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拜佛記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pp958
八月十五,每年的這天我都與閨蜜相約去南嶽衡山燒香。今年也不例外,只是多了女兒這個小香客。昨晚下過一場雨,雨後的早晨空氣格外清新,猶如我們的心情。路兩旁的樟樹,枝葉茂密、冠大蔭濃,傲笑向蒼穹。車開的不是很快,迎接着碩碩金風,淹沒在縱橫的山野田園間。
仰首遠眺,群山連綿,谷深澗遠。雲霧氤氳,鑲嵌着遠山的黛色,猶如飛瀑天降,又像一條起伏的綢帶,給山澗里錯落縱橫的民居和稻田,增添了渺渺靈氣。搖曳在山風裡的綠葉黃果、欲卧的稻穗,以一種圓潤的姿態在大自然中恣意的美着。這樣的景緻太美好了,遠非是我的筆力所能描繪出她之神韻的。況且,今天的我們是虔誠的香客,是奔襲着香火鼎盛的南嶽大廟而去的。太沉迷於“美色”,怕觸怒了神明。
抵禦着沿途風景的誘惑,一路奔襲,我們終於來到了南嶽大廟。
南嶽大廟依山而造,錯落有致的布局在一起。好幾重院落,分左中右三廂,各供奉着道教神仙和佛教菩薩。(相傳南嶽是唯一道、佛共處的宗教聖地)其間,以中廂的大雄寶殿和關帝廟尤為高大恢宏。廟宇的頂大都是黃色和墨色的琉璃瓦鋪就,紅色或白色的牆體。左右兩廂樹立着許多朱紅的圓形柱子,雕鏤的格子窗,窗下繪着圖案。有按四季順序的蘭荷菊梅,也有神話傳說的圖案,依窗而立的是塊塊石碑。石碑上大多是刻着文人墨客讚美衡山的珠玉和忠孝仁義的典故。在雕樑畫棟中,襯托着宗教的神秘。整個建築結構古典,氣勢恢宏,溶會貫通了佛教,道教藝術的精要,是一個完美的道、佛結合體。
關帝廟前有一個偌大的焚香爐,善男信女們燃起香火,香灰布滿了香爐,香煙繚繞在大廟的上空,瀰漫著濃濃的檀香味道。氤氳的煙霧,飄渺中有種恍若仙境之感。歲歲平安的祈禱聲里,把心愿與祝福依託於神靈,祈求着富貴人間,在俗塵中結更多的善緣。廟內的鐘鳴縈繞不斷,宛如天籟之音的空靈,清脆的在山脈曠野間迴響。
大雄寶殿里供奉着佛教始祖釋迦摩尼,無量清凈佛和藥王佛。三座大佛神情肅然,隱隱中顯現出無邊的佛力,洞察着紅塵中的一切紛繁,徹悟着生靈的塵緣。金剛羅漢威武的列在兩邊,菩薩的心腸與霹靂手段,盡顯着佛的威嚴與慈悲。我不懂佛義,但佛教里因果輪迴,善惡終有報,勸人向善、清心寡欲的勸誡。對俗塵的為人處事有所啟示。警示着人們要心懷善念,勿生邪意,隨遇而安恪守心中的一片凈土。聲聲木魚的脆響引導人們忘卻了俗世的紛擾與污穢,在一片精神的樂土上虔誠的祈禱。緩慢悠揚的佛音不覺透着淙淙禪意,使人心情釋然,沒有了塵世的喧囂和難捨牽挂的眷戀,神情松馳而飄然。
觀音殿內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菩薩靜坐在蓮花台上,神情安詳靜穆,儀態雍容端莊。,信士們最為敬仰,都希望得到菩薩的庇佑,超脫苦海,永保平安。看到一對夫妻跪立,手捧檀香,在他們中間跪伏着一個歲多的孩童,神情十分的專註,彷彿參透了深奧的佛經,在冥思中探索和修鍊。還不知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里,有多少這種前世緣分的延續的一家人呢?
女兒明年要大考,我們特意叩問了寺中的僧侶。僧侶拿出一個香包,要女兒寫上:“文殊菩薩信士XXX叩拜許願香一注”。寫畢,女兒捧着香包,僧侶對着香包,嘴裡念念有詞輕誦佛經,誦罷,囑咐女兒徑直去文殊菩薩殿禱告。來到文殊菩薩殿,我怕女兒不大懂得拜佛的規矩,想開言教誨,女兒食指噓嘴,示意我別做聲。只見她雙腳跽在紅木拜榻上,雙手把香包合一其間,神情淡然,微閉着眼輕啟着唇,虔誠的祈禱。許願禱告一番后,她把香包雙手擱在近前的神案上,然後雙手攤開,手掌朝上,前額俯吻拜榻,三叩文殊菩薩。最後才把香包規矩的放上神案的高處,儼然一個老香客般。但願女兒能參悟出事物中隱含的本義和緣分。珍惜每次機緣的眷顧,在取得成功之前必先勞其筋骨的佛理,體驗其中的滋味。
大廟的四周群山環繞,巍峨秀麗,山勢蜿蜒盤旋,有種雋秀婀娜之態。難怪,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嶽獨如飛。”就是突出其秀麗輕盈的一面。坡上是遍野的樹木,棵挨棵,片連片,鬱鬱蔥蔥,蔚為壯觀。有幾朵雲彩浮現山間,顯現着各種姿態,變化着瑰麗的色彩,勾勒出山的輪廓,給寺院和山體鍍上了一層氤氳的光圈。天晴了,拜佛完畢。該回去了,出了廟門。我們踏歌而行,言談笑語,忘情於着歸途的路上。佛祖陶冶了我們風輕雲飄般的心境,撫慰了我們傷情易感的心靈。南嶽,有機會還要再來的,那必留戀着這如畫的風景,全身心投入到着大自然中,尋求這裡的遠離塵世喧囂的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