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政治學習 >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手機:M版  分類:政治學習  編輯:小景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一)

  1.教育體制和制度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人類社會正在發生着兩大根本性轉變,一是工業化社會向知識經濟社會的轉變,二是人們一次性學歷教育向終身學習的轉變。正是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國民創新能力密切相關,這兩大轉變是一個整體,既是制度的變遷,更是文化的演進。因此,貫穿人一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正在成為許多國家爭相謀求的政策方向,而信息網絡技術形成的新載體新平台,也為學習方式轉變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活力。與較完善市場機制下傳達出來的信息相關,教育正在全面適應社會崗位群和人的終身發展的多樣化需要,這可以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年修訂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看出一個趨勢,從零級的學前教育逐級到六級的研究生教育,中等教育階段開始分為職業、普通和綜合不同類型;高等教育階段則把高職高專和本科並列為兩類高等教育,而不是有高低優劣之分。(圖1)

  在世界上任何國家,能夠沿着普通學校一直升到學術性學位的,都是少數人,在整個勞動力市場上、職前職業教育、在崗培訓、轉崗培訓、繼續教育,從高職高專到專業性研究生學位,其實都是專業和職業教育培訓的越來越強的優勢,這是經濟全球化 背景下人力資源分工的大潮流,也是知識社會就業與雇傭結構“網格化”“扁平化”的大趨勢。但是,由於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在中國家長 、學校和社會用人部門中尚未形成這樣的共識,也沒有足夠的前瞻意識,仍舊把學術性學歷學位教育當成“修成正果”的唯一途徑,仍以全日制正規學歷教育為中心,人才培養模式缺少多樣性和靈活性,致使一些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在辦學方針、教學宗旨、學科專業設置以及師資配備等方面,盲目趨同或墨守成規,缺乏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動力和活力,有些地區產業吸納能力有限,加上用人部門的非理性化,已出現所謂“知識性失業”或“過度教育”的問題。

  2.學校和社會片面追求升學的價值偏向

  近年來,中國教育界實施素質教育在許多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如課程改革、教師 隊伍建設、教育信息化、農村辦學條件等等。但是,也面臨著重重困難,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偏好知識灌輸和傳授,忽視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偏重選拔性考試,忽視評價多樣性;過分強調正規學習作用,忽視非正規學習價值等現象還比較嚴重,在社會、學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這既有教育思想、內容和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有教育結構,體系和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還有就業競爭壓力巨大的因素,以及社會用人制度過度學歷化傾向等外部體制性障礙,多方面因素交織在一起。

  素質教育成為國家政策乃至法律的文本並不難,難的是成為政府、學校和社會自覺擁戴的制度安排和自願履行的行動規則。

  3.財政投入不足,教育系統內外之間資源缺乏共享

  多年來,儘管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確在逐年較快增長,而且平均年增幅比80年代末90年代初還要大,佔GDP比例從1996年的2.5%一度提升到2002年的3.32%,達到了自1989年對此項指標進行監測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原來預計2000年後來拖延至2005年的4%目標未能如期實現。特別是2005年經濟普查使GDP存量多出2.3萬億元,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2004年更下降為2.79%,處於低收入國家水平,遠低於同期世界4.4%的平均水平(表1)。這在一定程度表明,政府宏觀調控教育能力有所弱化,很不利於促進教育公平。

  表2顯示,1990-2004年間,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總投入的比重從85.6%下降到61.7%,年均增幅一直低於同期的社會教育投入增幅,事實上,中央本級財政對教育支出的增長基本能夠保證,問題是地方財政沒有完全到位。在過去15年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之中,有7年比上年增長16%以上,其中最高的是1994年,當時為落實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剛剛開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結果一下子比上年增長了35.38%;還有5年增長率處於10-15%之間,有3年低於10%。政府換屆之年的教育經費容易出現較低增長狀況,如1998年和2003年,分別在9-10%上下,但是1993年是個例外,估計是由於上述《綱要》的推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財政性教育投入具有很大彈性。其深層次的體制原因是,中國的財政預算內外兩筆賬、決算必高於預算,經常有超預算收入。由於缺乏財政超收收入等比例追加教育的機制,決算時差距很大。

  同時,中國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公辦教育資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在中央財政逐年加大對於中西部地區教育經費支持的情況下,由於地方財政支持能力強弱不一,2004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狀況繼續呈現很大的差異,財政撥款最高的地區比最低者而言,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中學和普通高校分別為10.2倍、8.9倍、7.8倍、5.6倍和8.1倍。預計這一狀況在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表3)

  中國的學校教育體系與社會教育體系之間、教育與培訓活動之間的關係尚待理順,受市場經濟利益的影響,教育的公益性有所減弱,政府、學校和各類教育機構之間出現了錯位和缺位現象。學校教育體系與社會教育體系之間、正規教育體系內部之間自成系統、自我封閉,教育資源共享程度不高。目前,絕大多數公辦學校在法定公共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很難向社會學習者開放,圖書、實驗設備、實習場所均各自配置。特別是職業學校學歷教育仍由不同政府部門主管、規劃,長期存在着管理分散、政出多門等問題,勞動部門在執行職業資格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方面,採取不同的尺度,在教育內部同樣存在着對職業教育規劃和管理分離的現象。教育行政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多集中在公辦學校方面,許多地方政府的教育規劃,還缺乏對民辦教育發展的全局性的統籌考慮。

  中國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政策方向

  從現在起到2020年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中國教育發展也蘊涵著很大的機遇。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 預計在這一階段,中國將全面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重在提高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城鄉、區域和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確定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時間表,促使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整體提高國民素質;職業教育培訓將面向就業和市場需求,辦出特色,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改進發展途徑和人才培養模式;因地制宜地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可在推進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方面走得更快一些。

  與此相關,政府還要確認發展公共教育的權責,繼續加大財政投入,進一步轉變管理職能,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動員全社會和教育系統共同努力,使中國儘快完成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根本性轉變。為此,中國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政策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重新確認正規教育、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的功能

  目前,國際上對終身學習的寬泛解釋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包括各個年齡階段的各種方式的教育,如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的各種教育,還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社區)教育等。歐盟、澳大利亞等採用的主要是廣義定義。終身學習的狹義解釋是:按照學習環境的變化,主要指學校教育以後不斷擴展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具體指學校教育以後的非正規、非正式的教育。韓國採用的主要是狹義概念。儘管各國對終身學習的理解存在着差異,但並沒有影響終身學習從概念到現實政策的轉變。(表4)

  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正規學校教育特別是公辦學校教育,仍將是學習型社會的支柱。為了實現全民終身學習的宏偉目標,中國首先要促進各種正規學校系統與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相互溝通,開發和建設覆蓋面廣的、靈活開放並且多樣化的學習平台或網絡,提供各種學習場所和機會,更大限度地方便全民學習;另一方面是以終身學習的理念,改革傳統教育制度和學習模式,形成有利於終身學習的法規、政策和制度環境。通過試行“學分銀行”等方式,記錄公民一生中參與學校教育、非正規教育與非正式學習的經歷與成果,並建立“學分銀行”,對各種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成果進行學分認證和積累,並爭取社會用人單位的認可與支持,逐漸使學習成為每一公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權利和需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網友評論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