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一)

  任 帥

  昨晚,夜讀鄭也夫先生的《吾國教育病理》。書中對中國教育現狀問題的本質做了精準的診斷,對於書中提到的中國教育問題的系統性分析和平時我對中國一些教育問題碎片化的思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讀了鄭先生的書後使我對教育現狀的一些個人思考達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國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時,也讓很多人終生討厭學習,毀滅了一代人興趣、創造性和求學的熱情。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第一個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個功能是贏得社會競爭。能力的高低是沒有辦法進行衡量的,在時間上首先就沒辦法衡量一個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長期的一個人的爆發發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麼多指標你怎麼能給他一個合理的分數呢?我國的高考制度在本質上是把人區分出來的制度,它並不是提升能力的辦法。而分數讓提升能力變得不重要,把人區分出來的變得很重要。要改變高考制度下中國教育的問題要一點一滴的慢慢改進。當前推進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崔雪君老師之所以創辦"袋鼠媽媽悅讀教室",就是因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經歷和經過了大量的教育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結合當今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基於對教育的理想和責任心所推出的傳統經典閱讀+電影閱讀的興趣教育方法。當今的時代是互聯網時代、是讀圖時代、視頻時代,書本閱讀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對求知的興趣,電影閱讀把孩子們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兩者結合起來。結合電影實踐課、讀書行走計劃去讓孩子親身感受閱讀的快樂,協作的快樂,讓孩子在快樂實踐中體會到團隊的力量,讓每一個孩子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性。鍛煉他們的情商和協作精神。目前我國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養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會競爭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別是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下情商教育和創造力凸顯的異常重要。例如互聯網和交通出行結合起來產生了嘀嘀打車,樂視的董事長賈躍亭把很多行業的精英人才都團結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聯網電視、互聯網手機、互聯網汽車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覺得在互聯網時代下讓孩子把興趣、實踐、求知精神結合起來都能在將來產生很多偉大的成就,他們都會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內取得成功。知識的力量,閱讀的力量在互聯網時代下顯得更加重要,它能激發無窮的創造力。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驕傲的傳奇。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二)

  如何消解"學歷軍備競賽"的恐懼

  ——我讀《吾國教育病理》

  陳文芳

  我上研究生時學的是教育學,所以在讀這本書時,內心比較複雜,有欣喜,也有難過。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種看中國教育的方式,另外,這本書為我打開了很多可以繼續涉足的小徑之門,也使我開心;難過的是作者尋找到的中國教育癥結短時期內根本無法改變,還有一點,我特別不願意講,但卻是無法掩飾的事實——今天的大部分所謂的教育研究專家,根本就沒有能力寫出這種有豐富內容、又有歷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還是回到今天活動的主題,我想先談談這本書的書名——《吾國教育病理》,書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診斷性的書,核心是談中國教育的病症。作者鄭也夫診斷出中國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學歷軍備競賽".

  一直以來,把中國教育的問題歸結於應試教育這個說法獲得了廣泛的認同,鄭也夫提出的"學歷軍備競賽"源自應試教育,但與應試教育有根本性區別。應試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戶的態度和行為"(前言),家庭是有選擇空間的——這一部分家庭選擇應試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選擇別的教育方式。而學歷軍備競賽,和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非常相似,一個國家亮出一個新型武器,與之敵對的國家一定會亮出一個更高級的裝備,這種軍備競賽是病態的,無休止的。仇恨是雙方的主導情緒。

  我們福州一加一教師讀書俱樂部成員黃靜老師的孩子,從小喜歡畫畫,畫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絕進藝術班。不是她不喜歡畫畫了,而是因為周圍的學藝術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由於成績不好才去學的藝術,為此她感到壓力很大:自己本來學習成績挺好的,一旦選擇考藝校,很多人就會拿異樣的眼光來看我,覺得我是因為成績差才去考藝校的,而成績差又意味着我這個人很差。黃靜女兒感受到的這種奇怪的、無法逃避的、無處遁形的、卻真實存在的壓力,正是鄭也夫所說的學歷軍備競賽所造成的。

  學歷軍備競賽導致了這麼一種社會認知:只有你的學習成績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來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擁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條出路——考出好成績。這樣的意識形態既影響了家庭對待孩子的觀念和方式,也以某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了孩子對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斷。

  嚴格說來,學歷軍備競賽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洗腦手段,它效率極高,讓大部分人認同並且只認可(有的時候也是別無選擇)這條道路。學歷軍備競賽發展到今天,"選手"的年齡越來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來就加入了這場擁有億萬選手的戰場。偶爾有反叛者,反叛的過程大多極為慘烈——長時間背負冷眼、疏離與指責。

  實際上,生活在忙於學歷軍備競賽的社會,每個人內心都是不安全的,因為每個人都在謀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證明"我"的價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則是:不斷地有人超越"我".最終的結果是,每個人都時時處於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懼當中,這樣的恐懼滋生出普遍性的對生命的漠視與仇恨。

  鄭也夫是大學里的教授,這本書的寫作有着明顯的理論研究特徵。所謂理論就是能夠自圓其說,具備論說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鄭也夫就談到自己的寫作動機:"寫作這本書的動力是憤懣".他承認自己是帶着很強的情緒來寫這部理論著作的,聽上去完全違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觀"的基本原則。但在本書的156到162頁,作者轉述了多項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證明了"情緒驅使沒什麼不好。我以為人類成員的多數行為是由情緒驅使的。……我甚至認為,好的研究大多在選題時已積蓄了充沛的動力,那動力若與情感無涉倒令人費解了。"(前言)首先讓自己的寫作動機取得"合法性",這裡面既隱藏着作者對教條化的研究規範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對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當我讀到"愛無疑是一種情感,恨其實與愛構成了情感這枚硬幣的正反面"這句話時,我意識到,鄭也夫的"憤懣"背後,也隱藏着對孩子,對生命成長的深沉的愛意。我讀書時喜歡時不時地從文本中跳出來,然後從自己的視角去分析、品味、體驗作者寫某句話、某段話時的情緒狀態,我覺得這種感覺挺好玩的。這是題外話。

  正是在不斷地遭遇問題-憤懣-繼續遭遇問題-繼續憤懣之中,鄭也夫開始"尋找真問題——解釋其產生之因——尋求其解決之路".我們可以在本書的前兩章看到作者尋找真問題的線索,以及對問題產生之原因的嚴謹分析。我在這裡主要想談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決之路"對我的啟發。

  我在讀這一類書的時候,經常是"雙管齊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談問題,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麼。

  本書給我的啟發可以歸到下面這個題目中來談:什麼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將從父母、教師和個體自身三個方面來談這個話題。

  從父母的角度來講。

  我們的父母應當堅定一個信念,"永遠不要去愛使兒童備受折磨的教育體制"(張文質語),"家長天真地支持學校強制的體制,卻把自己變成孩子的敵人,有時是終生的敵人".(P150)從最低的底線來說,如果父母已經意識到了孩子正處於學歷軍備競賽的洪流當中,出於生命本能的對孩子的愛,也不應做學歷軍備競賽的幫凶。父母應該無條件地站在呵護孩子生命的這一邊,保證孩子從學歷軍備競賽的戰場回到家后,身心疲憊之時,能夠獲得父母的關心與理解、呵護與幫助。父母應時時記得提醒自己的孩子:這並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會把學歷軍備競賽比作"洪流",是因為它不管不問,沒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經過之處的人們席捲其中。父母對此無法正面反抗,消極以對倒成了比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導呢?書中引用了一位日本聖人遠山正瑛的話:"孩子是看着父輩的背影長大的。"(P13)以此說明"其一,身教勝於言傳;其二,父輩的影響恐怕不是學校所能替代".(P13)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兩點啟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樣作用,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道德發展、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影響非常大;其二,學歷軍備競賽並非密不透風,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復孩子在"戰場"所受的傷。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了減少學歷軍備競賽給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頭有必要加一個定語:"學習型"父母。

  可以斷言,每一位擁有學習和再學習能力的父母,都將獲得一些基本的與學歷軍備競賽這個吞噬孩子生命的惡魔斡旋的勇氣和能力。

  那麼,教師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書給我的啟示是:好教師既要理解兒童,又要理解學習的本質。

  理解兒童首先要回到對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來談,這意味着教師要摒棄過去"觀念決定行動"的一元認識,以更寬廣的態度去面對、去理解人性的複雜性。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證明複雜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根據進化時間的不同,分成三個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於頭顱內部的最低層,叫爬行動物大腦,負責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後來的一部分位於頭顱的中間位置,叫舊哺乳動物大腦,負責處理情感;最後出現的部分位於頭顱的最高層,叫新哺乳動物大腦,負責處理理智和語言,這也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根本區別之所在。三層大腦雖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層無法"宏觀"控制最低層。(P153)換言之,人類身體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聯繫又各司其職,所謂的理智並不能在人的行為活動、情緒情感等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把這個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工作的現場,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抄了幾百遍《學生守則》卻還是改不了做小動作的習慣,也能夠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在路上遇到老師總要躲起來,以防被老師發現……這樣的"問題"可以一直列舉下去。

  理解兒童最終的落腳點是教育,是促進兒童生命的成長,教師要在哪些方面去促進兒童生命的成長呢?讓我們翻到本書第九章,"知情志"是構成人類心理的三個基本要素:知是智力;情是情緒情感;志是意志。處於學歷軍備競賽之中的中國的學校教育,關注焦點只集中於學生"知"的提升上。如果再往深處挖掘,我們還會發現,我們的學校教育所關注的"知",從內容上來看有着狹隘、刻板的帶有特定政治意圖的編排,從方法上來看是野蠻、粗暴的灌輸與死記硬背。而真正的教育,應當是對完整的生命的促進,是對知情志三位一體的生命整全發展的促進。

  好教師還要理解學習終究只能是自我教育。潘光旦說:"所謂教,也無非是激發與鼓勵此種自動的力量罷了。"(P154)潘光旦先生說的就是教師要激發與鼓勵學生自動學習的力量,因為只有自動去學,對學習主體而言才是有意義的。

  海德格爾對兒童遊戲的論述對我們理解"自動去學"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兒童為什麼要遊戲呢?兒童遊戲就是因為他們遊戲。‘因為’二字在遊戲中消失了。遊戲沒有‘為什麼’。(P173)"遊戲事實上是人自發學習的典型狀態,所以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在自發的學習狀態當中,學習的目的消失了,自發的學習不要問"為什麼",孩子會自然而然地、隨着生命的節奏進入到學習的過程中。

  有過"自動去學"的經歷,一個人才能夠體驗到自己探究、發現事物的快樂,才能夠體驗到那種沉浸於學習當中的樂趣;而真正的學習——即沉浸於學習當中的學習狀態——需要有"連續的時間",否則"你無法總結整理扔過來的知識碎片"(P141)。好教師需要敏銳的嗅覺,這樣才可能給予那些沉浸於學習當中的孩子以更多的自由的"連續的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沒有什麼干擾,真正安靜的時刻,孩子反而可以發展自己的自我行為。"(P205)

  從個體自身來講,教育的正道就是去過健康的生活,這意味着你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總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施展自己的創造力。

  "當代生物學家的研究證明,內分泌與快樂情緒有密切關聯,特別是其中四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腦啡和腦內啡……而研究表明,運動和某些活動同樣可以增加這些神經遞質。多巴胺與快樂關係密切,運動直接提升多巴胺。……腦內啡可以在從事你所熱衷的活動中產生。"(P179)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讓你獲得更多快樂、安寧的體驗,而持續的這類體驗又能促使個體生命長久地保持活性狀態。

  "如果人不能滿足自己真正的興趣,就會引起一種對自身的異化。"(P179)異化的一種最常見的表徵就是感到無聊,"日復一日的,我們讓自己感到無聊,讓他人感到無聊,因為我們始終只發揮了自己人格潛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同樣的十分之一。"(P126)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更可能避開日常生活的種種陷阱,對日常生活中的重複、繁瑣、無聊產生免疫力。

  最後,我想談談書中引用的心理學家尼克爾森的一段文字:"我們否定哪種可能性會導致更嚴重的錯誤呢——我們確實去促進創造力,而事實上它是不可以被促進的,或者我們沒有去促進創造力,而事實上它是可以被促進的。我認為後者是更應遺憾的錯誤。"(P204)我覺得把文中的"創造力"換成"某種能力"會對我們思考當前的中國的學校教育更有啟發意義。

  用通俗的話來講,前半句的意思是,學生沒有某種能力(比如門門都要考出高分),但學校和社會都要他去習得這個能力。最終的結果是,部分孩子在分數上的改觀好像證明了促進是有效的,而更多孩子的成績卻毫無提升。但尼克爾森說後者才是更應遺憾的,後半句的意思說的是,有的孩子原本有某種(除學科學習之外的)天賦,但由於學校和家庭的無知,依然按常規要求他"以學習為重",最終荒廢了他原有的天賦。也就是說,他原本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天才,但人類因自身的無知、自負而漠視、埋沒了他的天才,這是最令人遺憾的。

  這樣的思考讓人如坐針氈。但我又想,如果這樣的思考能夠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省思與警示,針氈上的"針"也是可以磨短的;最終,讓針氈變成舒適的毛氈,也不是不可能的。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三)

  教育權力的爭奪

  曹峰

  在某次教師交流會上,我說:"善待你的學生,他們決定我們未來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教!"

  教育是面向的未來事業。每一個人對未來的期許不盡相同,但都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未來。由此,教育就變成公眾關注對象。對教育的關注,本質上是對教育權力的關注。掌握教育權力,才能有可能讓未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發展。國家在教育權力體系中居於壟斷地位,壟斷了教育資源,最關鍵的是壟斷了評價標準。教育目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育的實施方式、甚至實施教育的人都有國家控制。國家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辦教育,以期掌握國家未來的走向。民辦教育儘管發展迅速,但必須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按照國家標準舉辦教育,否則舉步維艱。南方科技大學的發展即是例證,作為教育家辦教育的試驗田,既無法與現有體制和睦相處,甚至也難以被社會認同。我國的民辦教育還處於謀生存階段,還無法成為與國家教育權力良性互動的一元,難以辦出特色。

  現在,國內外都有家長不讓孩子進入國家教育體系(違反義務教育法),或者居家自教,或者將孩子送入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地下學堂"學習。經濟實力更強的家長,早早地把孩子送往符合其教育理想的國外留學。家長們用自己的方式衝擊着國家對教育權力的壟斷地位。這是否真的比國家教育體系培養效果更好,還不敢定論,但反映出家長們開始重視教育權力,渴望更多教育選擇權。同樣, "公共知識分子"們批判教育,無非認為當前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無法塑造他們期望的未來社會。只是,孩子們的未來,到底誰來做主呢?

  原來,我們都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教!

您正在瀏覽: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
網友評論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