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果城裡秧歌調

果城裡秧歌調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果城裡秧歌調

  果城裡插秧的時候,有唱秧歌調的習俗。插秧要趕季節,都是你今天幫我我明天幫你,後天大家幫他,大家在一起幹活,熱熱鬧鬧,誰家插秧,就請幾個會唱的人在田頭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唱秧歌調。歌詞可以用戲文,可以用歌謠,大部分都是自編的即興之作,質樸渾厚,貼近生活,以鼓勵插秧為主,而只能用特定的腔調,抑揚頓挫,清脆嘹亮,人們一走下田,鑼鼓聲就鏗鏗鏘鏘響起來:“打起鑼來唱秧歌,打一聲來插一棵。每插一棵都是金,不管汗水流幾多。”可以表揚插秧插得快插得好的人:“妹子插秧快又好,心眼聰明手靈巧;當眾打鑼說句話,今後不把織女誇。”被表揚的人,更插得快,更小心,旁邊插得慢插得不好的人,就生怕落後沒插好,加快速度認真起來;若有人在田頭閑逛,就唱:“田下人們插田忙,比金貴重是春光;倘若懂得這個理,趕快脫鞋下田幫。”那人要麼趕快下田,要麼惶惶走開去干別的活路……

  小時候,聽祖父“說古”,秧歌調是“秧歌”教人們唱的,所以叫秧歌調。“秧歌”是一種鳥,也叫八哥、布穀或杜宇,是一位叫杜宇的君主變成的。我問祖父:“一隻秧歌怎麼會教人唱歌呀?”祖父說:“秧歌為了讓人趕季節播種插秧,把日子過好,就教人唱歌。”祖父如同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這個疑問,到我長大之後才找到答案。

  那杜宇是古蜀國的一位君主,十分關心民間疾苦,為了提高農耕技術多收糧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經常走出皇宮到鄉村部落,親臨田間地頭,帶人修水利建農田,教人學種水稻,不料被奸臣利用他走出皇宮的機會,竊取了王位,被迫流徙民間,從四川輾轉到了大冶,隱居到果城裡,一心一意想把在四川多年積累的修農田種水稻的經驗,傳授給山民,長年累月幹活在山裡,直到積勞成疾病故。果成里人從杜宇那裡學到了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水平,在山腰建成了層層梯田,在山溝建起能把清水排放到水田裡的圍堰,使崇山峻岭的果城裡成為魚米鄉。

  古人在勞動的時候,為了消除疲勞催工鼓勁,有喊號子和唱歌謠的習慣,據古典文獻記載,炎帝在勞動的時候,就叫人作過《扶犁》和《豐年》,《詩經》上也有不少篇章。秧歌調可能是杜宇在勞動時,為了給人們消除疲勞,鼓勵起人們的勞動熱情,教人唱的一種歌謠,世代相傳,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變化,成為現在的形式,而把一個帶人勤耕細作的人,變成了一隻報春催耕的“秧歌”,進而就把他教人唱歌謠的事,順理成章的說成了是“秧歌”教唱的說法。果城秧歌調,滋潤着美麗的果城裡。

您正在瀏覽: 果城裡秧歌調
網友評論
果城裡秧歌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