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抒情散文 > 發現mook

發現mook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在前些日子和田涯淘書的時候,他跟我說起Mook,似乎在哪見過,但我真切地不知道它的含義,更不知道它背後所蘊藏的一種文化現象。而實際上,我是學習專業英語的,這多少讓我有些汗顏。感嘆自己的匱乏之餘,便老老實實尋找起來,發現Mook。

  (一)

  Mook是什麼?這是一個英日混血的組合單詞,即將雜誌(Magazine)和書籍(Book)合在一起,成為獨具魅力的“雜誌書”(Mook)。簡單地說來,就是日本人所創造推廣的一種新文化商品,內容多圖片少文字,編輯取向多情報少理論,其性質介於Magazine和Book之間,故而簡稱為Mook,或者依其內容特徵稱之為“情報志”。在台灣,依其日文的發音,也有人稱之為“墨刻”或“慕客志”。

  按造詞者陳逸飛先生的話說,Mook“顧名思義也就是magazinebook,我們叫雜誌跟書的一個結合。就是把書跟雜誌的特點融合在一起。大家知道做雜誌第一是快,每個月買一本你就想得到一個最新的信息量。包括將要發生的一些預告,會在這個雜誌里出現。書呢,一般我覺得是比較精緻一點,似乎人們感覺做書要很長時間,人家以為做一本書要幾年。朋友們特別關注的是一種質量感,包括文字的質感。所以,從這點上說,如果能把這兩點結合得好呢,又有信息量,又有書的那種精緻,甚至一個細節上的到位。那我想在書架上就不會像雜誌那樣看完就到舊貨商店去了。就賣掉了,就丟掉了。書是可以放在書架上、是一直可以保存下去的。”

  蘇姍·桑塔格在1977年出版的《論攝影》一書中談到當時中國的現狀:“我們發現中國人很質樸,不理解破裂斑駁的門扇的美,無序中的別緻之處,奇特角度和意味深長細節的力度,廢棄物中的詩意。……因此,攝影現在在西方有着比中國更多的東西可談。”《論攝影》出版近三十年,1998年,Mook這一概念從日本被引入中國台灣地區進而進入內地后,多數與旅遊、服飾、圖像、音樂、動漫等類別文字相關。Mook的出現,被評為1998年台灣地區出版界的“熱力現象”之首,現在已有多家出版機構涉足雜誌書的出版,城邦出版集團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Mook的出版,是最專業的旅遊書籍自製出版公司,自稱是“華人第一家以深耕Mook出版為宗旨的出版社”。這種形式近幾年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的傳播和發展。從專業的眼光來看,圖書的優點是內容深入全面,更具專業性和權威性;雜誌的優點是貼近生活,時效性強,圖文並茂,視覺效果往往更好。而雜誌書的出版有較固定的周期,而且可以在書店征訂、發行,兼具雜誌和圖書的優點。因此,讀者們認為其整體特點是:形式新穎,內容廣泛,品位高,姿態低。一方面,它具有一般圖書的思想深度和品位高度,作者和編者往往是某方面的專家、學者,確保了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一般雜誌的輕鬆、休閑、美觀的特點,其內容通俗易懂,版式新穎活潑,給人以美的享受;通俗地說,Mook就是圖書雜誌化,其在內容上具備圖書的厚重與系統,在形式上具備雜誌的廣博和迅捷。Mook在世界上已成為一種新的出版潮流,在日本已被認為是與圖書和雜誌並列的第三種出版物。國內出版界的人士認為,Mook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蓬勃發展,應該給我們一些啟發,使我們更新自己的出版理念。Mook代表了一種出版趨勢,即圖書的雜誌化和雜誌的圖書化,仔細分析這種趨勢,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圖書出版和雜誌出版本身,更好地認識出版與閱讀之間的關係,更好地認識出版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景。國內目前影響較大Mook的有《老照片》、《世紀書窗》、《足球之夜》等。另外,《讀書》、《萬象》、《文學自由談》等傳統意義上的雜誌,也因其具有圖書的某些特點而被一些書界人士視為Mook。

  (二)

  2005年,在國內書市比較低迷的現狀下,Mook卻勢頭強勁。例如山東畫報出版社的第13輯《老照片》首印2萬冊,已銷售一空,推出的第14輯增加印數,達到了2萬5千冊;《世紀書窗》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主辦,創辦不久即引起廣泛關注;每周四的《足球之夜》亦已成為央視的名牌欄目,其定期推出的《足球之夜》雜誌覆蓋全國城鄉,在廣大球迷中深受歡迎;《讀書》在知識界影響一直很大;天津的《文學自由談》被認為是一本特立獨行、充滿激情的刊物,有不少知識分子自費定閱,讀者投稿踴躍,不少讀者希望它能由雙月刊改成月刊;遼寧教育出版社主辦的《萬象》創刊僅兩年,2005年每期發行數都在穩步增長,他們的目標在兩年內爭取使發行數達到5萬冊。共2頁,當前第1頁1

  本散文作者:柳漾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青春文學操作模式也已悄然改變,從傳統的Book到暢銷的Mook。郭敬明、饒雪漫等知名青春文學寫手紛紛推出自己擔任主編的雜誌書,其中,2004年8月,春風文藝出版社推出的Mook《島》上,郭敬明由作家搖身變為主編。他集合了身邊愛好文學的好友成立《島》工作室,每兩月一期,平均銷量達40萬冊以上。曾經的“花衣裳寫作組合”成員饒雪漫於2004年“單飛”后,其作品被多家出版社爭奪。次年1月,憑藉“花衣裳網站”積聚的人氣與培養的寫手,饒雪漫推出了由自己主編的Mook《雪漫》,一年內出版8本。印製精美、成系列定期出版的Mook又成了青春文學作家拓展影響力的最新載體。緊接着,2005年3月,由一批少年作家策劃推出的Mook《80志》發出向《島》叫板之聲,標榜起了“創意,時尚和公共意識”。據了解,《80志》所有內容和設計集合北京,上海,香港,日本,倫敦等多個城市的25歲以下的創意工作者來創作完成,也是每兩月出版一期,聚集了吳藏花、張悅然、春樹、易術等另一批80後作家,以寬泛的文化、視覺為定位,張揚80后這代人的審美與文化觀。和《島》不同,《80志》的內容不僅僅關注文字,而且全面介入了自拍DV作品等新潮元素。曾獲首屆《上海文學》“全國文學新人大賽”短篇小說獎的80後作家小飯,對此現象出語坦白:“傳統的高水平文學刊物,有固定的作家群,80後作家很難介入。自己做雜誌就可以發表自己的東西,這是一個原因;另外,現在國內刊號難批,以書代刊也是不得已的方式。”現在,他是“Mook”產物《花火》的主編,他希望《花火》將來成長為文學性和市場性兼備的“孩子”。問及藺瑤(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對這種現象的看法時,她意見中肯,“其實這種模式很早就有了,包括以前春風文藝的‘布老虎文叢’,也有雜誌書的影子。如今我身邊的很多人紛紛辦起雜誌書。這其中,不乏以交流文學為目的的組合,但也有很多充斥着商業性和浮躁感。不管怎麼樣,對讀者來說,青春文學形式豐富、內容多樣是好事。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嘗試。”

  2005年末,時代文藝出版社在青春文學出版領域獨闢蹊徑,大力推出了由西門柳上和羅帥合力打造全新的年輕態圖書超級Mook《up勢力》,其最具特色的,是春樹和韓寒這兩位國內最頂尖的青春作家的“結合”,可以稱之為“絕代雙驕,首次聯袂”。除此之外,作者還包括中國桃、胡堅、蔣峰、小飯、高小胖、angle、寧小雪、刑娜、Ray、小二、歡樂宋、李海洋、桃之夭夭、肖水、曾尹郁、何小染、省登宇等等,西門柳上表示:“的確作者陣營中有不少80后名寫手的老面孔,但是我們希望能在以後能夠更多地包括那些非寫手的有豐富經歷,有特別過人之處的年輕人。”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為《up勢力》題寫了書名,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為該書題詞—“任何有意義的寫作,都是向未知世界的突進。”

  2006年9月,長江文藝出版社與當紅青春文學作家郭敬明強強聯合,推出由“island工作室”原班人馬製作的Mook《最小說》,郭敬明將擔任執行主編。該雜誌每月一期,10月份即將在各大城市上市。

  當青春文學市場已進入成熟期的今日,挖掘寫作者個人生活經歷特點、炒作年輕作者有何驚世駭俗之語等方式已成為明日黃花,Mook已經成為新一輪青春文學操作模式。

  (三)

  還有一種Mook,即Moviebook。形象一點說,“在紙上進行的電影”。張耀工作室推出的“想入非非的都會”系列,包括《你的表情很南美》、《巴黎一天》、《維也納,誰在跳舞?》和《一個人的蔚藍海岸》。這些Mook用長短鏡頭將世界的“奇特角度和意味深長細節的力度”拉到你的眼前,放大或者縮小,你進入紙上的影院,坐觀形象的世界,為“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大聲喝彩。林賽·沃特斯在本雅明《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代譯序《機器作主》中總結了本雅明的觀點,“傳統的藝術作品與傳統的技術,比如印刷術安安全全地存在於身體之外。照相機與電影的怪異之處在於它們消解了存在於人類與機械之間的疆界。”Mook的出現為本雅明的歡呼增添了最新的註腳。

  (四)

  其實,回過頭再來看,Mook早已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周圍,有那麼多的雜誌書,或是志同道合的友人在一起經辦的只是為了相互交流文學,或是那種很純粹的商業運作和商業目的。正如藺瑤所言,不管如何,青春文學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總是好事,因為這種繁榮和競爭,我們有了一個個機會,有了一次次的嘗試,我們應該感到會心的。

  共2頁,當前第2頁2

  本散文作者:柳漾

您正在瀏覽: 發現mook
網友評論
發現mook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