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宴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小景
??家鄉一位遠房侄子考上了大學,請我去喝升學酒。我爽快答應,欣然前往。
??如今,農村辦喜酒的越來越多了。特別是八月底九月初和臨近舊曆過年這兩個時段,升學酒和結婚宴成了農村喜慶的一大風景。
??以往,曾有鄉親請我回去喝結婚酒,但我一律婉謝。我說:“結婚每人都有一次,這喜宴我就不參加了;今後孩子們如果考上了大學,我來祝賀,這升學酒是一定要喝的!”
??早些年,家鄉窮,讀書風氣不濃,考上大學的孩子更是鳳毛麟角。孩子們大都讀到初中畢業就在家種田,出外打工也只能賣苦力,掙不了幾個錢。我這樣說,是為了鼓勵孩子們好好讀書,爭取考上大學,今後能為國家多作貢獻。
??酒宴照例擺在村中的祠堂里,一下車,我直奔祠堂。
??祠堂里擺滿了桌凳,連大門外的草坪上也安放了好幾桌。前來赴宴的鄉親們人頭攢動,笑聲朗朗,一派喜慶氣氛。
??村裡輩分最大、年令也最大的多力公,臉上菊花綻開,嘴角笑意蕩漾。今天,他是這場村宴的主角,考上大學的是他的孫子。見我來了,他十分高興,連忙迎上前來握手言歡。
??大家互相打過招呼,客人們紛紛落座。
??隨着一陣清脆的鞭爆聲,門口的大鼓隆隆響起,宣告酒宴正式開始。紅燒肉端上來了,三杯雞端上來了,清蒸魚端上來了,燉老鱉也端上來了……整整上了十二道菜。食客們端起酒碗,舞動竹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酒酣之時,便推杯換盞,猜拳行令,放聲大笑。那喜慶熱鬧的氣氛,簡直要把祠堂的屋頂掀翻!
??改革開放以來,家鄉變了,就連酒宴也變得宏大豪華、快要超過城裡人了。
??二十多年前,我曾參加過村裡的結婚宴,那時的村宴是簡單的。普通農家,能辦上個七、八桌酒席就是很風光的了。酒是農家自釀的糯米酒;菜大多是四盆一缽:紅燒豬肉,煎炒魚塊,黃燜土雞,蘿蔔牛肉,中間一大缽紅白豆腐(水煮豆腐和豬血)。菜的樣數雖少,但盆大缽滿,足以使八人一桌的食客們吃得酒足菜膩,飽嗝連連。
??今日的村宴非昔日可比。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村宴的規模也越辦越大。請的客人不僅是親朋好友,還有鄉村領導、學校教師、社會賢達,不沾親帶故的村民也每家來一個,一辦就是幾十桌。而且,菜的數量和質量快趕上城裡人了,酒也擺上了白酒和啤酒。
??農民是淳樸的,村宴也辦得簡單淳樸,沒有城裡人那樣內容複雜。
??城裡人辦喜宴,先定好賓館酒樓,再反覆斟酌請哪些人,然後發請柬、打電話,要忙乎幾十天;而農村請客,只要事先打個招呼,吃飯時沿村莊巷子轉一圈,吆喝幾聲,鞭爆大鼓一響,客人們就自動來了,省去了請客催客的許多繁文縟節。
??城裡人接到請帖后,還要左打聽、右盤算,請了哪些人、該送多少禮。特別是機關單位,如果上級請下級,下級更得掂量送禮的數額,生怕送少了丟了面子,送禮成了沉重的思想負擔。農村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以前,農家兒女結婚,鄉親們為表祝賀,送些毛巾手帕、臉盆牙刷之類;現在,不興送物品,也只是五元、十元,聊表賀忱,不送禮也沒有誰會責怪。
??多力公端了酒碗,領着孫子到各桌敬酒,感謝大家光臨;大家也紛紛起身祝賀,誇他孫子為村裡爭了光。
??望着一個個臉孔微醺、喜形於色的鄉親,我真誠地向他們祝福,祝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祝他們有更多的兒女考上大學!
(作者:南軒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