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初游西塘

初游西塘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初游西塘

  文/魏來安

  西塘,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古鎮位於江、浙、滬三省交界處的浙江省嘉善縣,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里。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萬。西塘是現存的江南人生活着的千年古鎮。它已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我此次游四塘,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古建築物和商埠。暫且不談商埠,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她的建築物吧。

  一是說那具有時代建築特色的“馬頭牆”。清代中期,徽商東進,把建築文化也帶到太湖流域,帶有封火牆的建築很快在民間流行。不同的是,當地老百姓將原來徽派建築中平直的牆體改造成馬頭型,人稱馬頭牆。古時候民間防火意識相當強,尤其是寒冬臘月,空氣乾燥,容易失火。安了馬頭牆可以削減風力,就算鄰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財產。西塘的馬頭牆,有一層兩層三層,甚至更多,這完全隨房屋開間深淺的需要而增減馬頭牆層數,與主人的地位,財富並無關係。

  此次是說“美人靠”。俗話說“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據說最早的美人靠是吳王為了討好美女西施而建的,大家看此靠的形狀象不象“鵝項”?西塘方言中“鵝項靠”與“吳王靠”是諧音,有人稱之為 “吳王靠”,後來此樣式在江南一帶的臨河建築中廣為運用,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個人都能靠!

  再說西塘的“河埠”。河埠不但是人們停泊船隻、交易商品的場所,也是人們日常取水、洗滌物品的所在。主婦們在這裡浣衣洗米,在這裡張長李短。即便家家都有自來水,依然有鎮民們尤其是年長者,喜歡並習慣使用河水。比如洗床單,用木槌重重地捶上一陣后,投在河裡大力甩動漂洗,又快又節省。以前買東西極為便利,只要聽到河道中貨船上的叫賣聲,走下河埠,上船討價還價,成交后提着東西回屋去。還有更省力的,有些主婦在小樓上用繩系著個籃筐,把錢放在裡面吊下去,成交后再把菜果和油鹽醬醋吊上來。這種足不出戶的採購方式,只有水鄉臨河的人家才有。

  說到河埠不免想到水鄉的“船鼻子”,船鼻子便是河埠與船隻的關係密不可分的,稍加留意您就可以發現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系船纜繩的孔眼石,用於固定船隻。這就像繩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樣,所以孔眼石就被稱作:“船鼻子”。最初船鼻子只講究實用,久而久之也開始講究美觀,往往被雕琢成如意、花瓶、暗八仙等紋樣,極富傳統文化情趣。

  “船鼻子”大都是私家的系船處。但“系纜石”就有所不同,它的造型也不同。系纜石狀似石蓮花,埋入土中,形似蓮花樁,這是供過路舟船停泊系纜,一個纜石上可同時拴幾根纜繩,這也是古代鎮上為數不多的幾種公用設施之一。

  另外還有“花牆”。花牆它是用普通的瓦片組搭而成的。一般位於天井或院子的圍牆牆體的上部,用來通風,既美觀又實用。可見古人的聰明與智慧。

  具介紹還有“高階沿”。所謂“高階沿”是明清時期的大戶人家特別臨河的人家講究財不外露,有“小小蟹洞里能摸出個大螃蟹來”,所比喻的是建築特點。但如果稍加留意,人們往往在大門口就能觀察到主人身分或身價的特徵。在明代,建築用石一般用青石,但到清代,由於“青石”的“青”與“清朝”的“清”同音,改用毛石。西塘鎮內有的人家門前階沿有一尺多高,就是因為明代時的門前用青石鋪地,到清代再用整條毛石蓋上去形成的。

  還有所謂的“觀音兜”。西塘全鎮幾乎找不到屋頂上張揚的飛檐翹角,處處顯示出平民文化元素。大多房屋的頂都是最簡單的呈人字形的硬山頂。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稅,納稅的標準是正梁,幾根正梁交幾份稅。要是想擴大面積又不交稅就只有想辦法,西塘人很聰明,建房就用硬山頂,只需一根正梁,然後東西廂房一般是單屋面落水,沒有正梁。一些考究的人家把邊牆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與屋頂。把這部分高出的牆頂端做成漂亮的圓弧狀,猶如觀音像兜的頭巾,很具風韻,人稱觀音兜。

  建築少不了“花窗”.但西塘的”花窗“的結構有多種,常見的為各種格子圖案,也有格子上再雕另外花樣或吉祥圖案的。這是當地人思想上保守與開放的矛盾體現,在人們剛開始用玻璃的時候,總覺得家裡的東西和全家的生活全部暴露在別人面前不妥當,但又非常想趕時髦,所以出現了在玻璃窗上再用木格子作掩飾。

  在西塘的建築中還有別緻的“瓦當”。瓦當位於檐口,在底瓦和面瓦終端都設有瓦當,下瓦端叫滴水,上瓦端叫“貓頭”。瓦當俗稱“筒瓦頭”或“瓦頭”。西塘的明清建築很多,現存民居建築上的瓦當最早的約在明末清初,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瓦當圖紋十分豐富。西塘所在的嘉善,粘土質地細膩而粘韌,製成磚瓦后呈黛青色,相互叩擊,聲音悅耳,其磚瓦在明清時期就有名聲。多少年來,許多建築物都消失了,而瓦當—中國傳統建築物上一個極小的構件,卻留了下來,成為社會歷史和地方風情習俗變遷的記載。

  瓦當是在瓦片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屋面瓦壠下端的兼有裝飾和護椽功能的特殊瓦片就稱為瓦當,其花形圖紋最初出現的是萬年青,承襲了老瓦當的“延年”、“萬歲未央”的文化內涵,後來出現了蓮花、芙蓉等。蓮花瓦當多用於寺廟和墳屋,芙蓉多用於一般民居。西塘的民居瓦當典型的有以下幾種:四梅花檐頭瓦當、蜘蛛結網檐頭瓦當、民國開國紀念幣瓦當等等。瓦當雖然不起眼,但不同的圖案、紋花、形狀、材質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內涵,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的濃縮和積澱。

  此次游西塘,是我又一次對南國古建築的了解。更使我震撼的是,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她的文化底蘊太豐厚,我將在餘生去逐一探討,也為之而傲。

您正在瀏覽: 初游西塘
網友評論
初游西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