平凡人的拳拳之心,踐行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耿耿之志。

  師傅,在退休后的第3個年頭,也就是2014年6月受到運城市總工會、市政府金融辦、市人行、市銀監局、市聯社等5家表彰,授予“光榮信合人”稱號!作為徒弟,為師傅感動高興!特給他打電話表示祝賀!

  人生遇上這樣一個有成就的師傅,我自豪!

  人生遇上這樣一個有作為的師傅,我驕傲!

您正在瀏覽: 師徒情
網友評論
師徒情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