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林散之筆談書法讀後感

林散之筆談書法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林散之筆談書法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只與古人爭風流

  ——《林散之筆談書法》讀後感

  張林國

  大概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將本國的文字升華到藝術這樣的高度。

  中國文字自秦漢以來,在書寫過程中,文人的情懷不斷注入,書法已不僅是表情達意的工具,而漸成一門千年不衰的藝術種類。在晉唐,書法更達至藝術成就巔峰。唐太宗對書法藝術痴迷,以至死後還將王羲之《蘭亭序》原跡帶入墓葬。清帝乾隆更將王羲之、王獻之及王三件書法珍品奉為至寶,置"三希堂"陳放,不時把玩。

  今人由於書寫工具的改變等因素,書法漸成書家專業之技能,然要成就能與古人比肩的藝術高度,則愈加不易。

  林散之(1898-1989)卻欲與古人爭風流,其取得的藝術成就被公認為對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功莫大焉","當代草聖"美名於中外。

  林散之"左耳幼聾,高年失聽,與人接談,必賴紙筆達情。"陸衡先生"有幸親承談笑,侍睹先生揮毫。高山景行,私所敬仰。"因擔心林散之"吉光片羽"般的筆談手跡散失,乃"歷時年余,終於輯成"本書。其間"為得先生片言,亦不憚千里,夙興夜寐,甚或蹈險犯難,在所不辭。"書中同時還附錄了林散之《論書詩選》和《序跋選》兩篇,讀者除了獲益於林散之學問造詣外,還能進一步了解了林求藝學藝的艱辛過程。

  因本書輯錄的都是林散之與故交弟子私下交談,又限於筆談方式,故而其內容雖漫散卻又精要,談藝談人生率直誠懇,可謂將自己數十年的人生與求藝經驗、感悟毫無保留,和盤托出,對後進者不無啟發,對誤入迷途者更有撥雲見日甚或棒喝之神效。本書同時還配有許多歷朝歷代的著名碑帖及名人佳作,以及若干件林散之不同風格作品。讀者對照其文字評點,細心揣摩,當更有直觀的參悟與體會。

  大器晚成

  林散之走的是傳統文人走的道路。一步一腳印,"數十年寒燈苦學",又迭次得到名師指導,遂有今日之成就。林自承"余初學書,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習。"每感"學然後知不足。"其間,16歲時,從鄉親廩生范培開學書,開始步入正途,從唐碑入手,往溯漢魏,並習懸腕之法,功力大進。18歲從進士張栗庵,"學詩古文辭",並繼續研摩各朝碑帖書法。32歲,"持張先生函求謁"滬上名家黃賓虹。黃悉心教以古人用筆用墨之道,詳解所謂"知白守黑,計白當黑"之精義。"余聞言,悚然大駭".兩年後,遵師囑咐,"行越七省,跋涉一萬八千餘里,道路梗塞,風雨艱難,亦云苦矣".

  雖然求藝學藝如此辛苦,林散之卻也長期只在地方聞名,直至古稀之年,即年75歲時,他的草書條幅《毛主席 詞·清平樂會昌》因編入《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擬編髮的"中國現代書法作品選"特輯中,才為郭沫若、趙朴初、啟功等權威人士所識,"書名初震".

  傳說啟功先生當時正卧病在床,見到林散之作品后,為之一震,突然從床上躍起,後退三步,脫帽鞠了三個躬。趙朴初先生亦有詩讚曰:"散翁當代稱三絕,書法尤矜屋漏痕。老筆淋漓臻至善,每從實處見虛靈".

  日本書道界更對其推崇備至,"日本人來畫店,偏找我的字要。"1984年5月15日,日本書道訪華團團長、日本書壇巨X青山杉雨拜訪林散之,敬題"草聖遺法在此翁"為贈。林散之"當代草聖"之名由此傳頌四方。

  立足古人

  林散之聲名大噪看似有點偶然,實則卻是必然。這首先與其立下的"總要立足千古,不同一切凡人"的心志有關。林散之言:"不要學名於一時。要能站得住,要站幾百年不朽才行。""一切不與人爭,只與古人爭一地位。"

  正是因為有這種誓要與古人爭風流的宏願,林散之才能"沉浸於知識的深淵,保持恆溫,泰山崩於前面不變色,怒海嘯於側而不變聲。有創見,不動搖,不趨時髦,不求藝外之物。別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其苦練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比。略摘其所言,"我臨的魏碑,《張猛龍》最多,有兩部廚高";"我學漢碑已有三十幾年";"1965年,我苦練一年(《禮器碑》)".

  學藝途中,幸遇名師指導是林散之書藝大進的又一個關鍵因素。林散之深感"無人領路,天才也易入歧途。""我有點小成就,是因為遇到兩位好老師,路領得正:首先是含山張栗庵······後來又問學於黃賓虹。"正是有感於此,林散之在與後輩交流中,毫不吝於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教。例如"臨字要在似與不似之間······專求形似,所以不能成功。""學碑必從漢開始。""兩碑(指《張遷碑》《禮器碑》)雖同為方碑,但個性有別,同時臨寫,兩敗俱傷,不能逆規律行事。"諸如此類的經驗之談,對學書者不啻於醍醐灌頂。

  林散之以草書成名,書家通過草書的淋漓書寫,可以將書法的美質發揮到極致。但草書因為具有"縱任奔逸,赴速急就"等的特點,功力不到寫出來則易讓人覺得"太怪,太狂".因此,要寫好草書,對書家既有很高的素養要求,同時,方法正確也很重要。林散之評價其入門老師"范(培開)先生······學唐碑之後就攻草書。······一步之差,終身不返,可惜!可惜!"他自稱:"我的主要精力在寫楷書上,草書沒怎麼寫。學草寫草是寫不出來的,留不住。用楷書筆法寫草書才行。""未有善行草而不工楷書的。" "自己十六歲開始學唐碑、魏碑,三十歲以後學行草,六十歲以後才寫草書。"惟此,終使林散之達到書家的極高境界。

  醫俗最難

  林散之認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書家,"醫俗"最難("凡病可醫,唯俗病難醫")。而草書因為寫得快,更容易"滑俗".林感嘆:"古人說不俗,仙骨,真是難如登天,可嘆。"那麼何謂"俗" 林卻又難以對此加以明確定義,"俗字講不出來,只有你自己理會才行。"要醫俗,在林看來,要有三條途徑齊頭並進。首先,在練書法時要"法乎上":"宜學六朝碑板,繼學二王,再進而入漢魏,其氣自古不俗。"在被問到為什麼日本人寫的這麼好時,林認為,他們"學的(起步)高,非晉唐法帖不寫,所以不俗,法乎上也。"其次,要多讀書:"字有百病,唯俗病難醫,多讀書方能醫俗。""無論書法作畫,總宜多讀點書,才有氣味。不然,徒事弄筆弄墨,總歸有俗氣。" "讀書······還要讀社會與大自然這兩卷活書。"讀書是為了"變換氣質才能不俗。"第三,要遊歷廣:"讀書多則積理富,氣質換;遊歷廣,則眼界明,胸襟廣,俗病可除也。"但遊歷廣是要在讀書基礎上才會有所收穫,不然"書讀不好,遊歷也是枉然。古人說入寶山空回,一無所得。"

  治俗說到底就是要學會做人。林散之認為,"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字。學會做人,字也容易寫好。""人品即書品。······無人品不可能有藝品。" "做學人還是為了做真人。"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多為真性情的人,書法史上的精品在這一時期集中出現並非偶然。如王羲之《喪亂帖》、《蘭亭序》等都是真情至性時的"偶得".顏真卿的"《爭座位》極為自然,系別人在字紙簍中獲得······《祭侄文稿》亦是至情揮灑,無拘無束,出神入化。"顏真卿是如歐陽修所言的"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因此可謂是書品與人品俱佳的典範。南宋宰相秦檜書法功力同樣了得,但作為一代奸臣,大德有虧,其書法作品終難登大雅之堂。

  突變則敗

  在當下當代藝術泛濫,"人人可以當藝術家",藝術被認為是不可定義的語境下,傳統的藝術傳承體系遭到極大衝擊,追新逐異成為風尚。同樣的,在書法領域,也是魚目混珠,真假難辨。如有書家追求古人書學時的狀態,赤膊上陣,狂呼亂叫,揮就丑書無數。還有幼童,在大人們的鼓噪下,在大紙上龍飛鳳舞,被人捧為書法神童。更有書家以高難動作來進行書法表演,生生的將書法藝術化為一種雜耍技藝。甚至商人也來湊熱鬧,寫下不知所云的文字,並拍出高價,則更讓人瞠目結舌。時下的急功近利,資本侵蝕帶來的浮躁,資訊流動造就外界的各種巨大誘惑,正如林散之所感嘆的那樣,學書人現在要安下心來"做書奴都不容易。"

  林散之並不反對藝術創新,"哪一代沒有創新?唐宋大家都是從古人學出來獨開生面。"他本人的藝術風格也多次發生變化:"余學書,初從范先生,一變;繼從張先生,一變;后從黃先生及遠遊,一變;古稀之後,又一變矣。""變者生之機,不變者死之途。"但書法之變"如蠶之吐絲,蜂之釀蜜,豈一朝一夕而變為絲與蜜者。""突變則敗矣。"林散之感言:"全中國莫有深通書畫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讀破萬卷書之人,所以下筆粗俗難堪。""現代人連書奴都不如,只學皮毛。""現在好多人下筆便草,寫得一塌糊塗,真是謬種流傳,我看了很痛心。"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大家。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戰亂頻仍,卻也是百家爭鳴,名家迭出的時代。魏晉時期,八王之亂,士族大遷移,伴之以佛、道興盛,玄學流行,因而出現了一批崇尚個性的名流雅士,造就了南方文化的大繁榮,"書聖"王羲之等人因運而生······

  而今時代,傳統與現代思想交織,東西方文化相互滲透與影響,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大爆炸和大流通,凡此,都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念。對一些人而言,這是最壞的時代;對另一些人而言,則又是最好的時代。林散之說,要"向唐宋人學,一代有一代的面目。"當前我們文藝界的多元混沌或許正是孕育時代大家的最好養料。

  (此文獲得上海宣傳系統第二屆職工讀書節"優秀讀書達人"獎)

您正在瀏覽: 林散之筆談書法讀後感
網友評論
林散之筆談書法讀後感 暫無評論