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傳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李鴻章傳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李鴻章傳讀後感(一)
我讀了《李鴻章傳》頗有感觸,不禁讚歎梁啟超國學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觀而公允的評價以及中西對照的寫法,使讀者在了解李鴻章生平的同時,也使人對當時國民性和國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開始並未直接給李鴻章蓋棺定論,而是要讀者樹立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其為非常之奸雄與為非常之豪傑姑勿論,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尋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燭照而雌黃之者也。"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評價一個人並不能單純的說他是好或者壞,而是應該站在他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所處的位置去看待這個人。以前在我對李有粗略認識的時候覺得他實在是賣國-賊一個,然而看了此書之後覺得李的內心是愛國的,其愛國主義精神在當時沒幾個人可以超越。雖然也知道李也有過錯,但是李確實是可稱為一代豪傑人物。
一開始李投奔於曾國藩門下,在圍剿"義和團"戰鬥中其軍事才能嶄露頭角,用兵謀定後動,料敵如神,還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軍和常勝軍,且其品德氣量也為人所道,故作者評論說:"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為文也,詔會剿而不欲分人功於垂成,及事定而不懷嫉妒於薦主,其德量有過人者焉。名下無虛,非苟焉已耳。"後來又寫李興辦洋務,實乃為了救國圖存而已。他所辦的洋務,主要在軍事和商務兩方面。然最主要的還是軍事,他創立北洋水師艦隊,成為中國水軍的主力。作者也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代表中國簽訂了《馬關條約》就是李"兵事上之聲譽終,而外交上之困難起。"從此李的外交生涯開始,然而這也是他人生的失敗之處。後人多因此事而罵李之賣國,"李鴻章之外交術,在中國誠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則瞠乎其後也。"雖然李之外交確實不夠英明,然而這實在是被-迫無奈之舉,要知道"弱國無外交".試想當時中國之處境,李之舉措實在是迫於無奈,後人也應該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閑時代,在朝中沒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義和團"起,李又被重用。實在是說明李在當時中國的重要性。最後作者客觀地把李同許多歷史名人相比較,李也是有長有短,說明作者治學嚴謹,也說明李雖為當時英雄,也有缺點。從中我們可以更加客觀的看待李,看待歷史。
我對於李的評價是功過參半,但是我還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儘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圖有一腔愛國熱情,但是當時的中國實在是無藥可救了,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這樣吧,當時國民的愚昧麻木,實在是讓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卻安於現狀不願改變現狀,這實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個想救國的人,然而黑暗的社會終究不能讓他實現心中的抱負。
但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終究是好事,為了國家的強大而拼搏也是讓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樣我還是敬重李的,至少我們也應該向他一樣樹立自己的理想並且為之奮鬥。
李鴻章傳讀後感(二)
今年年初我拜讀了梁啟超先生所著的《李鴻章傳》一書,總想動筆寫點體會,但由於我對歷史知識知之甚少,加之自身水平有限,生怕對原著的理解產生偏差,被人恥笑,誠惶誠恐,不敢動筆。現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突然颳起一股為李鴻章翻案之風,有一些人對李鴻章大加稱讚,說什麼"他是這百多年來為了中華復興殫精竭慮,積極探索,努力奮鬥,百折不回的所有英傑之一!","李鴻章多半受命於危難之機,為了社稷江山,千秋基業,而置個人廉恥於不顧。在當時四面楚歌的形勢下,救統治者於水深火熱者,舍李鴻章,別無他人。 "種種讚美之詞不絕於耳。自從我知道李鴻章那天起,不論是報刊雜誌、影視作品還是歷史典籍所記述的李鴻章都是一個賣國賊,難道這些全錯了嗎?帶着種種疑問,近期我重讀了《李鴻章傳》,並參考了一些其它資料,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未免以偏概全,一斑識豹,供商榷。
李鴻章,字:漸甫,號:少荃 生於1823年2月5日(清道光3年正月初五),卒於1901年11月7日(清光緒27年),安徽合肥人。縱觀李鴻章的一生,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平發、平捻,二是辦洋務。第一件事使李鴻章登上了清末的政治舞台,第二件事把李鴻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平發李鴻章嶄露頭角,1850年(清道光30年),洪秀全起兵金田,次年稱天平天國天王,先後陷漢口、安徽、江蘇等地,此時的李鴻章正在安徽巡撫福濟處做幕僚,受人妒忌,很不得志,后入曾國藩府為幕,被曾國藩所器重,於1861年(清咸豐11年)回鄉募勇,1862年(清同治元年),編成淮勇五營,曾國藩以上海系"籌餉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國輪船抵滬,自成一軍,是為淮軍,同年被任命為江蘇巡撫。率淮軍攻克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之成,固然有其內在的影響力,更主要的是清朝的腐敗,八旗兵養尊處優,貪圖享樂,作風渙散,缺乏戰鬥力,太平天國軍隊所到之處全無抵抗所致。
太平天國之敗,一是其內部的腐敗和爭鬥,造成人心渙散,失去戰鬥力;二是帝國主義列強為保護其在華利益,暗助清廷;三是湘軍、淮軍作戰勇猛。
從此李鴻章走上了仕途的上升通道。
平捻是李鴻章的一大功績,李鴻章之前已有22位朝廷大員奉命圍剿,歷經十餘年,都未成功。捻軍為一流寇,擾民掠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就像現在的游擊戰術,官兵四處追繳,人疲馬V,收效甚微。李鴻章剿捻,採取逼而不流,會師合剿之策,取得全勝。李鴻章用兵,謀定後動,料敵如神,布控得當,故而得勝。平捻之後,李鴻章及淮軍將士加官進爵,隊伍不斷壯大,集團勢力逐漸形成。
從此李鴻章走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逐步掌控清末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大權,開始了他喪權辱國,賣國求榮的人生歷程。
李鴻章所辦洋務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辦實業;第二是建立北洋水師;第三是外交。
李鴻章所辦實業,不論交通、工業、開礦還是於外國通商,有一小部分對中國實業經濟的發展有所影響,其餘都不成功,究其原因是李鴻章所辦實業多為官辦,清末的官員貪婪成性,昏庸無道,加之李鴻章所用之人多為親屬,把辦實業當成生財之道,不顧大局,中飽私囊,所以失敗了。
李鴻章建北洋水師歷史三十年,每年耗銀數千萬兩,從德國購得軍艦、武器、訓練水陸士兵。在天津辦機械局製造槍械、炮彈,每年擴充,費款千百萬兩。派人到外國學習軍事,然而學成之人不予使用,所用之人皆為淮軍、淮籍和親屬。李鴻章練兵比日本要早,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不算弱,然甲午一戰,一敗塗地,皆因用人不當,為保護集團利益所致。天津機械局建立三十餘年,存彈只有百十枚,甲午海戰海軍出發時,每艦隻發炮彈十四枚,朝廷所投巨資皆被私吞。朝鮮戰爭,北洋將士也是不戰而逃,豈有不敗之理。致使清廷割地賠款,李鴻章罪責難逃。
李鴻章所辦外交,以息事寧人為本。李鴻章不懂外交,不知國際公理,只是靠小聰明處理國際事務。李鴻章的外交政策,就是以夷制夷,最終卻落的作繭自縛。
1883年12月至1885年4 月(光緒9年11月至11年2月)的中法越南戰爭,也是李鴻章在清軍取勝的情況下,與法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中法越南戰爭爆發時,淮軍的潘鼎新被命令守衛鎮南關,結果法軍一來即撤退,並且大肆搶掠周邊平民。張之洞則調動馮子材、王孝祺來反擊,最終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這時候清政府又要見好就收,李鴻章主張講和,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巴特納在天津簽訂。 <中法新約>共十款。主要內容為: (1 )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2 )在中越邊界保勝以上和諒山以北指定兩處為通商地點。允許法國商人在此居住並設領事,(3 )降低中國雲南。廣西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4 ) 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商辦,(5 )法軍退出台灣、澎湖。從此法國侵略勢力伸入雲南和廣西。因此左宗棠大罵李鴻章"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甲午之戰,始於朝鮮,朝鮮本為清朝的屬國,屬國的外交,有上過做主,這是國際公法。1884年底,朝鮮爆發甲申事變,成立了親日政權。而當時的清朝應朝鮮的邀請,派兵擊潰日軍,並且讓朝鮮國王恢復王位。1885年2月(清光緒11年),伊藤博文前來中國談判,而李鴻章作為談判者和條約簽訂者,卻在有利的情況下採取了妥協的方針,簽訂內容有三:1、議定兩國撤兵日期; 2、中、日均勿派員在朝教練; 3、朝鮮若有變亂重大事件,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這關鍵的第三條,讓日本獲得了和中國相同的特權,也是勝利者中國向失敗者日本的一大讓步!這就是李鴻章的一大敗筆,他因此該為整個事件的發生負歷史責任。10年後日本向中國開戰的借口也就在此。甲午戰敗不僅賠了巨款,還割讓了台灣和遼東半島(后在俄、德、法干預下,遼東才得以用三千萬兩白銀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