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珞珈山水

珞珈山水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不覺來到珞珈已經三個年頭了,可是細細看來,還沒有丁點有關珞珈的文字,這不能不說是遺憾。但自覺文字不足以描摹珞珈之美,所以就遲遲地不敢動筆。然而,還是手癢難耐,無論文字好壞,倘若能從中發覺點滴真情,也就值得告慰了。

  珞珈,武漢大學的別稱。為何是珞珈呢?想來個中必有一番況味,事實正是如此。武漢大學校內有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駕山、落袈山。而關於珞珈山則有幾段美麗的傳說。傳說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平定了叛亂以後,見死傷的人數不多,國家的元氣未傷,決定繼續出征,並將大營移到東湖南岸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山上,對參加平定叛亂的人論功行賞,還赦免參與叛亂的人。這樣一來,全軍上下鬥志昂揚,楚軍在戰鬥中又接連獲勝。後來,人們就把楚莊王設營的這座山叫做落駕山。傳說之二:吳王孫權巡視江夏,因天降大雨,停車駕於此暫避。還有一個更為美麗的傳說:觀音菩薩有一次路過此山,落下袈裟一件,於是人們就把這座山取名為落袈山。另外,傳說這座山原是一家姓羅的,所以又叫羅家山。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1928 年於此建造國立武漢大學的時候,山名為落駕山。至於改名為珞珈山,則是由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所定。珞,是石頭堅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婦女戴的頭飾。“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篳路藍縷、辟山建校的艱難。(這兩個字真可謂是剛柔相濟,劍膽琴心的佳作)

  珞珈山水,山為珞珈山,水是東湖水。

  珞珈山水構築了一幅天地畫面:珞珈山雄渾陽剛,東湖水秀麗柔情,二者孕育出“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珞珈學子。

  珞珈山水之美,美在自然。四時景各異,萬象不殊同。入春,草長鶯飛,山翠水綠。而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櫻花的盛開。武大櫻花已經成為武漢一景,每年慕名前來的遊人絡繹不絕。櫻花盛開時,燦若雲霞,櫻花和古堡(老齋舍,也即學生公寓)相映成趣。無論是櫻花大道上,還是鯤鵬廣場上,都聚集着來賞花的人。入夏,暑熱不減。來自東湖的清風則為人們捎來些許涼意。鑒湖(武大中心湖)中荷葉田田,荷花亭亭玉立,睡蓮也爭先恐後地盛開,放佛在進行一場選美比賽。而凌波門口的東湖岸邊,高大的法國梧桐樹下,坐滿了乘涼休憩的人。湖中則有不少會水的人在嬉戲。入秋,這是珞珈最美麗的時刻。樹是珞珈山的代表。珞珈山林深茂密,校園街道綠樹成蔭。而不同種類的樹則像極了不同顏色的彩筆一樣,繪出了珞珈的燦爛的色彩。銀杏和梧桐,滿樹秋黃;香樟和雪松,靜穆深綠,它們層次鮮明地描摹出珞珈山景。此時無論你是身居校史館頂還是櫻花園頂,都能極目四望,整個珞珈山水盡收眼底。遠望,湖水悠悠,東邊磨山與之相對。近觀,銀杏古堡,已然成趣。好一幅珞珈秋景。入冬,漫天的雪花飄飄洒洒,整個校園也在沉澱,可以聽見風吹樹葉嗖嗖作響,也可以看到學子們在雪花中攝影遊戲。當整個珞珈披上銀裝素裹時,高低起伏的山巒,水天相連的湖面都消失在一片白茫茫之中。珞珈的四季,各有韻味。山上的蒼茫靜穆,水上的雲蒸霞蔚;山中鳥鳴,水底魚游;山間的人來車往,水間的千帆競技......

  珞珈山水之美,更美在人文。老圖書館,老齋舍,宋卿體育館以及行政樓等,一批批武大建築都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對象。珞珈山上更有半山齋,有周恩來故居,可供人緬懷留戀。林間不同的角落則樹立了各個時期武大傑出人物雕像:聞一多,李達,周鯁生等等老前輩憑人垂吊。回眸過去,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玉汝於成。珞珈山上風雲際會,周恩來、董必武、陳潭秋、羅榮桓曾在這裡指點江山;辜鴻銘、竺可楨、李四光、聞一多、郁達夫、葉聖陶、李達等曾在這裡激揚文字。一百多年來,武漢大學彙集了中華民族近現代史上眾多的精彩華章,形成了優良的革命傳統,積澱了厚重的人文底蘊,培育了“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學精神。

  美麗的珞珈山水,讓武漢大學成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珞珈山水的美麗,讓珞珈學子為“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學精神而奮進。

您正在瀏覽: 珞珈山水
網友評論
珞珈山水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